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
辽宁青城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该区分布着众多的金、银及铅锌矿床,代表性的如小佟家堡子金矿、高家堡子银矿、榛子沟铅锌矿、东洋沟铅锌矿等矿床。尤其是小佟家堡子金矿与高家堡子银矿在辽宁青城子地区被发现,对该区金、银等贵金属矿床的寻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中结合前人研究实践,对小佟家堡子金矿与高家堡子银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辽东~吉南古元古宙裂陷带偏西方向的西段是研究区的分布所在,辽河群变质岩系(古元古宙)在区内广泛发育,其又有5个岩性段之分,分别为盖县组与大石桥组以及高家峪组和里尔峪组、浪子山组等。盖县组与大石桥组以及浪子山组在区内比较发育,太古宇变质岩与花岗岩上部不整合发育浪子山组,绿泥绢云片岩和千枚岩等是其主要的岩性特征;夹菱镁矿(厚层)的大理岩(白云质)和变粒岩(矽线石)和片麻岩与片岩等共同组成大石桥组;二云片岩是盖县组的主要岩性特征。
区内发育非常突出的断裂与褶皱构造,广泛发育岩浆侵入体,区内这些构造特征的形成与区内古元古宙辽东裂谷不断演化过程中形成,不同期次的影响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该区具有代表性的褶皱构造主要为青城子倒转复式背斜以及二道沟背斜等,展布方向为近东西向。区内的断裂构造成不同方向展布,主要包括3组,分别为NE展布的断裂构造以及近SN向展布的断裂构造,和NW向展布的断裂构造等,特别是NE、NW向展布的两组断裂是区内的主要构造特征,这些构造于空间范围内形成菱形断裂构造格架,区内的地层发育及岩浆岩体和产出的矿床等均受控于该区的这些断裂构造。
该区岩浆岩非常发育,如钾质花岗岩(古元古代)以及钠质花岗岩(中元古代)和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以及花岗岩(似斑状);同时还发育燕山期钾长花岗岩与二长花岗岩(细粒)以及黑余亩二长花岗岩等。特别是燕山期及印支期岩体,在区内的规模最大,该区的金、银矿化都与之存在非常紧密联系。
文中选择区内发现的小佟家堡子金矿(大型)以及高家堡子银矿(大型),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与分析。
上述两个金属矿均分布于青城子地区,主要在榛子沟倾伏背斜偏北方向的翼部产出,该背斜属于青城子倒转复式背斜的次级褶皱,盖县组与大石桥组变质岩是其主要的赋矿地层,产出似层状及层状特征的矿体,层间破碎带对矿体的产出形成了明显的控制作用。
高家堡子银矿矿体特征:形态为层状、似层,走向NE60°~80°;倾向NW;倾角15°~25°,规模长100m~1300m;厚0.51m~11.63m,延深100m~300m,矿石类型为含银硅化石英脉型及含银、铅锌碎裂大理岩型;闪锌矿以及黄铁矿与方铅矿等是其主要的金属矿物。黝铜矿以及白铁矿和辉铜矿与黄铜矿为其次要的矿物组成。银金矿以自然银和脆银矿与辉银矿等含量较微。方解石与石英以及石墨和绢云母与绿泥石等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该矿在成矿过程中,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成矿期次,分别为沉积变质期以及热液叠加期等。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矿体呈扁豆状、似层状,走向NE70°~90°;倾向N-NW;倾角10°~30°长60m~200m;厚0.7m~5.9m;延深70m~300m矿石类型为主要为云母片岩以及变粒岩和大理岩等硅化蚀变岩;毒砂以及黄铁矿等石英脉型金属矿物分布很少,黝铜矿以及闪锌矿与黄铜矿和方铅矿等是其次要的矿物组成,银金矿以及金银矿等是该区的主要有用矿物。在该矿成矿阶段与高家堡子银矿成矿存在类似特征,分别为沉积变质期和热液叠加期等,后者又划分为石英黄铁矿成矿期及石英碳酸盐成矿期。
进行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单液相包体以及气液二相包裹体在沉积变质阶段的小佟家堡子金矿床石英中明显发育,气液包体在110.4℃~335.2℃的均一温度范围,达到3.9%~16.2%的盐度w(NaC1);三相包裹体(含CO2)以及气液二相包裹体主要发育于热液叠加阶段,101.5℃~280.3℃是气液二相的均一温度范围,达到1.9%~6.5%的盐度w(NaC1);287.6℃ ~326.5℃是三相包裹体(含CO2)的均一温度范围,达3.3%~7.6%的盐度w(NaC1);三相包裹体(含CO2)以及气液二相包裹体在石英~黄铁矿热液叠加改造时期的高家堡子银矿床石英内普遍发育,气液二相在118.7℃~311.7℃的均一温度范围,达3.9%~7.9%的盐度w(NaC1),三相包裹体(含CO2)在210℃~340℃的均一温度范围,达到3.1%~8.6%的盐度w(NaC1);单液相包体以及气液二相包裹体在独立银叠加成矿时期的石英内普遍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在114℃~190℃的均一温度范围,达2.0%~5.5%盐度w(NaC1)。
青城子地区金、银矿床产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而且在赋矿地层上基本相同,层间破碎区内的金矿矿形成明显的控制。
通过对区内金、银矿进行对比研究,两类矿床在形成阶段均有沉积变质及热液叠加变质等成矿期次之分,特别是后者与区内矿床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区内金银矿床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发现,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印支期)与区内金矿的形成关系密切;岩浆热液阶段后大气降水活动是区内银矿形成的主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