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摘要】数学知识逻辑关系鲜明,抽象度较高,教师的“灌输-接受”式教学法,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十分低下。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呢?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应用策略趣味教学法,是指教师要利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如生活资源、数学故事、教育游戏等来改变小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局面,使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学习感受来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要想让小学生对数学课堂一直抱有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要找到能够让小学生兴奋的点子,保证数学教学的新鲜感,让数学学习由枯燥变有趣,改变小学生消极应对的学习态度。一、合理利用教育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是7-12周岁的儿童,正是处于爱玩、好动的年纪,游戏可谓是最能够吸引他们的娱乐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要认真负责分析与研究数学教材内容,将这些教学内容与教育游戏整合在一起,让小学生们在玩耍中习得数学知识与能力,以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时、分、秒”一课中,笔者利用网络游戏“时间炸弹”来组织小学生学习了本课知识。这个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笔者提前用手机设定一个时间,比如9点35分18秒,将其作为“时间炸弹”,小学生要按照座位依次说出一个时间,比如一名小学生说道“5点50分50秒”,笔者会提醒:“在5点50分50秒到24点之间。”当下一名小学生说出:“23点10分9秒”,笔者会提醒:“在5点50分50秒到23点10分9秒之间。”依次类推,笔者会根据小学生所报出的时间缩短时间炸弹的范围,小学生要尽量避开这个炸弹数字,当某个小学生所说出的时间为炸弹时间9点35分18秒时,便算踩中了“炸弹”,需要接受游戏惩罚。小学生被游戏的刺激气氛所感染,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地思索与推测炸弹数字,当他们安全过关时,便会放松下来。这个游戏让本班所有的小学生都参与到了数学学习之中,学生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二、展开课后实践探索前文说过,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在各项心理学研究证明中,也有大量的实践调查证明了实践更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的發展。而数学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喜实践、爱探究的心理,以大量的动手实践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保证他们的学习状态处于最优化。在“调查与记录”一课中,笔者要求小学生调查家庭每个月所购买的水果种类的数量,以实践活动来完成家庭作业。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学过了物体分类以及数据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实践活动来开展课后作业,可以让小学生了解数据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绘制简单的统计图,使其初步形成统计思想。在这项实践调查中,小学生需要在家长的支持下回顾过去一个月内自己家中所购买的各类水果,将水果分类,分别记录一个月内购买此种水果的数量。比如,如果一个小学生的父母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分别买过三次苹果、两次香蕉、五次葡萄,那么小学生便要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这些数据,制作简单的数据图表。这个实践活动所设计的数据较少,可以保证小学生在课后按时完成实践任务,也可以让小学生初步学习如何使用数据、图表来展开数学交流。三、充分利用数学竞赛“优胜劣汰”是生物的基本生存法则,竞争也是人类的本能,小学生同样具备这一本性特点。数学竞赛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来促使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保持高度活跃,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多以计算为主题的教学中,笔者常会利用“计算比赛”来展开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小学生并不喜欢枯燥、单一的计算题目练习,大量、重复的计算题目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而以竞赛来展开计算练习,可以让小学生置身于比赛环境之中,他们的神经高度紧绷,大脑会飞速运转,不知不觉便提升了自己的计算水平。就比如在三年级的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许多含有两级运算的数字题目。这个计算竞赛共分为三轮,每一轮共10道题目。小学生每4人为一组,在组内合理分配每个组员负责的计算题,必须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够负责不同题目的计算。如果率先回答的小组的答案出现计算错误,笔者会酌情增加答题总计用时,如答错1~3道题目的小组,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0秒答题总计用时,答错4~6道题目的小组将增加20秒答题总计用时,答错7~10道题目的小组将增加1分钟的答题总计用时。当三轮比赛结束之后,用时最少、算题最准的小组可获得胜利。总而言之,每一个小学生都是天真、可爱的,教师必须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入趣味元素,保护每一个小学生的天性,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真正构建一套基于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体系。参考文献:[1]李清元.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7,(04) :34.[2]叶永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2015,(12) :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