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井冈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井冈山大学 医学部, 江西 吉安 343009)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矢志不移地追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也就是幸福和自由的生活。而自由是其中根本的价值,离开自由就没有幸福可言,更不可能展现人生的美好,可见自由对于人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自由,是重要的政治概念,也是政治哲学的重要价值范畴。以自由为主题的基本问题,是长期以来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探索的课题。20世纪著名的英国学者伯特兰·罗素,作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政治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人类知识和人类正义事业贡献了一生,取得了累累硕果,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探索做了不懈努力。自由问题是罗素政治哲学的中心问题和理论主题,罗素的政治哲学也可以说是他关于自由的价值学说,他的政治学说就是围绕实现人的自由而展开的,他认为“一种好的社会制度会把人的自由当做最高目的”[1]190,“一切美好的东西必须实现于个人身上,而一个志在重塑世界面貌的政治制度,其终极目标必须是个人的自由发展”[2]47。罗素对实现个体自由之路的探索,是建基于他对人性的认识和对自由的理解基础上,罗素所理解的自由属于消极自由。在他看来,追求自由的过程,其实就是排除障碍、拆除束缚的过程。我们把他对自由的探索分为三步:一是追求自由的目标;二是追寻自由的路径;三是追求自由的关键。
自由在罗素看来是最高的善,善是欲望的满足,自由就是实现了欲望的满足,也就是实现了善,那么最高的善也是最普遍的、公正的善,能够惠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体。关于自由的目标,就是指要追求的自由包括哪些内容。从罗素所关注和重视的方面来看,他对自由目标的设定主要还是围绕人性而思考的,其追求的自由目标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本能需要、思想自由、个性自由、政治自由等。这些自由彼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本能自由是他首先强调的。人要顺利生长,就要满足其本能中基本的冲动和欲望,尤其是人对基本必需品的欲求。罗素指出,自由的最低要求就是关于对必需品的满足,它的地位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要求。这些必需品包括食物、衣物、住宅、性以及父母的关怀,这些是构成自由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从人的生长的中心原理引出来的本能的欲望冲动是生命活力的源泉,欲望在则生命在,欲望不在则生命亡。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本能冲动应该尽力满足,当然有些冲动若有害于自己或他人的成长,就应受到抑制。在罗素的人性论里,我们知道人的本能冲动有一种是占有性冲动,有一种是创造性冲动。占有性冲动就包含破坏性的一面,破坏性冲动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种本能倾向,容易滋生无限的贪婪、虚荣等欲求,导致人与人的冲突,是需要抑制的冲动,不能成为自由的目标。本能自由是人自由中的最低要求,也是最容易实现和最容易被剥夺的自由。在科技发达、政治逐渐文明的现代社会,实现本能自由已经不是太难,然而在传统专制社会里,人们的本能欲望普遍受到压抑,尤其是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和传统中国的社会里,禁欲主义主导的社会,人的本能被统治者或者宗教神权牢牢地控制,难以得到满足,根本就没自由。罗素对本能自由的重视,体现了他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无比重视和对充满活力的社会的殷切期望。
思想自由,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指出的:“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3]关于思想自由,罗素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的内容差不多相同,主要包括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拥有思想自由,人们才能在洞察力、识别力、判断力的帮助下作出自我选择;人们才能将智慧运用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人们才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思想自由是人们确认自己本质的力量。人们的幸福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既有本能需要,也有精神需要。