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山地质背景及找矿前景预测

2018-01-29 17:53:10杨明浩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3期
关键词:马河片岩北东

赵 锐,杨明浩

(1.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三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2.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研究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1 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佳木斯地块)和伊春张广才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地质演化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早元古代兴东期古陆的形成、中元古代黑龙江期的早期陆内裂解,后期收缩拼贴,而形成区域内稳定的变质结晶基底;早加里东期构造运动使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合,并发生逆冲推覆,使区域内的蛇绿岩进一步肢解,形成蛇绿混杂岩带。

1.1 地层

(1)下元古界马山群。西麻山组主要分布在区域的西部,出露面积较大,岩性为:各类混合岩、变粒岩、片麻岩、夹斜长角闪片岩、白云岩、大理岩,厚度1763米。柳毛组主要分布在区域中东部,与西麻山组相伴出现,多呈断层接触,地层产状同西麻山组,走向近南北,倾向西或东,主要岩性上部为石墨大理岩夹石英片岩;下部为含石墨变粒岩、石墨片岩、含石墨石英岩夹大理岩,局部发育混合岩。十字山组分布于区域中部,近南北走向,与西麻山组、柳毛组相伴出现,各组地层间均呈断层接触,地层产状为东倾或西倾,主要岩性为条痕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及变粒岩、含石榴二云石英片岩夹大理岩透镜体等。

(2)中生界。下白垩统猴石沟组主要分布在区域南东部,沿黑龙江西岸分布,不整合覆盖于下元古界麻山群地层之上。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砂砾岩、砾岩粗粒长石质砂岩、泥质岩、粉砂岩。上白垩统松木河组零星出露于区域西部,不整合覆盖于元古代混合花岗岩和麻山群地层之上。主要岩性为灰色安山岩、灰黑色辉石安山岩、灰色英安岩、灰白色流纹岩及其凝灰岩组成。

(3)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阶地堆积主要分布于区域南东部黑龙江西岸。主要由黄褐色、灰白色砾石、砂砾石和黄土状土所组成,中间夹灰色粘土和砂的透镜体,厚度大于24米。第四系全新统现代河床、河漫滩堆积沿现代河谷分布,为现代河流占据的部分及低漫滩所组成。组成物质是砂砾石、细砂和亚砂土等现代河流冲积物。

1.2 侵入岩

元古代混合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区域西北部,南部零星出露,呈岩基状产出,侵入于麻山群地层中,大多与麻山群地层呈断层接触,为中生界地层不整合覆盖。岩性以混合花岗岩为主,粗粒变晶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区域内脉岩主要有石英脉、伟晶岩脉。

1.3 构造

区域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依兰、牡丹江、太平沟中元古代裂陷槽的北端。区域断裂构造极其发育,主体构造线以近南北向为主,局部出现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构造特点如下:区域上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其次为近东西向和南北向,以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形成较早,为北东、北西向断裂所切割,构成了区域上密集发育的棋盘格式断裂构造格局。由于受断裂构造切割的强烈影响,地层产状变化极大,走向由北北西-近南北-北北东向,倾向西或倾向东,倾角变化也大,从31-58度不等。区内先期形成的南北向构造控制了区内地层、侵入体的分布,北西向及北东向断裂及其与南北向、东西向断裂交叉部位控制了矿产的分布,这些密集的断裂构造为区域上金、多金属矿液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1.4 区域矿产

工作区处区域Ⅲ级佳木斯地块铁、金、非金属成矿带,Ⅳ级嘉荫—萝北金、石墨成矿带上。区域上以金、铁、石墨成矿为主。区域上著名的团结沟大型金矿床、平顶山中型岩金矿床、马连、杜家河小型岩金矿床分布在区域的北部和西部。区域上尚有太平沟、桦皮沟、都鲁河一支沟、小金沟、创西沟、云山等众多金矿点,以及德胜沟上游、下游铁矿点、大马河铁矿点等。

金的成矿属于与燕山期中酸性浅成及次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由此可见区域上是金、铁成矿极为有利的区域。

