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可以体现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小学低年级是写字教学至关重要的阶段。写字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只有从一开始就严格训练,才能起到深根固柢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习字能力很难得到锻炼。究其原因是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一线的教师往往照搬写字要求机械指导,努力强化训练,但收益甚少,许多学生在写字课堂上不能很好地掌握要领,写的字缺少美感。
故而,“适当”的写字策略在写字教学中尤为重要,“适当”的练习时机、写字方法、书写评价等都会影响学生写字的兴趣写字的习惯和写字的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学段写字的要求很明确:“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保护学生的视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磨砺孩子的毅力,使其终身受益。
学生进入一年级后,教师注重的往往是对学生常规性指导:一是外在方面的要求,即坐姿和执笔要领等;二是对汉字本身的关注,即关注汉字笔顺、间架结构等,而往往忽略了对书写者个体的指导和书写习惯的训练,这就失去了写字教学的最佳时期。
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可塑性强,而教学正处在识字、拼音教学阶段,学生开始学写拼音字母,写字课的作业量相对少。这是最好的指导纠正时段,教师应该更关注培养写字习惯,在起步时及时正确指导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则容易形成写字的良好习惯。
“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眼离本子一尺。”这是在写字教学刚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熟记的“三个一”写字口诀。学生即便能背得朗朗上口,可在写字的时候头便不知不觉地歪了或者放低了,教师顾此失彼,不知因由,往往找不准学生姿势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写字的时候,我们时常看见学生头低着、歪着,殊不知起因是握笔的姿势不对,学生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书写,不由自主地低头或者歪着头,有的把本子放歪了写。握笔姿势掌握与否,是学生真正写好字的关键。握笔的姿势可以影响写字的力度和速度,最终决定字写得是否美观。教师要不停地纠正学生握笔的姿势,除了对全体学生反复强调,更要逐一进行指导,甚至是手把手让孩子感受体验,在不断纠错中逐渐杜绝不规范的姿势。
基本笔画是写字的关键,所以在教拼音的同时需要进行汉字的基本笔画训练。在完成拼音教学的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养成了正确执笔写字的习惯,初步具备了书写能力。
初学阶段,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学生写字速度慢,不仅仅有握笔姿势的因素,还有对字的观察能力问题:关注到局部而忽视字的整体。指导时要分段指导。首先要具体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横、竖、撇、捺、点、提、折、钩等基本笔画都要练到位。一开始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求规范到位。其次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范写,教学时通过板书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也可以设计微视频向学生展示。要注意讲、练适当、适时,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众所周知,方块形是汉字的形体特点。教师在写字教学时,通常首选的练习本是方格、田字格等。低年级学生对于汉字的整体把握有一定难度,比较容易紧盯局部笔画,往往忽视整体部局。而教师往往着重讲解笔画应写在田字格中的哪个位置,结果把每个字拆得支离破碎,如讲解“横”画要向上微斜到什么程度,却忽视提醒学生“横”画在整个字中的位置摆放的重要性。实际情况是,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字往往写得比较大,有时甚至超出格外,仿写教材中的字难度很大。学生难以把握字的整体,导致时上时下,忽左忽右,有大有小。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字的整体结构特点,间架、大小等规律很难把握。因此,教师的“教”要有“适当”的方法。
教师在指导写字时应对学生提出总体要求:首先,刚开始写字时要把字写大一些,不管是在田字格还是方格子,都要写满格子,但笔画不能碰到格子。其次,进行具体指导观察、分析要写的字形,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的田字格内示范,也可以指导学生看书上的范字或者书写的视频,动态与静态结合,丰富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认识到应该怎么写。教师讲解后指导学生从描写到仿影再临帖最后脱帖,从而更好地理解写字的基本知识,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和要点。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寻找规律,授之以渔。常言道: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写字教学中尤其要关注汉字的笔画安排、间架结构是否合理、美观。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规律,自然习得,善于在同伴中交流。例如,写字写得美观最关键的是针对汉字方块形的形体特点。而在浩瀚的汉字中以左右结构的字为多。如“羽”要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左边稍微小一点;左中右结构的字,如“班”,三部分要写得窄长些。而在写上下结构的字时注意布局要匀称,如“奈”;上中下结构的,如“篮”,三部分要注意写得扁又宽。指导学生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规律性,不管是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方块形”这一总体特征。在掌握规律特征后,离开了田字格、示范字,孩子也能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经常教学低年级的教师不难发现:在教学中班上或者同一年级的学生出现的错误有许多是雷同的,下一届的学生还是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许多学生经常是看一笔写一笔,不能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中”;有些字经常缺一点、多一点;容易写倒笔顺……这些书写中出现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敏锐地观察到,找出规律,及时地指出,让学生逐步做到胸中有田字格,胸中有范字,要训练学生“三到”:眼到、心到、手到。如此,形神合一,才能有效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评价是小学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适时恰当的评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在写字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评价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教师看到学生的字后会评价:“很好看”“写得真棒”“很喜欢这字”。这些评价比较笼统模糊,指向性不强,学生不明白究竟好在哪里或是哪些地方还有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当评价切合学生书写的实际,是“适当”的,且具体化、有针对性、有引导意义,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书写思维的发展和书写技能的提高。
评价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评价目标体系,采用他评和自评结合的方式,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的。写字的自评与他评有利于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书写的成绩与进步,受到激励和鼓舞,找到差距与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
写字教学中,教师在评价孩子的书写时重视的要点往往是:间架匀称、横平竖直……。这样评价强调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在描字、仿写时把字写得与范字形状接近,字体端正,但往往是没有了学生自己的特色,这是在规范后没有给学生自己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把学生书写的作品展出,指导学生自己挑选写得最好的字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评价展评中获得自信,久之必定视写字为乐趣,这样学生的作业字迹不仅工整而且有其个性的美,如此评价可以适时调动学生认真写字的积极因素。
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慢慢从“临帖”到“脱帖”,在没有格子的时候,字的笔画布局也能做到比较合理,写行款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大大小小、歪歪扭扭了。
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评价、鼓励学生,并动员指导好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在同伴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彼此的特点,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同伴取得的进步,辩证地认识相互的差异,这样对学生提高眼界、拓宽胸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一些写字明显有优势的学生,让他们做小老师,去激励去帮助那些后进的同伴。这样,教师在顾及整体的同时,能有效地关注“两头”。同时,适时给写字好的学生开辟新的渠道,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在活动竞赛中激发兴趣,相互取长补短,养成良好的习字习惯,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在进行写字教学时只有从细微处入手,运用适当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才会让学生爱上汉字,爱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