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醉
恐龙世界中,关于“第一名”的竞争总是很激烈。随着化石的不断出土和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第一名”也时常易主。谁才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飞行鸟类呢?这个问题专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在现存的飞行鸟类中,翼展最大的是栖息在南冰洋附近的漂泊信天翁。这种白身黑翼的海鸟立身高约为1.25米,平均翼展可达3米左右。不过,在漫长的动物演化历史中,漂泊信天翁也只能算是个“小个子”。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生活在距今约600万年前的阿根廷巨鹰站立身高超过2米,双翼展开的长度约为5.8—7米,比漂泊信天翁的体形大多了!
那么,阿根廷巨鹰是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飞行鸟类呢?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阿根廷巨鹰的确享受着“最大飞鸟”的殊荣,直到古生物学家又有了新发现。
1983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国际机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突然,建筑工人们发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石头”。它们十分巨大,仅仅一根肱骨就比成年人的整条手臂还要长。
经过艰难的发掘,一个完整的头骨和部分翼骨、腿骨的化石标本被运送到了查尔斯顿博物馆进行进一步研究。最终,古生物学家认定这些化石为伪齿鸟科的新物种。
伪齿鸟,因为长着一口锋利的“假牙”而得名。之所以称之为“伪齿”,是因为这些“牙齿”其实是角质喙的一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牙齿。为了纪念查尔斯顿博物馆的退休馆长阿尔伯特·桑德斯,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桑氏伪齿鸟”。
研究结果显示,桑氏伪齿鸟的翼展在6.1—7.3米之间,相当于两辆面包车的长度之和。这个长度已经超过了阿根廷巨鹰,因此桑氏伪齿鸟成功“问鼎”史上最大的飞行鸟类。
在距今2700万年前的渐新世,天空中的霸主很可能就是体形巨大的桑氏伪齿鸟了。不过,古生物学家发现桑氏伪齿鸟的肩胛骨化石异常小巧,这意味着它们扇动翅膀的能力很弱。那么,桑氏伪齿鸟真的可以自由飞翔吗?
通过研究桑氏伪齿鸟的肱骨,古生物学家发现这些骨头是中空的,并且薄如蝉翼。加之桑氏伪齿鸟的下肢短小、双翼巨大,他们认定桑氏伪齿鸟具备翱翔长空的能力。
那么,体形巨大的桑氏伪齿鸟又是如何起飞的呢?
现代人类使用的滑翔翼让古生物学家茅塞顿开。滑翔翼的翼展和桑氏伪齿鸟的翼展长度相当,并且滑翔翼同样拥有中空的管形支架以及大而硬挺的翅膀。如果想使用滑翔翼起飞,必须迎风助跑。桑氏伪齿鸟或许也是用同样的方法飞上天空的。
为了证明推测的准确性,古生物学家还将桑氏伪齿鸟的化石数据输入到预测飞行能力的软件中。分析结果显示,以桑氏伪齿鸟的体形和体重来说,站在原地仅仅依靠翅膀的扇动是无法起飞的。因此,桑氏伪齿鸟需要在逆风条件下,利用下坡加速奔跑,或者借助阵风才能成功起飞。而且,相较于滑翔翼而言,桑氏伪齿鸟的滑翔能力要更胜一筹——研究推断,桑氏伪齿鸟的滑翔效率是滑翔翼的4倍之多。
作为典型的海鸟,桑氏伪齿鸟生活在海洋生态圈中,因此长途飞行的能力对它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想要在一望
无际的海面上寻找到栖息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桑氏伪齿鸟的长途飞行能力又是怎样练就的呢?
从现代海洋飞行“专家”信天翁的身上,我们似乎能够发现一些桑氏伪齿鸟长途飞行的秘密。信天翁可以巧妙地利用海面气流的变化进行高难度的动力滑翔,这是海鸟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研究发现,在靠近海面的地方,风速比高空的风速要慢,这一点在空旷的海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桑氏伪齿鸟或许正是利用这一环境特点进行长途飞行的。古生物学家通过模拟研究,认为桑氏伪齿鸟可以利用两层气流间的风速差异做螺旋式滑翔,它们在飞行过程中甚至可以几个小时不扇动翅膀。
2700万年前的广袤海面上,巨大的桑氏伪齿鸟优雅地滑翔着,它的两只大眼睛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当发现鱼类等海洋动物在海水表层活动的迹象之后,这只庞然大物便会悄无声息地俯冲下来,伸出长长的喙紧紧叼住猎物,饱餐一顿。
然而,大约在距今2500万年前,这种史上已知的最大飞行鸟类却突然从地球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前,我们只能依靠化石去还原关于这种巨型海鸟的点点滴滴。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揭开桑氏伪齿鸟灭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