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珍乡野
——一位画家对宝鸡民间壁画的寻访

2018-01-29 15:43郭学工
新阅读 2018年1期
关键词:乡野宝鸡古建筑

文/郭学工

《乡野藏遗珍——宝鸡地区民间壁画调查研究》一书,是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10月出版的。作者李强是宝鸡文理学院教授、美术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国画与民间美术的教学与研究。本书是他从2012年迄今,走入宝鸡乡野,广泛调查、汇总、研究民间壁画遗存的成果。

宝鸡地区有12个区县,每个区县都有小庙道观。这些寺庙遗存的壁画,其完整程度并不一致,艺术价值更有高下之分。作者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和影像记录手段,将以往为正统艺术家们忽视的、零散的民间壁画资料,做了汇总,分地域将其资源记录下来,阐述了自己对这些“乡野壁画遗珍”的研究所得。作者不一味求全求多,而是根据其陆续走访的60多座民间寺庙壁画遗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筛选出保存完整、艺术价值高的老壁画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尽量做到从广大处着眼,从精微处细究。

本书体现了作者实际又巧妙的研究思路。一是利用文物部门公布的文物普查资料,例如《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宝鸡卷》,了解宝鸡地区古建筑实际的分布情况,使调研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使得写作内容十分紧凑集中,不至于沦为流水账式的简单记录。二是广泛访问民间画匠,发挥他们对乡镇寺庙熟知的优势,对老壁画艺术价值认知的优势,深入了解老壁画的表现内容、传承与发展方式,使本书的写作扎实严谨,展示的资料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又颇具艺术价值。

作者的研究方法很科学。

其一,采用现代影像技术,记录、保存老壁画。本书展示了大量精美细致的壁画作品,全部都是作者在日常调研中拍摄的。这些图片精密细致地记录了壁画的整体结构与细节特征,作者还分故事、分单元进行系统拍摄记录。除此之外,作者并不单单关注老壁画。因为古建筑的外观、前廊、梁架、斗拱、彩绘、装饰都能体现民间美术的特征,所以作者在拍摄时按步骤、按研究程序分别记录。书中大量的图片展示了位于乡野之地中的寺庙,它们呈现出这样一种矛盾性——寺庙多处于荒烟蔓草之地,外观破旧衰败,而寺庙内留存的梁架、壁画则十分精美。这种精美和破旧形成强烈的对比,能够深刻地震撼读者,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保护它们的愿望。通过这些图片的记录和表达,作者实现了两个创作目的,那就是对普通读者进行民间艺术教育,并引起文物保护部门和艺术研究者的关注和反思。

其二,作者借鉴了古建筑的测量方法,对老壁画的尺寸、位置、保留面积以及承载这些老壁画的古建筑环境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在书中予以呈现,很有说服力。

其三,采用文字记载的方式,将调查数据、壁画、房屋梁架上的文字信息和寺庙中的古碑文一一记录。例如,在本书第四章节的研究专题中,这些文字内容就得到了呈现。这些文字资料能够准确地说明宝鸡地区这些古建筑的历史、修葺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其四,作者通过访谈古建筑周围的村民、画匠,充分了解庙宇的历史、故事、影响范围及供奉习俗等,并予以记录,使该书的研究范围并不局限于展示老壁画的内容、艺术特点,而是扩展到民风民俗、历史、宗教信仰等领域。这种艺术研究能够获得更丰富、更多元的文化成果,而这个特点在本书中得到了部分体现。

根据作者在书中所写,他在多年的调查研究中“共拍摄图片3万余张,整理田野调查笔记15万字,临摹壁画线描稿3套,基本掌握了宝鸡地区寺庙壁画的第一手资料。”也正是由于作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使该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可靠。为了简明直观地表达,作者采用图解和制表的方式代替语言的复杂表述,同时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本书作者系研究型学者,是带着问题去思考、研究宝鸡民间艺术的现状,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总体而言,本书图文并茂。语言浅近通俗,资料翔实准确,写作和研究针对性强。编辑在出版本书时,内文设计和封面设计都十分用心,色彩十分协调,图片处理色调一致,还原逼真,将老壁画的精美之处充分展现了出来,就其艺术性而言,非常值得大家仔细欣赏,临摹学习。对艺术研究者而言,更是开启了一扇大门,使大家更加关注民间艺术的价值,并由此带动民间美术学、民俗学、宗教艺术、民间文学的调查研究,其价值和意义是深远的。

猜你喜欢
乡野宝鸡古建筑
春天的乡野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从乡野飘向世界的芬芳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宝鸡城的走马灯
中国古建筑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乡野闲时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