罗素说:“本能和精神需要同时被满足成为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实际上也成为给人们带来最好的生活追求的必要条件。”[4]174可见,思想自由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罗素的价值观来看,价值是由每个人的欲望、情感来决定的,因而社会价值是多元的,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是独立的且自主的,而不是以单一的信仰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以统一的价值标准来制约人们的言论。罗素的思想自由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密尔的主张保持了一致,都认为政府不能压制人在思想和感情上的自由,否则就是对人类智慧的摧毁,“控制、压制思想自由的做法是‘精神专制’的表现,它不符合人类自由的基本精神”[5]408。
个性自由,实质是指一种自我决定、自我选择的自主自由。罗素认为:“一切美好的东西必须实现于个人身上,而一个志在重塑世界面貌的政治制度,其终极目标必须是个人的自由发展。”[6]28他认为社会应该造就个人,而不是公民。“公民”会使个人丧失自我存在的个人价值,而成为集体的依附,在单一的机械模式下逐渐失去个性。从罗素的原子主义世界观来看,社会是由原子的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体都是独立而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由。个性自由不应该被外在的强制所压迫,每一个体都是独立的道德主体,能够作出自己的善恶判断,其价值观念应受到尊重。而现实中极权主义、专制主义就会摧残人的个性和心灵的自由。罗素认为,“公民”会盲从传统和权威,使个人沦为政府的工具,甚至是牺牲品。所以他一直反对专制、独裁、极权主义政治模式。密尔强调个性发展,指出只有个性才能有首创和进取精神,才能培养出天才人物。因而,他主张社会与政府完全不要干涉公民的个性自由,否则会影响到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密尔这种对个性的放任主义态度,还是有点偏激。“实际上,人本身应该是一种自我存在的个体,个人事业是人类最好的活动,虽然在现代,任何人都得沦为公民,但必须首先意识到个人价值和个人所有的潜在本能,这样才不至成为毫无个性的‘公民’”[7]207。因此,罗素所要追求的个性自由是能与“公民”达成一定和谐的个人自由,这个尺度应该是个人自由与良好社会秩序之间的平衡。
这种个性自由其实就是主张价值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应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罗素的主观主义价值观主张,人的欲望赋予价值,价值只是情感的表达,价值本身不具有客观性从而不具有普遍性,因而不存在道德知识。罗素将知识与道德分离了,就是否定了柏拉图“知识就是美德”。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是道德主体,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都有适合自己口味的“美好生活”的见解。他支持自由主义的价值多元论,承认个体道德自由,就是颠覆整体主义的世界观,而倡导个人主义的世界观。然而,价值差异必然导致冲突和矛盾。从马克思主义来看,价值多元的冲突的根本在于利益冲突,根源于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使价值不再冲突。这一点,罗素和马克思主义达成了共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273此为二者之共识。但是罗素和自洛克以来的自由主义一道誓死捍卫个人主义的立场。
政治自由,“只有当一个人参与制定集体决策或政府决策时,他的自由才有意义。在此意义上的自由,即为政治自由”[9]233。政治自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重要的自由,因为政治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内容,享有政治自由意味着人们免于政治上的专制压迫,并且使人们拥有自主支配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利益。法国政治思想家贡斯当把自由分为“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政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立法、选举、司法等方面的权利。贡斯当认为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是不相同的,个人自由是真正的现代自由,政治自由更多的属于古代人的自由。人类只有首先获得政治自由,才能获得和维护个人自由,个人自由是政治自由的体现,两者必须兼顾。“放弃政治自由将是愚蠢的,正如一个人仅仅因为居住在一层楼上,便不管整座房子是否建立在沙滩上。”[10]48罗素认为,现实的制度是建立在财产和权力的基础上,没有财产和权力,人享有的自由会变得极其有限。而政治权利不能维护,意味着其他方面的自由也会逐渐丧失,人们就可能陷入被专制、被奴役的境地。因此,要通过民主制度的改良和社会组织的改造等措施,切实有效地维护公民的政治自由。
