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琴霞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21)
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时,动静脉内瘘则是血液透析时所采用的血管通道[1]。为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有效性并减少使用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现以我院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为基础,探讨PDCA循环的临床应用价值。
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23例为对照组,后23例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8.30±1.34)岁,透析龄3~8个月、平均透析龄(5.56±0.25)个月;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8.40±1.35)岁,透析龄3~9个月、平均病程(5.60±0.2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使用常规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根据科室安排与相关工作规章制度来执行护理服务,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护理,对患者进行基本健康知识讲解,对患者进行日常监测,发现异常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首先,计划阶段(P):成立PDCA循环护理干预小组,小组人员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本次研究主题,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随后,运用头脑风暴法发动小组人员根据工作经验与科室实际情况拟定对策。其次,对策实施与检讨(D):根据动静脉内瘘维护问题制定对策并由专人负责逐项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加强对护理人员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知识的培训;在患者开展治疗前进行必要的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知识与疾病知识宣讲。再次,检查(C):根据制定的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条例进行定期检查,督促护理人员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在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意识。最后,处理(A):通过本次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管理活动总结优缺点、收获与体会,提出动静脉内瘘维护管理中新的护理问题;进行下一步的PDCA循环管理;从而持续提高动静脉内瘘维护管理能力[2]。
从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等角度来进行评估。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x2)。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针眼渗血1例,无感染和内瘘堵塞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8.7%(2/23),对照组发生皮下血肿3例,针眼渗血2例,感染1例,内瘘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4%(7/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453,P<0.05)。
观察组十分满意13例,满意7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87.0%(20/23);对照组十分满意10例,满意4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为60.9%(14/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59,P<0.05)。
血液透析是治疗严重肾脏疾病的主要方式,其中的核心在于构建完善的血管通路,而护理干预则是确保动静脉内瘘使用安全的支持条件。
PDCA循环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护理服务持续优化的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能够有效的挖掘护理人员的潜力,从而调动起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个体智慧,最终实现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效果的提升[3]。同时,在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护理中PDCA循环模式,能够激发护理人员主动寻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为保障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动力[4]。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高于对照组;所以,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因此,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使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