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旖旎, 刘 爱
(1.解放军第二二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解放军第二二四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简称CSSD)是医院内负责所有科室一切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等一系列处理,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一个部门[1]。
1.1.1 供应中心类型
(1)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
将所有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均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一处理,此时就称为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有专业人员合理规范化操作整个处理过程,以达到减少污染扩散的目的,同时减少人员的编制及设备上的投入,简化作业流程,从而促使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整个医院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同时保证操作上的专业性、安全性,保证经济上的合理性,保证质量上的一致性,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消毒供应中心,均以此管理模式为发展目标。
(2)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医院就诊服务量,酌情设立消毒供应中心,并非每家医院都要设立,这就称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2]。其目的是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同时,降低社会的整体医疗支出。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消毒供应服务,而且促进了卫生资源的整合。
1.1.2 人员类型
(1)具有职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2)其他工作人员。
根据行业的标准一般划分为:工作区和辅助区。
1.2.1 工作区
工作区主要包括去污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1)去污区
去污区是指针对反复使用的物品、医疗器具、器械,实施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其中包括清洗消毒运送所需的器具)这一系列过程所在的区域[3]。去污区主要配备分类台、污物回收器具、手工清洗池、超声清洗装置、干燥设备、压力枪等。
去污区的温度以16~21℃为宜,相对湿度以30%~60%为宜,换气的次数以每小时10次为宜。
(2)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对去污后的诊疗器具及物品,实施检查、包装、灭菌的这一过程所在的区域,是清洁区。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温度以20~23℃为宜,相对湿度以30%~60%为宜,换气的次数以每小时10次为宜。
(3)无菌物品存放区
CSSD内存放及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是清洁区。
无菌物品存放区以24℃以下的温度为宜,相对湿度以 70%以下为宜,换气的次数以每小时4~10次为宜。
1.2.2 辅助区
辅助区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卫生间及更衣室等。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应该实施集中管理的模式,即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再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及物品由CSSD进行回收,并实施集中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4]。
为使医疗安全得到保障,医院应该将消毒供应纳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CSSD工作的开展应该纳入到院长或者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管理及领导之下,同时,为使CSSD适应于该机构的任务、规模及发展,应将CSSD纳入到该机构的整体建设规划中。
2.2.1 基本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操作规范化管理、岗位职责、职业防护管理、器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等。CSSD首先应该建立健全这些基本的规章制度。
2.2.2 核心制度
主要包括分区管理、查对、消毒隔离、交接班、质量监测、质量管理、质量追溯及召回、质量持续改进等制度。
2.2.3 联系制度
要主动了解各科室的情况,尤其是紧密相关的科室。
(1)首先要了解科室的专业特点,熟悉专用工具、器械的材质特点及结构,了解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发生的原因,并掌握处理要点;
(2)对科室里提出的关于灭菌物品的意见要进行调查,及时反馈,落实解决对策并持续改进,做好记录[5]。
2.3.1 严格筛选消毒剂
对于消毒剂,要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并已获得卫生管理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2.3.2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主要有化学消毒法、湿热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低温甲醛蒸气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离子体低温灭菌法等。
2.3.3 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1)所使用的消毒药品应经卫生部门批准,并遵照批准使用的方法及范围内使用。
(2)对于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要依照消毒物品的性质及物品污染后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包括污染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及危害性。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应采取集中管理模式,以保证医疗安全;同时,卫生部鼓励有条件的医院为区域内的中小医院提供消毒供应服务,而无需在每家医院设立消毒供应室,以节约社会卫生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和患者安全[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要合理,要精通专业技术,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消毒灭菌等知识。实施集中式消毒供应专业化管理,为患者提供质量保证,安全有效的灭菌物品,是医院控制感染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