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区2015年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6、A10型的检测分析*

2018-01-29 03:16杨兴林洪章萍梁跃东
重庆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病原学口病贵阳

杨兴林,洪章萍,王 艺,李 丽,梁跃东△,黄 海

(1.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检验学院,贵阳 550004)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V)引起的出疹发热急性传染病,引起HFMD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EV属,引发HFMD 的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sackie virus 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xsackie virus 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目前有研究报道,发现其他型EV也能导致HFMD。近年来在欧洲及我国周边部分国家爆发的HFMD疫情中,CVA6、CVA10型等已经替代EV71和CVA16被作为主要致病病原体。2008年在新加坡HFMD的流行,病毒血清型以CVA6、CVA10型为主[1],同年芬兰爆发了CVA6、CVA10型为主的HFMD[2],2010年法国HFMD病原调查中,CVA10和CVA6型是主要型别[3]。近几年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也相继有CVA6型和A10型引起HFMD的报道[4-6]。

2013年4-6月本课题组前期开展了1 410份HFMD临床标本病原研究报道[7],对100份其他血清型EV抽取标本进行PCR产物测序分析,结果CVA6为46例、CVA10为30例、CVA5为10例、CVA2为6例、CVA3和CVA4各2例、CVAB2和ECHO 16各2例。CVA6和CVA10型为本地区HFMD的优势EV型别。为进一步了解贵阳地区引起HFMD的CVA6和CVA10型EV的病原构成,拟通过建立一种荧光定量RT- PCR方法,快速筛查HFMD 病原提供实验依据,为临床EV的诊断提供一种有效、快速的检测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日至6月19日,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科门诊的HFMD患儿607例,年龄1个月至11岁,男359例,女248例。诊断标准参照均符合《HFMD诊疗指南》(2010年版)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HFMD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仪器及试剂 病毒检测用RNA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天根公司,一步法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扩增体系(Uotaq Probe 1-Step RT-qPCR System)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 罗氏Cobas z 480荧光定量PCR仪,台式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生产,探针、引物的合成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EV71、CVA16荧光PCR试剂和EV通用型荧光PCR试剂采用上海之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标本采集 病毒采样管使用北京友康基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患儿就诊当天由经培训护士用专用采样棉签,从患儿肛门轻轻插入,适度用力弧型左右擦拭数下,拔出后,迅速将棉签放入病毒采样管中,采样管外表贴上患者条码号码。2 h内送实验室,-20 ℃低温保存,2 d内用荧光PCR法检测EV通用型、EV71、CVA16核酸,对EV通用型阳性、EV71核酸阴性、CVA16核酸阴性的标本于-80 ℃低温保存。

1.2.3引物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从GenBank上下载不同年份和地区的CVA6、CVA10基因序列,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在保守区polyprotein gene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引物和探针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探针5′端标记的荧光报告基团是FAM,3′端标记的荧光淬灭基团是BHQ,见表1。

1.2.4CVA6与CVA10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 总反应体系为50 μL,包括dNTPs(20 mmol/L) 1.3 μL上下游引物各0.20 μL探针0.20 μL,Mg2+(1 mmol/L) 0.18 μL,PCR核苷酸混合物10 μL,反转录聚合酶(200 U/μL) 0.3 μL,热启动Taq DNA聚合酶(5 U/μL) 1.0 μL,酶稀释液0.7 μL,模板RNA 5 μL,最后补充焦碳酸二乙酯处理水(DEPC)至50 μL。反应条件:50 ℃ 15 min,95 ℃预变性 15 min,95 ℃变性5 s,退火/延伸:60 ℃ 45 s;40个循环。在每个循环退火延伸结束时检测荧光信号,荧光模式设为FAM/BHQ双标记模式。

1.2.5荧光定量结果判读 在罗氏Cobas z 480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检测。荧光通道检测选择:选用FAM通道。结果判断:检测Ct值,≤38为阳性,>38~40时重复检测一次,若依旧在此范围则为阴性。

表1 CVA6、CVA10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序列

F:正向引物;R:反向引物;P:荧光基因

1.2.6基因测序 随机选取各5份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的阳性标本,方法按照本课题组以前的方法进行[7],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基因测序,进一步验证所建方法的准确性。

2 结 果

2.1HFMD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2015年共收集607份临床诊断为HFMD的标本,患儿发病年龄1月至10岁,平均(2.7±1.2)岁,0~3岁组病例最多,占56.84%。男359例,女248例,男女比例1.45∶1,其各型EV在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939,P=0.676),见表2。

表2 607例PCR荧光检测EV在性别分布情况(n)

表3 607例标本PCR荧光检测EV结果

2.2临床EV荧光定量PCR检测情况 在607份临床标本中,EV通用型的阳性为361例,检出率为59.47%;其中EV71 44例(7.25%);CVA16阳性69例(11.37%);EV71与CVA16同时阳性1例(0.16%),CVA6阳性11例(1.81%),CVA10阳性71例(11.70%),其他血清型EV 164例(27.02%)。在阳性构成比中以CVA10 、CVA16、EV71为主,还有45.43%未明确的其他型EV,见表3。

2.3不同年龄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贵阳地区2015年HFMD 不同年龄组E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6,P=0.603);不同年龄组之间病原体型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018,P=0.189)。 CVA6、CVA10以1~2 岁年龄组为主,分别占各病原体型别总数的54.55%(6/11) 和30.99%(22/71),同时发现EV71+CVA16及CVA6+CV10的混合感染各1例,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的病原学检测结果(n)

2.4测序验证 为确认CVA6和CVA10检测结果,从上面阳性的样本随机抽取5例,使用自行设计的CVA6和CVA10特异性引物对标本进行验证,证实RT-PCR的测序结果与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一致。

