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胡君
在众多类型肺癌中,小细胞肺癌发病率较低[1],但恶性度最高,具有很强侵蚀性、转移早,预后极差[2],近几年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了CT影像学特点,文章研究分析中以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排螺旋CT影像学征象,整理报告如下:
纳入标准:患者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多排螺旋CT检查,并参照相关诊断标准[3-4]怀疑是小细胞肺癌;均统一接受手术治疗,并且病理组织进行诊断。
排除标准:其他类型肺癌;不愿意参与研究患者。
选取某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疑似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男23例,女19例,年龄31~79岁,病程3月~1年。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不同程度咳嗽、胸痛等,具体表现为:11例(26.2%)患者出现咳嗽;14例(33.3%)咳痰或痰有血丝;4例(9.5%)表现胸闷;6例(14.4%)表现胸痛,3例(7.1%)出现发热,4例(9.5%)反映自己出现体质量下降;部分患者同时出现浮肿、颈部肿块等。22例(52.4%)患者存在吸烟史。
所有患者均开展病理学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CT仪器为西门子螺旋CT,层距8 mm,从肺尖扫描到两侧肾上腺水平。增强扫描所采用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采用双筒注射器,先注射生理盐水共20 ml,注射速度控制在3.5 ml/s。随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注入75~100 ml造影剂,注射速度控制在3.0 ml/s,然后注入20 ml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速度控制在3.0 ml/s。首先平扫胸部,然后扫描颈动脉,对比剂注射25 s后扫描动脉期。对比剂注射50 s后静脉全扫描。23例患者实施低剂量螺旋CT扫描,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30 mAs以下,层间距5 mm,单次扫描剂量在90 mGy以下。
所有CT影像学图像均由2位以上高级职称医师进行观察诊断,记录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毛刺、分叶等情况,并记录淋巴结肿大情况、增强后强化程度。淋巴结长轴大于1.5 cm,短轴大于1.0cm时,认为存在淋巴结肿大。
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5],统计小细胞肺癌病理诊断结果,计算多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CT诊断准确率=(CT诊断准确例数)/CT检查总人数×100%。
CT检查患者42例,经术后病理确诊40例为小细胞肺癌,诊断准确率为95.2%。
小细胞肺癌病灶切面呈现灰褐色、鱼肉状,表面凹凸不平。光镜下细胞体积小,核仁不明显或者没有,癌细胞多呈现出弥散分布。电镜下观察,多数患者癌细胞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
40例小细胞肺癌依照肿瘤发生部位,分为周围型11例和中央型29例。
中央型肺癌29例,左侧病变24例(82.8%),右侧病变5例(17.2%)。有1例出现管壁增厚,体现在主支气管,没有出现肿块或者结节。其余患者在CT上均可见肺门肿块影,直径4~5 cm,多呈现类圆形。肿瘤密度相对均匀,均无空洞,6例CT影像出现高密度影,与病理学检查相比较,其中3例是影像学征象出现钙化,另外3例病灶出血。5例(17.2%)影像学出现囊变坏死。在影像学中发现有16例(55.2%)出现了支气管狭窄,同时有6例(20.7%)影像学观察到肺炎。21例(72.4%)患者影像为边缘分叶状。3例(10.3%)患者CT扫描发现出现胸膜凹陷征。中央型肺癌26例(89.7%)患者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大多融合成团。
周围型肺癌11例,其中右肺下叶5例(45.4%),左肺下叶2例(18.2%),右肺上叶2例(18.2%),左肺上叶2例(18.2%)。在CT上多出现肿块影,直径4 cm左右。2例(18.2%)患者出现分叶征,1例(9.1%)出现坏死,所有CT图像均没有观察到空洞。4例(36.4%)患者CT图像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45.5%)纵膈淋巴结肿大。
小细胞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数为男性,一经确诊,存活时间很短,5年生存率还不足5%。与其他类型肺癌相比而言,小细胞肺癌更加容易恶化,容易转移,预后极差[6],分析小细胞癌的多排螺旋CT影像学征象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有重要价值。
小细胞肺癌早期存在一定隐秘性,临床表现并不具有典型性,诊断难度较大,误诊以及漏诊率都比较高。目前肺癌诊断方法有很多,如细胞学诊断,存在一定缺点,癌细胞可能变形,误差较大。在最近几年时间中,CT影像学检查开始得到重视,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扫描,立体观察,数据处理能力较强,在检查中能够清晰展现肿瘤的范围、病变、转移情况等,在肿瘤诊断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文章研究分析中以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排螺旋CT影像学,以病理学为金标准,CT诊断准确率为95.2%。在之前报道中发现中央型肺癌占到绝大部分[7],在本组分析中也能够观察到这一点,中央型占到72.5%,起源于叶支气管。