明确自由的具体目标后,要寻求有效的方案才能实现自由的目标,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目标,罗素提出了不同的设想。其实,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解除实现这些自由目标的障碍,对于不同目标来说,障碍虽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绝大多数来源于政治和社会组织所造成的阻碍。只要根本上的障碍消除了,那么很多自由都会得到实现。
从本能需要的目标来看,罗素认为物质需求满足的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条件或者说物质障碍。对于来自自然的物质障碍,罗素主张运用科学知识来克服困难,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来提高生产能力,以生产出充足的生活必需品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一般来说这点并不难。而且还可以通过分配的方法,给予人们最低的生活保障,“使每一个人,无论劳动与否,都得到一份足够维持生计的小收入,但只有那些愿意从事被公认为对社会有用的工作的人才能得到更高的收入,但高出的收入应以社会所能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总量为限”[6]14。这里罗素既讲了公平也讲了效率,他认为无政府主义的计划也可以逐步采纳,也就是所有日用品免费供应,不强制任何人从事义务劳动。另一方面是来自他人或社会的障碍。人的欲望中包括破坏性的占有冲动,有部分人取得财富的方式主要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剥夺别人对必需品的占有,所以社会就必须坚持公平的原则。为了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对必需品的满足,对这部分成员的财富要进行干预和调整,对那些破坏性占有冲动进行制约。但是,罗素不主张对于那些并不是以牺牲他人获得的财富进行干涉,那些精神财富比如文化艺术、科学知识、思想理论等能够与他人分享的财富,从本能角度来说,这类财富根源于创造性冲动,这类冲动只会给社会创造财富,不会造成人们的欲望冲突,有利于团结合作。因此,这类创造性自由要得到社会的保障和鼓励。好的社会制度应该使破坏性冲动得到抑制、创造性冲动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罗素的主张还是值得称道的,现代许多国家基本沿用了这一思路。很多现代国家一边积极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使物质越来越丰富和充裕;一边积极实施福利政策,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并且想方设法寻求体现公平和效率的分配制度,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
从思想自由的目标来看,罗素认为其障碍主要来自四种因素:宗教信仰、教育、宣传和经济压力。首先,现代自由的概念就来源于宗教宽容思想,许多政治哲学家都倡导宗教宽容,洛克、休谟、伏尔泰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政治家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都强调言论和表达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英国是思想自由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实践自由的国家,但是其受基督教的支配和影响还是很大,罗素作为无神论者积极主张宗教宽容、倡导宗教信仰自由,认为只要不与法律秩序相违,就应该宽大包容各种信仰。其次,罗素认为教育是智慧发展和思想自由的主要障碍,而教育几乎都被政府垄断了。政府控制了教育,政府则出于政治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现实中,他们只传授信息而并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灌输爱国精神,培育仇视、屠杀外国人的价值取向。罗素认为教育要做到的,“首先,传授明确的知识、读和写、语言和数学等等。其次,培养能使人获得知识并独立作出正确判断的思维习惯”[4]206。罗素主张教育凸显人的价值理性,高扬人的自由与尊严,然而在现实中他想消除政府对教育的政治控制,只能是一场梦。再次,宣传导致了思想的盲从,它也给有权势的人提供了不正当的机会。要想思想自由,那就得使思想观点的表达获得平等的机会,让人们能听到不同的辩论,从而不让思想为权力和财富所左右。其途径是要制定详细的相关法律来维护公正,还要以更好的教育及持怀疑态度的公众舆论来支持。最后,罗素认为造成障碍的经济压力危险在增长。罗素列举了许多现实例子,在俄国、美国、法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思想观点的表达而招致饿肚子、被开除、被解聘等现实。为此,他提出所谓两项原则,教育人们不要盲从大人物的世界观,要相信能拿得出论据得到证实的观点,按工作的适宜性来安排职位。罗素还指出:“我认为我们必须承认,世界上的邪恶既是由于智慧的欠缺,也是由于道德方面的贫乏。”[4]212那么,首要的任务是提高智力,认清谎言,消除轻信。其实,罗素这些方法抓不住根本,也难以排除他所说的障碍。思想自由强调的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自主,意味着独立思考的权利、内在理性的解放。我们认为营造一个多元化的宽松的社会更为关键,政府应提供思想竞争的平台,促进思想自由,并排除各种经济、政治方面的不利因素。那么为思想自由建构一个良好的民主社会是根本,设置宪法保护框架则是最有力的措施。
