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杜绾 译注/子小
卷 中
密州安丘县玛瑙石,产土中,或出水际。一种色嫩青,一种色莹白。纹如刷丝,盘绕石面,或成诸物像。外多粗石结络,击而取之,方见其质。土人磨治为砑头之类以求售,价颇廉。初不甚珍,至有邨人以此石叠为墙垣,有大如斗许者。顷因官中搜求,其价数十倍。
【译】密州安丘县玛瑙石产于泥土之中,或者产在水边。一种颜色为嫩青色,一种颜色为莹白色。石纹像刷丝纹,缠绕在石面上,有的形似某一具体的物象。石表多附着有粗糙的石头,连接交错,敲打去掉外壳,才能看到石头的本体。当地人将此石打磨修治成砑头等一类物品进行售卖,价格很低廉。开始时,当地人并不珍惜,甚至有的村人用此石堆叠墙垣,其中有的体量大如斗。近年来,因为官府寻求,此石价格上涨了几十倍。
河州石,其质甚白,纹理遍有斑黑,鳞鳞如云气之状,稍润,扣之微有声。土人镌治为方斛诸器。
【译】河州出产的石头,质地非常润白,石面上遍布有黑色斑点的纹理,层层排列像云朵的形状一样,质地稍有些润泽。敲击时,微微有声音发出。当地人常将此石雕琢磨砺成方斛一类器物。
鼎州祈阇山出石,石中有黄土,目之为太乙余粮,色紫黑。其质磊磈,大小圆匾,外多沾缀碎石。涤尽黄土,即空虚。间有小如拳者,可贮水为砚滴,或栽植菖蒲,水窠颇佳。
【译】鼎州祈阇山出产石头。此石中间有黄土,被看作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材——太乙余粮,颜色为紫黑色。此石由众多石头累积而成,有大有小,有圆有扁。石表外面多粘缀有碎小的石头。洗净石头中间的黄土,即可显露出中空处。此石也有体量像拳头般大小的,可以用来存水以作砚滴之用,或者是用来作为栽植菖蒲容器,效果非常好。
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扣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
【译】寿春府寿春县的紫金山,石头出产自泥土之中。石色为紫色,雕琢成砚台,非常容易发墨。敲击时,有声音发出。我家以前曾经藏有一方风字砚,特别轻巧纤薄,是以前的老物件。
绛州石出土中,其质坚矿,色稍白,纹多花浪,颇类牛角,土人谓之角石。琢为砚,滑而不发墨,惟可研丹砂。
【译】绛州石出产自泥土之中,石质坚硬粗糙。颜色为稍微发白色,纹理多为花形、波浪形,很像牛角形。当地人称之为角石。将此石雕琢成砚台,光滑而不容易发墨,只可以用来研磨丹砂。
辰州蛮溪水中出石,色黑,诸蛮取之砻刃。每洗涤,水尽黑,因名墨石,扣之无声,仿佛如阶州者。土人琢为方斛器物及印材,粗佳。
【译】辰州蛮溪水中出产石头,石色为黑色,当地少数民族常用此石磨刀。每次洗涤后,水都会变成黑色,所以被命名为黑石,敲击时没有声音发出,与阶州石相类似。当地人将此石雕琢成方斛一类器物以及用作印材,质量还可以。
临江军新涂县数十里,地名白羊角凌云岭。顶上平如掌,皆古时寨基,地中往往获石箭镞,锋而刃脊,其廉可刿,其质则石,长三四寸许,间有短者。此孔子所谓“楛矢石砮”,肃慎氏之物也。按:《禹贡》荆州贡砥、砺、砮、丹,惟箘辂、楛;梁州贡璆、铁、银、镂、砮、磬,则楛矢石砮,自禹以来贡之矣。春秋时,隼集于陈庭,楛矢贯之,石砮长尺有咫。①又有石甲叶,形如龟背,纹稍厚。石斧大如掌,有贯木处,率皆青坚,击之有声。
【译】临江军新涂县离城几十里的地方,地名叫白羊角凌云岭。山顶上平整如手掌,是古时候的山寨地基。土地中时常可以捡到石制箭镞,有锋且有刀刃脊,锐利可刺伤人,质地是石质的,长有三四寸左右,偶尔也有短小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楛矢石砮”(楛木为箭杆、石头为箭头的箭),古代肃慎族的遗物。据考查,《尚书•禹贡》记载了荆州进贡的物品中有砥石、砺石、砮石、丹砂,箘簵美竹、楛木;梁州进贡的物品中有璆玉、铁、银、刚铁、砮石、磬石。由此可见,楛矢石砮自从夏禹以来就已经开始作为进贡物品了。春秋时期,隼鸟聚集在陈国君主的庭院中,被楛矢石砮贯穿,石砮长约有一尺一咫。还发现有石制的铠甲叶片,形状像乌龟的背壳,纹路稍显厚重。石制斧子,如手掌般大小,有装木柄的地方。石头都为青色,且质地坚硬,敲击时有声音发出。
【注1】春秋时,隼集于陈庭,楛矢贯之,石砮长尺有咫:见《国语•鲁语下》。
虔州上犹县,山土中出石,微紫,质稍粗,多浅黑斑点三两,晕绿色,堪作水斛或阑槛。好事者往往镌砻甃地面,全若玳瑁。
【译】虔州上犹县的山中出产石头。石色为微微发紫色,质地稍有些粗糙,石面多有三三两两的浅黑色的斑点,有绿色环形纹理,可以用来制作水斛,或者是栏杆。好事的人时常将此石雕琢磨砺后用来砌地面,看起来就像是玳瑁。
江宁府江水中有碎石,谓之螺子。凡有五色,大抵全如六合县灵岩,及他处所产玛瑙无异,纹理萦绕石面,望之透明,温润可喜。
【译】江宁府的江水中有细碎的石头,称为“螺子石”。此石颜色多样,大都和六合县灵岩以及其他的地方所出产的玛瑙没有差异,纹理缠绕遍布在整个石面上,眼观呈透明状,质地温润,令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