2 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远景区特征

(1)成矿条件分析。区域位于佳木斯隆起铁、金、非金属成矿带—燕山期与中酸性浅成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成矿系列—燕山晚期与中酸性次火山岩有关的金矿成矿亚系列。太平沟中元古代裂陷槽西邻中生代开始形成的近南北向展布的乌拉嘎断陷。裂陷槽内广泛分布下元古界麻山群岩系及中元古界黑龙江群岩系的糜棱岩化绿色片岩或糜棱岩。在麻山群黑龙江群岩系中有燕山期潜火山岩发育及侵入岩株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在接触带两侧,特别是在接触带内侧的岩体内,可形成中低温的斑岩型金矿床,也可在岩体或围岩内形成中温或中低温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

(2)成矿远景区特征。该远景区位于大马河林场和云山林场之间,大致成北东向的椭圆形,面积约百余平方公里。本远景区处在四方山林场复背斜东北端南东翼,出露有大面积的西麻山组(Pt1x)、十字山组(Pt1sz)和柳毛组(Pt1lm)及混合花岗岩。三组地层中不同程度的赋存大理岩、变粒岩和片岩等。是铁、多金属矿产形成的有利围岩,断裂构造在区内有东西和南北向以及派生之小断层,裂隙也较发育,为运矿、储矿创造了良好条件,大马河铁矿与北东向断裂关系密切。大马河铁矿点不但见到磁铁矿、菱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黄铜矿化、黄铁矿化,而且有明显的透闪石化、透灰石化、绿帘石化和矽卡岩化等围岩蚀变。此外在大马河谷西部和云山林场的北东方向山坡上亦曾见到褐铁矿转石。区内有重砂白钨矿Ⅰ级异常和分散流铜Ⅲ级异常出现;大马河磁异常MⅢ—6和云山林场磁异常MⅢ—7,均由磁性矿体所引起,两磁异常构成了北东向的磁异常带。上述情况说明,区内有形成铁、多金属矿床的条件,也是寻找铁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3 找矿前景预测

预查区处于大马河—云山林场Ⅱ级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之北部,区内分布有白钨矿重砂异常一处,Cu分散流异常一处;更重要的是预查区处于1∶20万化探扫面圈定的萝-86-Hs-6异常之东部金的元素组合浓集中心上,由此看出,预查区具备了寻找金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条件。预查区内主要分布麻山群西麻山组、柳毛组、十字山组地层。是区域上形成金矿的主要矿源层,该群岩石混合岩化作用强烈,且构造变形极其发育,变质热液萃取金多金属元素进入原岩,在后期变质作用过程中,在有利的构造部位上有富集成矿的可能性。应是寻找变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根据区域上元古界变质岩发育诸多小侵入体的特点,工作区经揭露可能存在燕山期小侵入体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这些小规模侵入体,亦是区域上形成金矿的成矿母岩,为金成矿提供热源和部分矿质,且区内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为矿液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因此在区内寻找与燕山期侵入岩岩株(脉)有关的热液型及热液石英脉型原生金矿亦很有潜力。综前所述,工作区是寻找变质热液型以及与燕山期侵入岩岩株(脉)有关的岩浆热液型、含金石英脉型金多金属矿的最有利靶区,选择工作区开展金多金属矿普查条件是具备的,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马河片岩北东
“慢游”亮马河
道路边坡片岩耐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四川水泥(2022年7期)2022-07-28 06:44:38
反倾边坡风化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河道疏浚断面设计探讨——以濛马河上段为例
工程与建设(2019年3期)2019-10-10 01:40:28
你没有回头,我也没有说
花火A(2019年3期)2019-04-27 01:33:26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铀矿地质(2019年1期)2019-03-01 02:48:50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西部资源(2018年5期)2018-11-06 10:30:44
石英片岩路基填料适用性分析
安徽建筑(2018年3期)2018-07-20 03:38:38
巴彦乌拉山老变质岩系中的构造片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现代矿业(2018年1期)2018-02-15 14:30:46
石马河速记: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