从个性自由的目标来看,罗素认为它的障碍主要来自政府的压制、他人与社会的干涉。尤其在形形色色的极权主义、专制主义社会里,大一统的单一模式下就不可能有个性的自由,人的个性完全遭到扼杀。那么要实现个人自由,必须排除专制和权威的压迫,民主政治模式是唯一的选择。罗素认为民主能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预,要把国家政府的权力弱化到最小程度,尽力保障个体的个性自由。在专制社会里,统治者利用政治和经济压迫、摧残人的个性和心灵自由,个人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而失去了自由,统治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是社会的统一标准,人们都得遵循。在这种单一的模式里,一切都是整齐划一的,从思想到行为,甚至生活习惯都是标准化的统一格式。如此,社会就没有任何创造力,毫无进取和创新精神。由此,要反对极权、专制,独裁霸权等政治模式。罗素指出个人价值受到摧毁的主要原因除了专制还有战争,“认为对个性的压抑产生于对抗世界的强烈敌意,甚至会引起野蛮残忍的行为”[7]210。由此,消除好战的心理是当务之急,只要有公正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制度就可以消除这种由于错误的信仰而引发的激情,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纠正而恢复自由。罗素认为良好的社会制度应该是能积极促进个体的成长,“社会制度对于每个人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使他自己的生长又自由又有劲:它们不能强迫他按照别人的模型而生长”[4]72。个性自由要求社会价值多元化、反对一元化,其所受到的障碍还来自于人们对“同一性”的趋向。在工业社会里,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城市生活中集体的行为方式,几乎没有人在工作中是独立的,都从属于组织,从事集体事业的一个部分,如此就增加了这种同一性的趋势,罗素主张必须保持个人判断和个人创造力才能消除对同一性的过分迷恋。
自由主义认为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应强调国家道德中立,“国家道德中立在限制政府权力并防止国家走向暴政、专制,从而维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力,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1]169。如此国家权力才不会承担道德教化的责任,干涉个性自由。价值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必然冲突,要保持个性自由,人们就必须彼此尊重各自的价值观念。“多元论认为任何价值差异都应该建立在一个基本价值体系的基础之上,这些基本价值体系是基于共通人性所决定了的,它的存在与多元论的观点并不冲突。因为任何阶层、民族、宗教的差异性,都不能够也不应该抹杀人性——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诸如趋利避害、珍惜生命、恻隐之心、追求真善美等等,人性应当超越任何个体或群体共性所带来的差异”[11]177。个性自由必须寻求一种个人自由与良好秩序的平衡,否则个性自由难以保证,无政府主义主张社会的绝对自由其实是难以实现的,每一个体都强调自己的绝对自由就必然引发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社会秩序必然陷于混乱,结果人们反而不自由了。因此,必要的政府权力对社会自由的制约还是需要的,政府权力的限定使用,应该是在维护以共通人性决定的基本价值体系范围以内。另外,罗素赞成马克思关于价值冲突根源于私有制的说法,也认为应该消灭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来克服利益的不平等。从罗素这些排除障碍的主张和举措来看,罗素那一套基本是属于自由主义的方案,体现了坚定的个人主义立场。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大多是切中要害的。
从政治自由的目标来看,罗素认为主要有来自政治制度的障碍,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比如地理条件、文化传统观念、财产和权力、公民的能力素质等。政治制度对个人的政治自由所构成的制约主要体现为政治权力对社会政治自由的控制,在专制主义、极权主义、寡头政治模式下,社会就没有自由可言,享有政治自由的就是极少数统治者,民众处于被统治被奴役的地位,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利。作为自由主义的罗素非常痛恨各种形形色色的专制主义、极权主义。他认为要实现广泛的政治自由,就应该建立民主政治模式,因此罗素积极推崇民主政治。民主的重要特征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然而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的政治权利也未必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比起专制、独裁体制,民主政体给予了公民一定的政治自由。