3 讨 论

除了EV71和CVA16之外,非EV71非CVA16的EV不断引起HFMD的暴发流行逐渐引起人们关注,近年来CVA10、CVA6和CVA3等多种也逐渐演变成为HFMD的常见病原体[1-10]。我国在HFMD监测中发现HFMD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VA16,因此目前市场提供的HFMD病原检测商品试剂盒主要是针对EV71和CVA16鉴定,在常规的病原学核酸检测除用EV通用引物进行检测外,只进行EV71和CVA16的分型检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操作简便快捷,是一种快速可靠又经济有效的核酸扩增分子检测方法,易推广。

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采用CVA6、CVA10高度特异的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建立检测CVA6、CVA10的方法,同时用测序的方法对其阳性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相符,采用获得国家注册批准的商品试剂盒检测EV71、CVA16。对贵阳地区2015年5-6月607例临床HFMD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发现病原体为其他EV为主的检出率为59.47%,其次CVA10占11.70%,CVA16占11.37%;EV71占7.25%,CVA6占1.81%,同时检出EV71+CVA16及CVA6+CVA10各1例。其检测数据与贵阳地区2010年报道[11]、2011年报道[12]及2013年报道[7]相比变化不大。本次检测中以CVA10为主,可能与每年的交叉流行有关。通过近年来对本地区EV病原监测,说明本地区的HFMD病原体主要是非EV71、非CVA16型的其他型EV感染,对这些未分型EV进一步分型鉴定,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本地区HFMD的病原谱,同时有助于分析是否存在非EV71、非CVA16的其他优势病毒型别,为HFMD防控工作提供明确的病原学依据。

在本研究中CVA6与CVA10在男女性别构成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构成主要分布上CVA10在3岁以下而CVA6更集中在2岁以下,有报道表明,CVA6型病毒感染多见于1~2岁患儿,相比EV71和CVA16感染患儿平均年龄要小,这意味着该病毒的感染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13],提示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应重视CVA6 病毒引起的HFMD。本研究及以往研究均提示贵阳地区HFMD中存在EV71、CVA16共感染及CVA6、CVA10型EV共感染现象[14],有报道显示EV71和CVA16混合感染更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加重危害[15],因此应加强共感染在HFMD流行中作用的监测研究。

CVA6和CVA10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人类肠道病毒(HEV),HEV按血清型分为脊髓灰质类病毒(poliovirus,PV1~3型)、CVA型(CVA1~22和24型)、CVB型(CVB1~6型)、埃可病毒(ECHO1~7、9、11~27、29~33型)及新型EV。在HEV-A所引起的疾病中,以HFMD最为常见。近年来国内外报道CVA6、CVA10及其他EV流行的文献不断增多,CVA6引起的HFMD约有56%的病例会形成大于1 cm的大疱疹、有硬痂,导致脱甲症的发生,进而发生重症HFMD。

临床医生对CVA16、EV71引起的轻症及重症HFMD了解较多,能够及时、准确诊断,但对于CVA6、CVA10等引起的HFMD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所以应加强HFMD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流行型别,并对医务人员及家长进行宣传培训。

[1]WU Y,YEO A,PHOON M C,et al.The largest outbreak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ingapore in 2008:the role of enterovirus 71 and coxsackie virus A strains[J].Int J Infect Dis,2010,14(12):e1076-1081.

[2]BLOMQVIST S,KLEMOLA P,KAIJALAINEN S,et al.Co-circμLation of coxsackie viruses A6 and A10 in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outbreak in Finland[J].J Clin Virol,2010,48(1):49-54.

[3]MIRAND A,HENQUELL C,ARCHIMBAUD C,et al.Outbreak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erpangina associated with coxsackie virus A6 and A10 infections in 2010,France:a large citywide,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Clin Microbiol Infect,2012,18(5):E110-118.

[4]HE Y Q,CHEN L,XU W B,et al.Emergence,circμLation,and spatiotemporal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oxsackie virus A6-and coxsackie virus A10-associated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fections from 2008 to 2012 in Shenzhen,China[J].J Clin Microbiol,2013,51(11):3560-3566.

[5]朱冰,钟家禹,夏慧敏,等.2008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2):127-130.

[6]陈炜,翁育伟,何文祥,等.2011-2013年福建省手足口病相关病原柯萨奇病毒A组6型的分子

流行病学研究[J].病毒学报,2014,30(6):624-628.

[7]杨兴林,梁跃东,洪章萍,等.贵阳地区2013年手足口病非 EV71、非 CVA16型肠道病毒的检测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7):2343-2345.

[8]陈炜,翁育伟,何文祥,等.福建省2011-2014年手足口病相关病原柯萨奇病毒A组10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4):563-567.

[9]HU Y F,YANG F,DU J,et al.Complete genome analysis of coxsackievirus A2,A4,A5,and A10 strains isolated from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patients in China revealing frequent recombination of human enterovirus A[J].J Clin Microbiol,2011,49(7):2426-2434.

[10]杨国梁,马超锋,陈海龙,等.2013年西安地区柯萨奇病毒A6流行情况及基因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486-489,498.

[11]杨兴林,熊金凤,李丽,等.贵阳地区 2010 年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1):2734-2736.

[12]杨兴林,李丽,熊金凤,等.2011年贵阳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80-2082.

[13]DI B,ZHANG Y,XIE H P,et al.CircμLation of coxsackievirus a6 in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Guangzhou,2010-2012[J].Virol J,2014,11(9):157.

[14]姜法春,郝毕,董礼艳,等.青岛地区 2007-2010 年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9):153-155.

[15]张伟,王玉光,杨朝晖,等.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A组16型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341-3343,3346.

猜你喜欢
病原学口病贵阳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