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洁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若未进行及时治疗则会导致心、肺功能衰竭等不良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有研究表明,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此本研究以我院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以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84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COPD相关的诊断标准[3],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COPD加重期、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认知障碍者及不配合治疗者。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61-80岁,平均(70.65±4.3628)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11.24±2.63)年,体质量53~79kg,平均(64.24±3.37)kg。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1)心理护理:COPD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因长期饱受疾病折磨而伴有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丧失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通过沟通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坚定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2)健康宣教: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向患者讲解COPD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并通过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管理手册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4]。(3)用药护理:向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及私自调整药量、漏服、忘服药物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4)饮食指导: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纤维素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难消化及产气的食物。(5)康复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教会患者腹式呼吸及胸式呼吸的方法,并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得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患者护理满意率。采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 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共包含35个项目,每项1-4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采用SPSS19.0软件包,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s)、百分数(%)表示,行t检验及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干预前研究组SGRQ评分及6 MWD分别为(66.34±5.26)分、(237.5±38.6)m,对照组SGRQ评分及6MWD分别为(65.84±5.42)分、(241.3±39.7)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干预后研究组SGRQ评分及6 MWD分别为(36.24±2.38)分、(421.5±31.2)m,对照组SGRQ评分及6MWD分别为(48.62±3.85)分、(387.4±34.2)m,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2.86%(39/42),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3.81%(31/4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嗽、气促、胸闷、心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生理-心理-社会的医疗模式,更加注重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强患者的归属感,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精神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3]。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GRQ评分及6MW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混着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