如何让这份自由更充分,这个问题其实也不简单。罗素指出民主也有虚假的,或者成为当权者用以博取声望的幌子,即使在民主形式下也存在多数人对少数人实施暴政的可能。没有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亚里士多德指出:“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12]312在现代国家规模下,民主不能像古希腊城邦那样实行直接民主,而只能采取代议制度的间接民主形式,民众通过选举代表来行使政治权利。民主政治需要建构有效的制度来落实和保障。罗素主张分权,以减少权力的过度集中,实施亚群体的自治,成立各种社团组织,扩大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力,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在施行民主政治的地方,设法保护个人和少数党派、少数民族等,使之不受暴虐仍然是必要的”[13]229。政治自由只有在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中才能存在,自由只有政府权力不被滥用时才能得到保障。罗素吸收了孟德斯鸠的权力制衡思想,并从政治、经济、宣传、心理等方面提出节制权力的方法,以防止权力的专横与滥用,尽可能避免权力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伤害。民主意味着主权在民,要让人民有效进行政治控制,让所有公民有平等表达意见和决策的机会;要使公民尽可能参与公共事务,同时也能防止权力的专断,体现人民的主权。政治权力的分配对于任何社会都具有首要的意义,它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分配。罗尔斯指出:“政治制度中的不正义结果比市场的不完善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14]216罗尔斯认为,权利、权力和公职,都是政治领域必须加以分配的对象,任何公民都有平等获取的机会。罗素意识到这点,提出公职岗位需向民众公开,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获取。
政治自由还受到除了制度以外的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孟德斯鸠就曾经提到政治受地理环境等的影响。罗素指出,由于国家幅员辽阔,那么设置代表各种利益的组织,采用联邦或地方分权的办法可能是较好的办法。“在幅员广大的现代国家中,即使实行民主政治,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感仍然是很微弱的……他的一票对整体作用之小,使他自己觉得是无足轻重的。”[13]226而如果在一个小的团体内,人们便感觉享有的政治权利比较有效,由此,罗素提出以地域划分的地域选举制和以职业划分的工会选举制相结合的应对办法。对于文化传统因素来说,罗素认为应采取宗教宽容的方式,只要与法律、秩序不相违背,就应宽大包容。
罗素所处时代的现实制度,在他看来是建立在财产和权力的基础上的。这两样东西对人的幸福都很重要。没有财产就会失去自由,没有权力则没有展示创造力和进取心的机会。而财富和权力是分配最为不公的东西,那种创造进取的权力主要被少数富人控制,而一般民众无权参与管理,也不能享有多少政治自由,除非参加工会,否则那点小权也没有。罗素提出要促进各种机构的管理民主化,加强亚群体的自治。在我们看来,罗素没有从阶级矛盾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没有财产,只有采取暴力把政权夺过来,才有当家作主、享受政治自由的机会。另外,针对公民的素质,从心理素质来说,人们都惧怕贫困,担忧安全,由此会变得越来越驯服并养成服从组织权威的习惯。罗素认为要摒除贫困与财富的不均,才能消除大多数人对贫困的恐惧,人们才不会放弃对公理正义的追求,人们也许才会有热情有精力去参与政治生活,而不是为求生计被劳动压得疲惫不堪。关于政治自由受公民个人知识素质的制约,强调知识重要性的罗素反而没做什么思考,也许他看重的只是应对自然压力的科学知识,而应对社会压力的知识除了他和少数精英人物拥有,其他人就不需要任何政治和道德方面的知识吗?其实一个人的知识素养会影响到他行使权力和权利的能力,在我们看来,这同样重要。一个人如果知识水平有限,就难以充分享受法律赋予的政治自由。而应对方法,当然离不开教育,以及在实践中的宣传引导。
罗素认为人们要寻求一个自由的美好人生,就必须克服两大障碍:一是来自自然的障碍,另一是来自人类自身的障碍。罗素指出,抵御自然的障碍依靠科学的力量,而要克服人类自己的障碍就得依靠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力量了。关于自然的障碍以及科学的探讨不是政治哲学所需深入的话题,政治哲学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政治和社会组织如何保障和促进自由,是政治哲学所应该探讨的重要内容。在对自由的实现问题上,罗素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克服人类自身的障碍,如何通过政治和社会组织来实现人的自由。罗素所列举的自由目标内容所遭遇的主要障碍几乎都来自于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即所谓的社会和政府的外在干涉。无论是思想自由、个性自由,还是政治自由或者是满足必需品的自由,都遭遇人为的障碍。这些自由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相辅相成的。