小细胞癌生理学特点决定了CT表现,中央型主要沿着管腔外黏膜生长,很少向其他方向生长,小细胞肺癌的侵蚀性很强,淋巴结转移灶,在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到部分患者肿块与血管分界不是很清晰。小细胞肺癌一般是在支气管黏膜下生长,阻塞情况不是很严重,早期检查一般正常。缺乏特异性表现。在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央型肺癌患者16例(55.2%)出现了支气管狭窄,同时有6例(20.7%)影像学观察到肺炎。
在过去文献报道中,小细胞肺癌在CT上最为明显的征象就是肺门肿块影,肿块体积存在一定差异,中央型小细胞肺癌肿瘤直径更大一些[8]。在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央型以及周围型小细胞肺癌CT征象均出现了肿块影,并且中央型肿瘤体积普遍在4~5cm,周围型肿瘤体积在4 cm左右,与之前的研究相一致。在本组调查中,无论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肺癌,CT影像学均观察到钙化情况,与以往研究相一致。在有关肿瘤转移方面,很多学者在研究中认为肺门、纵膈淋巴结更加容易发生转移,而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了转移情况。在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均发现了肿瘤淋巴结转移,而且发生率很高,能够达到89%以上。小细胞肺癌CT图像一般很少出现CR胸膜凹陷征,要明显低于鳞癌、腺癌[9],这是鉴别诊断重要方法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也有极少部分的患者CT表现出这一点,这个征象恶性病变的提示,这类患者应尽快治疗。在之前文献报道中发现肺癌CT征象可能出现空洞,发生率较低[10],在本次调查中均没有出现空洞。
需要指出的是多排螺旋CT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需要与其他肺神经分泌癌鉴别诊断,如类癌[11],增强扫描时显著均匀强化,多呈现腔内结节,钙化情况非常常见。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CT影响一般不会发生坏死,肿块体积较大,多数为周围型[12]。小细胞肺癌缺乏典型征象时,应取活检标本,与其他检查方法结合诊断。
总之,多排螺旋CT诊断小细胞肺癌影像学征象较为典型,正确率较高,同样也存在一定缺陷,应不断提高处理技术提高准确率。
[1] 李小会,刘小华,刘国艳,等.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与CT诊断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8,47(5):702-704.
[2] 闫琰,刘曦光,蔡开灿,等.手术切除对于Ⅱ~Ⅲ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2):1959-1962.
[3] 望云,刘士远,范丽,等.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及病理基础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2):96-101.
[4] 颜小艳,徐亮,彭世秀,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8,5(7):122-123.
[5] 石德峰,鲍天萍,刘冲,等.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6):1106-1109.
[6] 张亦飞,田东波,廖小雯,等.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CT征象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138-140.
[7] 代艳,任露,黄艳芳,等.多排螺旋CT对弥漫性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J].世界中医药,2016,11(3):564-565.
[8] 文建昌,王小建,刘剑.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鳞癌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2):143-146.
[9] 王辉,刘洪,黄海东,等.肺部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MSCT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8(1):93-99.
[10] 朱冬勇,陈杰,王艳芳,等.直径≤3 cm的周围型小细胞肺癌CT影像学表现[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
[11] 赵致楷,杜笑松,王艳艳,等.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与肺鳞癌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0):173-174.
[12] 李小东,郑广钧,徐勇,等.影像引导提高粒子植入治疗增益比的质量保证[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8(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