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建立内部控制的思考

2018-01-29 09:32逯爱珍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医疗

逯爱珍

摘要:近年来,一方面,各地医改政策正如火如荼地落实,加重了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民间资本涌入医疗行业,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也与日俱增。面对这一困境,公立医院急需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只有通过精细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才能改变现状,才能提高医院效益,才能提升公立企业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医疗服务行业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结合公立医院的内外部风险与内部控制在公立医院中发挥的作用,得出了公立医院建立内部控制刻不容缓的结论。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1-0069-02

一、公立医院风险分析

2017年可谓是医改“工作落实年”,为了让广大民众都能够享受现代水平的医疗,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切实把医改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着力把分级诊疗、综合监管、全民医保、现代医院管理和药品供应保障这5项制度建设抓起来。卫计委、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30号前,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同时要求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分级诊疗、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加之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对广大民众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虽然优化了医疗资源与医疗费用结构,却取消了医院很大一部分收入,这在无形中为高运行成本的医院雪上加霜。更加之医疗保险机构与医院一般都是实行后付制这一结算方式,所以医院必须预先垫支患者的医疗费用。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减少,而高成本带来的现金流量的流出与医院垫支医疗款这部分现金流出,都为公立医院带来了更大的财务风险与流动风险。

一方面是财务风险,公立医院面临的来自市场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秉银院长曾说:“如果完全放到市场化环境下,首先垮下来的就是我们这些医院!”。自2015年起,我国在宏观层面上的政策变为不断缩减对大型公立医院财政投入规模,把资金预算的重点转移到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社区医疗事业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转变意味着:在公立医院“断奶”之后,将自身置于市場竞争之中势在必行。想要增强公立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就要求公立医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制定科学的财务政策,具备过硬的风险应对能力,实现对于医院内部的合理管理和控制。在这新医疗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非常时期,民间金融资本融入医疗服务行业,成为大势所趋。据卫计委官方数据截至截至2017年10月底,医院3.0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200个,民营医院17771个。与2016年10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586个,民营医院增加1973个。民营医院的不断增加,加之其不断提升的医疗水平、不断增强的医疗服务素质、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这都为公立医院带来极大的冲击,面临的市场风险也与日俱增。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政策带来的财务风险与来自市场的经营风险,公立医院急需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公立医院只有通过精细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突破管理瓶颈,才能提高医院效益,才能提升公立企业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医疗服务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在现代化医院中的作用

1.建立现代化医院,提高运营效率

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可帮助医院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各部门之间权责更为明确,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帮助医院强化内部精细化管理,避免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等现象,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得到因运营效率提高而带来的经济效益。

2.有助于医院资产保全

资产是获取一切经济流入的源泉。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使医院在采购、验收、仓储和使用等诸多环节中对大额固定资产、卫生材料、高值耗材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与监督,进而保障医院财产的完整与安全。

3.是医院进行风险防范的需要

伴随着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面临的市场风险与日俱增,要想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发展,就需要对公立医院实施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健全公立医院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工具,可以加强医院对自身薄弱环节的有效控制,保障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

4.为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基础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公立医院管理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岗位轮换、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等方法规范财务流程和财务信息处理过程,这能够使医院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降低了隐匿错误与侵占财务的风险,保障会计信息有效、真实。

5.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内部审计的价值之一在于它可以检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可以检查财务记账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将业务流程中的各项制度弊端暴露出来,最终能评价财务业绩。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保证公立医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资料的真实性,为内部审计基础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也为内审的监督职能提供依据,为其日常工作保驾护航以保证医院制度在其监督下得以顺利实施。

6.保证医院既定目标顺利执行

公立医院负责人不仅要制定医院的经营管理目标、规章制度,还要狠抓其落实情况,这样才能使各项目标得以实现。完善的内部控制规定了医院各项业务的流程,按照既定的流程,可以实现业务的事前审核批准,事后监督执行,关键指标考核等模块。按照既定的业务流程执行业务活动,可以保证全院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执行各项业务,为实现医院战略目标提供行动准则。

三、结语

2012年11月,财政部下达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控规范》),这一文件的下发开启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新时代,将内部控制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件对公立医院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设立时间界限,要求公立医院自2014年1月起全面实施内部控制。2015年11月,财政部再次下达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和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为医院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保驾护航。政府出台的各种文件不仅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环境也激发了公立医院建立有效内控的动力。

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财政对国有医院逐渐实行“断奶政策”,让市场来这只无形的手来管控公立医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必将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随着医院间横向竞争的日益加剧,软服务越发凸显了其在竞争中的作用,想要在市场的夹缝中生存并发展,医院的最高管理者将目光开始聚集到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上去。而在此过程中,内部控制将成为管理者的有力武器,通过规范和监督业务流程来间接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其重要性己日益凸现。公立医院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还应加大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应把内控健全定义为内部控制文件的数量之上,将内部控制相关政策流于形式,很多医院控制环境以及控制活动方面的薄弱并不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未能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不仅要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着手,更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中去。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财务医疗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