罗尔斯指出,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政治领域的分配正义都具有优先地位,它对其他领域的分配具有关键性影响作用,也就是政治自由是首要的,它会制约到其他方面的自由。相比罗尔斯的观点,贡斯当认为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都必须兼顾,人类只有首先获得政治自由,才能获得和维护个人自由,而个人自由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可见,他们都很重视政治自由的优先性。虽然罗素没有明确说明政治自由的首要关键性,但他在论述个性自由、思想自由等方面时都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的障碍,其实也就是事关政治自由的首要条件。他十分重视政治制度条件和国家政府组织的影响,因此他才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改造社会组织,其目的就是消除政治和社会组织对自由的阻碍,从而实现人的政治自由、思想自由、个性自由及本能自由。政治上,罗素主张坚持民主政治的原则,在民主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克服民主政治的一些弊端,使民众真正享有政治自由,体现主权在民的宗旨。同时,罗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国家政府的权力,反对官僚主义在政治权力上的专制及资本主义在经济权力上的垄断,指出权力和财产的分配不公,提出要寻求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公正制度。总之,罗素要为适合社会和个人的生长自由消除一切人为的障碍,使社会获得普遍的自由,主要在于对社会的改造,就现实来看,社会主义是比较理想的社会制度。应该说,罗素为了人类的自由事业煞费苦心,尽管他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并没抓住要害,但是他在很多方面揭露了现实的不良状况,提出了颇有见地的主张和策略,设计了理想的蓝图。
马克思也提出了理想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马克思一样,罗素的理想目标也是追求人的个性自由,体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现实中个人的自由本质就是个人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不仅意味着人的主观上的自由,即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意愿,而且还意味着客观上的自由,即能够自由地支配各种外部的社会条件,将各种外部的社会条件置于自己的支配和调控之下”[15]。马克思认为,人的自主活动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消除了贫困的前提下,而且这种自主不是各个孤立的自主,而是能够联合的自主,“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294。罗素主张的是个体主义的自由,他虽然极力赞赏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下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社会,但他不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由,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定位,从满足人的欲望冲动的层面去追寻自由,具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和个人主义色彩,因而他的自由目标不是全面发展的目标,具有片面性。他认为私有财富和权力是根本的罪恶,要节制权力,调节财富,主张财产公有,但他又不大喜欢集体主义。在他看来,个人才是最终目的,社会和国家只能是手段,只有改造好社会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在罗素的自由学说里重点是排除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障碍,由此,他的自由基本属于伯林所说的消极自由类型。罗素在强调人的个性自由时也主张维护人的自主创造性,却并不注重如何在追求自由目标中提高人的自主能力。罗素是博学之人,他也提出过教育要传播知识,培养人的智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能力,这是针对政府垄断教育、赋予教育以政治目的、扭曲教育的现象而言的,这方面对于个人的思想自由目标比较重要。这些都还是次要的,相比之下,还有更重要的,罗素苦心探索如何建构理想社会,试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存在的种种矛盾以实现人的自由、生活的理想状态。理想是美好的,现实道路是艰难的。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政治制度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这是罗素循着追求自由之路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