按照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本文尝试以思维导图为指导工具,分步骤将论文撰写的思路进行可视化呈现,培养学生展开发散、逻辑或辩证等结构化思考。
一、思维导图的背景
思维导图(mind map或thinking map)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受到学术界认可的原因在于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专业领域的教学既要强调理解性记忆还要注重结构化思考,尝试融入逻辑辩证思考或追问意识等。而思维导图可以切合度较高的适用于这些结构化思考的要求,使其作为一种思维辅助的有效方法受到专业学科教育的关注。
二、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论文结构化思维缺席
新大纲要求的论文写作要做到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的规范中强调“毕业论文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学术论文规范、论文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考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的看法。为此,高校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非常重视并相继开设了学术英语写作以规范论文写作标准和提升语言表达。尽管如此,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仍存在论题范畴不清晰、逻辑结构较松散、评价分析缺乏创新等结构化思考框架缺席等问题。
三、运用四种思维导图指导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策略
为指导学生建立有条理的写作框架,本文参考作者指导的一篇优秀毕业论文,分步骤运用思维导图的四种形式帮助指导教师在论文开题和思路设计时打开思路,为论文指导提供一些策略。
第一步:运用圆圈图(circle map)确定论文主题的范围。在论文开题阶段运用圆圈图可以帮助学生把一个主题展开发散联想或描述细节信息。内圆圈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外圆圈是丰富与该话题相关的观点或关键词。通过圆圈图,指导教师能够具体了解学生对论文主题的兴趣点及可能展开讨论的要点,继而深入探究论题的某一个角度。图一是学生运用圆圈图把文学作品中吸血鬼和狐仙相关的想法展示出来,帮助指导老师窥见学生的视角,从而鼓励学生深入搜集相关资料,找到论题的切入点。
图一:圆圈图在论文初始阶段的应用示例
图二:树状图归纳要点间联系的应用示例
第二步:使用树状图(tree map)归纳关键词并找到相关联系。树状图能够将知识点进行初级分类和归纳。当学生将与主题相关的要点通过圆圈图展开发散后,使用树状图可以将这些思路进行分类、关联并组合起来成为分析讨论主题时某一个角度的关键突破口。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树状图帮助学生去除不相关的观点,整合有效的信息,在明确了论题的思路后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做好文献和理论研究。
第三步:运用流程图(flow map)梳理论证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流程图能够帮助学生按照相应关系将文献层次和分析评价的逻辑顺序加以梳理。当学生阅读了相关参考文献后,会对第二步中运用树状图整理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这些信息仍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因此指导教师接下来可以运用流程图梳理论证思路,进一步启发学生梳理论文的逻辑结构。
图三:流程图在梳理论证逻辑关系的示例
图四:桥状图在升华讨论内容深度和层次的示例
第四步:借助橋状图(Bridge map)启发创新思考、提高应用价值。毕业论文撰写的理论依据主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献中主要概念和理论的整理和理解,而学生对论题的分析和评价是否有应用价值或创新意识则取决于很多因素。指导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去深入思考,但是如果能够有效的借助一些思考工具,如桥状图,作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的一种方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以此类推的升华理论或应用的能力,从而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水平,体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总之,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需要指导教师从语言、语用、观点、方法论、规范等方面全方面的指导,思维导图的有效及合理运用可以较好的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实现思维可视化,循序渐进的培养论文撰写的结构性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张欣,云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