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超
(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 唐山 063000)
大苇塘矿区分布在墙子路-黄酒馆构造带的东段,六道河-黄酒馆压扭性构造带的北缘,矿区东西长2500m,南北宽560m,分布面积达1.4km2。
新太古界跑马厂组第一段:岩性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并根据混合岩化强弱程度尚分,条痕、条纹及条带状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它们彼此伴生分布在“F1”断层北侧,是矿床的矿体围岩,片麻理走向北西,倾向南东,倾角30°~70°。长城系高于庄组一段:出露矿区南部,即“F1”断层南侧,岩性为灰,深灰色厚-中厚层状燧石结核条带白云岩、夹粉砂白云岩、迭层状白云岩和碎屑白云岩。在矿区南侧见有该段顶部的锰页岩分布。地层倾向南、倾角30°~45°。第四系:矿区位于分水岭的山前丘陵地带中,第四系发育。矿床位置处于南区前缘坡地带以残坡积为主,分布广泛。
据区测资料六道河-黄酒馆挤压带横越矿区东西延展10km。矿区所辖部分称“F1”断层,是矿区一级构造带,断层挤压带宽60m~100m。断层滑动面位于挤压带的中央部位,表现呈高岭土化蚀变带(宽带5m~15m),蚀变带内挤压页理极为发育,油蚕豆形角砾的断层泥组成,舒缓波状展布。
控矿构造为“F1”断层派生的次一级细微节理裂隙(长度<5m,宽<5mm),从总体看控矿裂隙沿“F1”断层北侧呈东西向展布,成组成带出现,平面上呈带状平行排列,剖面上亦呈带状为陡倾斜平行或雁行排列。根据钨细脉体的空间形态追溯控矿裂隙的变化可分三组,近东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北东向,倾角一般在70°以上,多见向北倾斜。
区内仅见中酸性至基性浅成脉岩。
①花岗斑岩脉:粉红色粗斑结构,基质具显微花岗班状结构,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白云母及绢云母组成。北东向展布,厚5m~15m,倾向南东,倾角在75°以上,延长数公里。②煌斑岩脉:黄绿色,球状风化显著,厚度约1m,延伸稳定,区内不发育。③微晶-细晶闪长岩脉:灰绿色、致密块状,班状结构、基质具有微晶状结构,岩石主要由斜长石、黑云母及半自形角闪石、白云石、石英、细粒状黄铁矿、白钛矿、磷灰石组成。④细晶闪长岩脉: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厚数米,延长数10m。在矿化带内其形态复杂,变化剧烈,是钨细脉的主要赋存地段。⑤石英单脉:分布在区内北部,白色,厚数10cm,延长数10m,半透明块状构造,含有硫铁矿已褐铁矿化使石英脉呈现铁染色。北西向倾向多呈北东向,倾角一般大于70°。⑥含钨石英细脉:脉石英乳白色不透明,多数被隐晶质钨矿全部充填呈黑丝的钨脉体,厚度一般小于0.5cm,空间分布状态为上所述。⑦奥长细晶岩脉:浅玫瑰色,风化后呈乳白色,主要由奥长石绢云母及少量石英和一些金属矿物组成,奥长石普遍蚀变呈绢云母化。
F1断层北侧矿化带内岩石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动力蚀变及热液蚀变作用。
①硅化:呈带状展布,分布普遍,常伴有石英细脉的分布。硅化带宽大于1m,北西向,近东西向展布,倾角近于直立,是成矿前产物。起到隔挡矿液运移的作用,所以往往在其旁侧富集成矿。②绢云母化:动力,热液蚀变迭加作用致使岩石蚀变强烈。次生绢云母极为发育使其岩石表现为明显的退色现象。近矿围岩退色特征尤为明显,是找矿的主要标志。空间展布呈陡倾斜近东西走向的透镜体,似层状,蚀变宽度差异大,数厘米至数十米。
③碳酸盐化:细脉状,矿化后期产物,在绢云母化蚀变带中组成,成带出现,常与次生白云石、石英伴生呈细脉状,多呈北西向展布。④高岭土化:矿化后期产物,往往迁就早期石英脉及破碎带再次运动,表现为高岭土化蚀变带,宽度一般小于20cm,倾向北者多,倾角一般50°~80°。
(1)矿化带地质特征。矿化带位于“F1”断层北侧东西长400m,宽60m,通过2线、22线变薄至尖灭,矿化带是多条矿体的赋存地段,总体向南倾斜,倾角在75°以上,西段有向北倾斜之趋势。
(2)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由密集的含钨石英脉构成,矿体边界是依据各探矿工程化学样之分析结果确定,矿体空间状态是依据钨脉体空间集聚的规律圈定。含钨石英脉成组、成带出现,侧幕式展布,除平行线状分布者外尚具交织链锁,尖灭侧现、折线、树枝状、脉体膨缩等现象[1,2]。
矿体沿走向呈带状平行展布较稳定,沿倾向局部有膨缩,分叉等现象。全区共有矿体12个。其中以W1、W2号矿体为主要矿体。①W1号矿体:位于核查区南部,地表出露长155m,最宽达6m,构成一个中间肥大两侧狭窄的扁豆体。在535水平坑道见矿体最厚达8m,中段分枝为二层矿体,8线以东变薄至尖灭。矿体(WO3)平均品位0.24%。②W2号矿体:位于核查区中部,地表呈波状延伸203m向西侧伏,6~8线肥大宽度为8.5m,两侧厚1m左右,535水平坑道见矿体长280m,东段厚西段薄,6~8线间矿厚5m。矿体产状在14线以东向南倾,倾角75°~85°,14线以西向北倾,倾角80°~85°。矿体(WO3)平均品位0.39%。
(3)矿石类型及物质组分。①矿石物质组成: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黑钨矿次为斑铜矿、方铅矿并见有浸染状分布的黄铁矿,另外有极少量的磁铁矿、钛铁矿、褐铁矿。②矿石化学成分:全区矿体WO3加权平均品位为0.33%,全区地表矿体WO3加权平均品位为0.323%,535坑道矿体WO3品位变化系数为74%。③矿石类型:根据含矿围岩矿石类型分含钨片麻岩矿石、含钨闪长岩矿石两类。根据含钨石英脉形态,矿石类型可分为三类。细脉状钨细脉体呈平行束状,枝状,宽度小于5mm,贯穿于围岩中,钨矿物均呈隐晶质。区内以此种矿石为主,占全区矿石量的90%以上。稠密浸染状钨矿与脉石英混染伴生,矿石呈黑灰色,均呈隐晶质。斑状钨矿呈隐晶质集成斑状(直径<1cm)及椭圆状分布隐晶质脉石英中。其中后两类矿石多发育在含钨脉体膨大部位,WO3品位普遍偏高可达1%±。④矿体围岩:含矿围岩为含钨石英细脉,近矿围岩为硅化片麻岩和闪长岩。
大苇塘矿区分布在墙子路-黄酒馆构造带的东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新太古界跑马厂组第一段、长城系高于庄组一段和第四系,中酸性至基性浅成脉岩发育。矿体由密集的含黑钨矿石英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