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红 王霞
先天性耳聋是常见的临床出生缺陷,因技术条件的影响,不能描述性诊断耳聋,也不能研究深层病因[1]。随着近年来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现不少先天性耳聋致病基因,临床上开始应用耳聋基因诊断技术,可有效诊断和预防遗传性耳聋。随着不断研究与应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对于耳聋的诊断基因诊断技术的作用显著,具有指导康复、防聋的效果。目前国内部分区域已经实施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相关工作,但还是处于发展起步的阶段。以耳聋基因筛查检测新生儿,能够提前预警筛查阳性患儿,利于后期的预防和干预。
遗传性耳聋包括综合征性耳聋、非综合征性耳聋两类[2]。遗传性耳聋中大约有70%为非综合征性耳聋,是主要的先天性耳聋表现方式。依据不同的遗传方式,遗传性耳聋包括显性遗传、X连锁遗传、隐性遗传、母系遗传等模式。非综合征性耳聋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据8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据15%,X连锁遗传或者线粒体母系遗传占据5%。非综合征性耳聋实际上是在人类基因组结构基础上依据耳聋基因遗传方式、定位和报告顺序进行命名[3]。经附加DFNA定位显性遗传的基因,以附加DFN来对隐性遗传经X连锁遗传和DFNB进行命名。
目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基因测序、限制性酶切、高分辨率熔解(HRM)曲线分析、基因检测芯片等是主要的耳聋基因诊断措施[4]。现今应用范围最广的是基因测序,属于基因突变检测诊断的金标准,具有结果准确直观、平台标准化的优势,可有序分析任意基因片段,不但适合检测已知耳聋基因,也适合检测新出现的耳聋基因,但是需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工作,存在较长检测时间[5]。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与高分辨率熔解(HRM)曲线分析虽然存在不同的检测原理,但是具备特异度高、灵敏度高以及检测快速、成本低等特点,适合检测已知耳聋基因的大样本。限制性酶切实际上是依据限制性内切酶来切割DNA中特定序列,构建不等大小的核酸片段,之后通过凝胶电泳方式比对核酸片段分子量,对是否存在已知类型进行判断,适合在大样本定点突变检测中应用,成本虽然较低,但耗费时间比较长。基因芯片检测是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实现的[6],依据已知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以及荧光标记相关基因位点的基因片段和带有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核酸探针进行杂交处理,依据荧光结果进行判读。相比较传统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检测方式拥有速度快、高准确性、高通量的特点,但因存在较高价格,只能同时检测GJB2基因、SLC26A4基因、线粒体12S rRNA基因、GJB3基因等9个位点。耳聋基因存在多种类型,单一检测方法不能检测所有耳聋基因,所以,需要设计有效、合理、快速且经济的诊断方式[7]。
耳聋基因诊断技术能够提供给先天性遗传性耳聋患者准确的基因水平诊断依据,有利于评估后代遗传性耳聋患病风险或者进行婚育指导。基因诊断也能够检测怀孕早期胎儿基因发生突变的情况,有利于降低发生遗传性耳聋的概率。现今在国内外开已经开展对于听力残疾人群的相关基因诊断措施,但一般都是在耳聋患者中,在筛查正常人群耳聋基因方面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8]。
听力残疾是目前各类残疾的首位疾病,如发生听力障碍不仅会严重威胁残疾人健康,也会对其日后生存质量带来极大影响,是对出生人口素质影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遗传咨询和孕前检查的常见疾病。人听觉系统中听觉传导通道、感觉通络、传音通路的中枢系统和听觉神经出现病变,十分容易诱发听力减退现象,统称为耳聋,听力障碍是该疾病的主要表现。遗传性是由于改变了遗传素质引发阿的耳聋,异常遗传物质会严重影响后代,引发其耳聋,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缺陷疾病,如与外耳畸形合并发生,叫做综合征型耳聋。如果患者没有发生其他系统疾病和外耳畸形,被叫做非综合征型耳聋。遗传性耳聋的存在很多种基因,目前已鉴定或者克隆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基因为40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基因为27个,线粒体耳聋基因为7个,X连锁耳聋基因为3个。先天性耳聋是因孕前遗传因素引发的,也可能是因为妊娠不良因素引发的,如孕妇感染梅毒、风寒等引发的,或者孕期耳毒性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未来耳聋治疗过程中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属于主要方向,但还处于发展阶段,不能正式应用。耳聋基因筛查能够早期诊断与干预遗传性耳聋,有利于后期的预防。目前国内拥有众多的耳聋患者,由于耳聋群体交流存在一定特殊性,最为常见的就是同证婚配。因同证婚配提升同基因型耳聋婚配率,若不开展人为的干预,会将遗传性耳聋新生儿发生例数增加[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