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洪芳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省肿瘤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就是高血压。其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特别是老年人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上升[1]。笔者研究了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措施,以期控制患者的血压稳定,避免引起相关的合并症、并发症或心脑血管意外,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选择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包括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65~76岁,平均(68.8±3.2)岁;病程6个月~7.5年,平均(4.4±1.4)年。对照组包括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63~75岁,平均(67.4±3.5)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6±1.2)年。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可以进行对比。
两组病人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其中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①不良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的关系:原发性高血压是周围综合因素的作用结果。除了种族遗传、年龄、性别之外,其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如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久坐的生活方式,吸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等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②高血压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后果比如心脑肾相关的疾病。并发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可导致死亡。③建立良好生活方式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倡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嘱咐病人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喝牛奶,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肥胖。还要注意食盐的摄入量,根据病人病情逐渐减少盐量,最终达到WTO建议的每人每日5g以下。告知病人禁止热水浴,避免因血管扩张而使血压突然下降而发生意外。提倡进行适量活动,因为长期坚持体育活动能够控制体重,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禁止吸烟、饮酒,学会控制和宣泄情绪,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时刻保持一个舒畅的心情,有利于控制血压。④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要坚持按时服药,禁止忽停忽用。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能突然停止服用。对高血压进行正规治疗,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同时还能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在服药过程中,注意熟练掌握所服用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剂量以及副作用。⑤定期测定血压的重要性:教会病人及家属学会自我监测血压以及病情变化情况,学会高血压急症的应急处理措施,记录血压服药记录,避免降压过度[2]。此外,还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坚持按时服药并定时进行随访观察。⑥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危险性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措施、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毒副作用、适当的运动时间与方式、合理搭配饮食、改善睡眠治疗的方式等等。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生活习惯、年龄、性别、身体的状况与高血压疾病严重的程度均不同,对此,护理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时需充分考虑患者个体的差异性,持续性进行,使患者对高血压认识的水平得到提高[3]。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患者的高血压转归情况。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ll.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明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观察组血压正常者58例,占72.5%,临界高血压者20例,占25.0%,仍然处于高血压状态者2例,占2.5%;对照组血压正常者26例.占32.5%,低于观察组,临界高血压者22例,占27.5%,仍然处于高血压状态者32例,占40.0%,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剧烈波动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能否有效控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与血压波动是减少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关键[4]。在进行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取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如肥胖、食盐过多、缺乏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精神刺激、心理压力过大等行为的管理力度,在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及方案的基础上,采取持续有效地预防保健措施,能够在不增加医疗和药物成本的基础上完成治疗,同时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对该病的防治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和应用。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积极的预防保健,同时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和有正确的生活行为,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环节[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