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鹏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41)
在这个阶段使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初创的时期,并且在进行过程中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比如诸如三峡工程、宝成铁路以及广东核电站等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的调查工作。并且将我国众多地下水水源地也探明和开发了出来,由此便是一些大中型城市之中的供水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在深圳早期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建筑物都是建设在活动断裂上,由此便埋下了一些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当时的地矿组织深入的研究了改成去地壳的稳定性后对于断裂活动性进行了一定的监测预警,由此便使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可参考依据。在这个时期之中对我国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出版了一些有关于我国问题的环境地质图件。
在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对于一些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在这个时期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地质灾害整治。并且按照西部大开发的策略时时乐西北地下水的计划,在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之中为生态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减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一直以来水工环地质工作都是走在前沿,然而仍需要对其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进行紧密的结合,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加主动地去服务。在当前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各省地调院与各地调中心的水工环管理力量都有所不足,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适当的对其进行一定的强化。当前水工环地质调查的专家队伍具有着一定的不完善性问题,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由一些市场经营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知识较深的科技人员来单人,在地质大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力仍然是一些老一代的地质工作者,而在中青年骨干队伍的培养方面仍然存有一定的不足,高战略分析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人员的不足严重影响到了水工环的更好发展。
在当前水工环大调查项目已经接近覆盖到全国的各个区域,然而受到经费不足的影响却掣肘了更多国家层次地调项目的开展。一些公益性和基础性以及战略性项目的数量并不理想。在对地质工作进行全面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尽可能的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在当前许多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却很少有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成果被推向社会。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尽可能的使其能够参与到地方和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之中。
地质大调查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研究性特点,在对项目进行设置的早期主要是以“专家立项型”来主导整个工作的开展,也就是结合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群体的专业实践以及当前国家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将项目建议提出来,并且对项目进行一定的安排。这种形式对于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构建起了一个较为坚实的学科“金字塔”,并且也早就起了很大一批专家和技术人才,这些人员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以一些论文或者报告等方式作为主体。然而这些成果与社会还相距甚远,甚至很大一部分成果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联系不够密切。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专家立项型”向“国家需求型”的转变工作进行加速。
以国家总体地质调查战略作为指导来对水工环地质调查规划进行尽快的制定,并且结合当前国家的实际需要来将项目计划的建议提出来。
在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有一些严重的缺陷。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基层地调对于建设水平的不足造成了商业性过于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况之下极有可能出现项目费用被严重截流的问题,由此也就会造成实际工作费用出现严重缩水的问题,进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高质量地调成果的提出。而由于地调成果得到不稳定的钻也队伍后续跟踪也就会使地调的水平很难得到更好的提升。
(1)更加主动的为国民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水工环地质是在当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诞生出来的,伴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也变得越来越壮大。然而在国家经济建设领域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对于学科的划分也越发细致,由此就需要我们将一些成果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之中,将堆积在资料柜中的成功拿出来服务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2)对调查水平进行全面提升,更好的代表国家的意志。水工环地质工作与经济建设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基于这种情况在对地质队伍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就需要有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虽然近年来我国确实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进行了一定的培养,但是针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项目仍然很难应对。
(3)具有超前意识,为全过程进行服务。地质工作很难一次完成,必须在对国家经济建设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对调查阶段进行深化,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相关的综合性与战略性地质调查一定要能够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不仅仅局限在一些转向的战术性问题之上。
通过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积累到的经验进行快速的总结,并且对于一些国外地质调查经验进行吸收,由相关的管理部门结合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整个过程之中以水工环发展战略思想作为指导,并且对我国现有的水工环地质调查规划进行有效的完善,进而来使其更好的将国家意志体现出来。通过这样来为项目申请立项与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在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坚定的推行资源与环境并举的策略,党中央也提出了对地质工作的转变进行积极的推进,使地质工作能够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针对性的提升地质工作面向社会服务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本文之中主要分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一些自以为有效的对策,希望由此可以使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