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旭
(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300)
矿区所揭露矿体多产于张扭性断裂破碎构造中,矿体呈脉状产出,其规模、形态及产状变化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围岩蚀变及矿化局限于赋矿构造带附近,且以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伊利石水白云母化为主,属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硫同位素组成接近陨石硫,铅同位素组成稳定均匀,变化幅值很小,说明成矿物质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1]。碳、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热液来源于岩浆水外,大部分来自大气降水渗入。包体测温及包体成分分析资料反映成矿温度在115℃~440℃,热液中心在甲乌拉山体北东侧的石英二长斑岩体附近。成矿同位素年龄值在89Ma~136Ma,属燕山晚期。
综上所述:矿体成因类型为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银多金属矿床。可划归为浅成热液成矿大类中的低硫(石英—冰长石型)类型。
该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额尔古纳褶皱带东南缘,兴安地槽褶皱系(Ⅲ)额尔古纳兴凯地槽褶皱带(Ⅲ1),得尔布干深断裂北西侧。该地区属于燕山期活动带,板块活动强烈,由于板块运动使该地区发生大规模剪切作用,造成该地区断裂富集,并与古断裂贯通,这一现象是的地壳破碎,地壳有一系列空隙,这些空隙为岩浆喷发时的岩浆上涌提供了通道,这也是利于成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该时期火山活动频繁,大量的岩浆岩侵入,形成花岗岩岩石群,并伴有众多小规模的岩石侵入体及次火山侵入岩,因此我们将该区域划分为中生代火山岩带。
这一系列的火山活动,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在该地区有色金属矿床富集,是构成德尔布干成矿带最重要成矿类型。
区域上古生代地层区划属于北疆—兴安地层大区(Ⅰ)、兴安地层区(Ⅰ2)、额尔古纳地层分区(Ⅰ21);中生代地层区划属于滨太平洋地层区(5)、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51)、博客图—二连浩特地层小区(512)内。
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以中生界地层分布最为广泛,元古界和古生界仅有零星出露,新生界地层仅于断陷盆地内分布。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的玛尼吐组及侏罗系中统的塔木兰沟组的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尤为发育,广布全区。侏罗系中统万宝组仅于甲乌拉—西旗地区发育有陆相碎屑沉积岩系。
甲乌拉破火山口:火山底部由互层状安山岩(斑状)、流纹岩、英安岩组成,上部以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角砾凝灰岩组成。TM卫片环状及放射状影像明显,北部边缘与北西西向甲-查构造带相切,构成典型的环状影像与线形组合特征,北东向产出次火山侵入岩体(石英二长斑岩)可能归属于该火山机构的寄生系统;与成矿作用有密切的时空联系。
查干布拉根敖包火山穹隆:由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角砾岩、流纹岩等组成。南部边缘与甲查构造相切,查干区东部发育广泛的热蚀变作用(硅化、高岭土化等),与次流纹斑岩侵出有一定时空联系。
矿体多位脉状,产于北西西向甲—查断裂构造带中,北北西、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是本区的重要含矿构造。铅锌银矿体多以成矿热液沿构造贯入式充填为主,交代方式次之,矿与围岩界线明显;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正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绿帘石、伊利石、水云母、高岭石,极少量的石墨等。
银矿体以热液蚀交代成矿为主,灌入充填为辅,矿与围岩界线不好分辨。矿体围岩常见的有:安山岩、砂岩、凝灰岩、碳质板岩、花岗岩、花岗斑岩、蚀变流纹斑岩、蚀变碎裂流纹岩、流纹岩等。矿体构造带内及附近围岩是发生蚀变的地带,蚀变呈带状沿构造分布[2]。
常见的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等。该区域发育最广发的是硅化蚀变,多发生在酸性岩石中,呈细脉状,或与金属矿物共生构成脉体。其次是碳酸盐化,查区发育最为广泛,与金属矿物及石英共生组成矿体,塔木兰沟组的玄武安山岩中常见方解石呈脉状穿插。矿体及围岩中绿泥石化广泛发育,是该矿区最普通的蚀变之一。在石英二长斑岩体及围岩构造带中,绢云母化发育,与铜锌矿化密切相伴。
了解矿区的矿床类型,对找矿探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与地层层位关系不大,对围岩无明显的选择性。但主要矿体均产于南平组砂板岩和塔木兰沟组安山玄武岩中,而在上库力组地层中矿体较少、且规模较小。
根据多年勘查工作及科研成果,以及浅成型热液矿床的特点,可总结归纳出其找矿标志。甲—查矿田处于火山活动中心,其位置决定了矿床的形成。因此,矿体的产出位置多位于北西西向甲—查剪切构造带以及北北西—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之间。
在该类型矿床中,中酸性钙碱系列岩石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如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等,这些岩石在深部可能为同源,经过长期的构造运动及一系列化学反应演化分异形成了不同产物,而成矿与石英二长斑岩体的侵入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