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 陈绍喜
套用“文无定法”的写作之道,我以为我们在上小说鉴赏课时,从哪里开讲,以什么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或思考,也要做到灵活多变。我们常先解题、介绍作者、交代背景,常从小说的线索、叙述顺序、结构特点开讲,我们也从环境、人物、事件突破,我们还从表达情感、艺术手法、语言风格入手,我们甚至可以从词、句、段开始……
在上外国小说《素芭》时,我采用从结尾部分入手,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尝试于文本中找寻答案。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先看文章第六章节(结尾部分),并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素芭及其父母为何会住在加尔各答的一间租房里?
2.第一段三次写流泪,有何作用?
3.为何把来相亲的新郎官称作“天神”“考官”?
4.父母在回村的归途,为何会“踌躇满志”?
5.“素芭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她自己也没有欺骗任何人。”为何强调“她自己”,言外之意是什么?
6.文章最后一句话“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应如何理解?
带着这几个问题,学生一下子沉浸在阅读和思考中,时不时的会有小声的议论,到后来,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的讨论逐渐激烈起来,最后,不得不来求助老师。老师在讲答案时也不是那么顺利,中间也遇到不少质疑。后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反复切磋,总算得到一致的结论。
这堂课看似简单,其实课前在设置问题时花了很多工夫。下面我来谈谈设置六个问题的意图。
设置第一个思考题是想让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从故事情节看,本文并不复杂。学生只要结合第五章就能大致概括出来:哑女素芭越来越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为此焦急不安,加上村人的谴责和威胁,两人经过商议,由父亲到外乡物色,终于在加尔各答找到相亲对象,于是一家三人来到加尔各答,住在一间租房里,等待新郎官来相亲。
设置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赏析人物形象。小说情节的作用,通常可以从凸显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伏应故事情节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三次写流泪,为后文新郎官非但未看出素芭是哑女,反而据此推断她是一位善良的姑娘,以及一周后婆家的所有人恍然大悟等情节做铺垫,这个作用学生不难看出来。对于深化主题思想所起的作用,此时分析尚早。因此教师提示学生重点从塑造人物形象上进行思考。特别注意“大把大把地”“不屑一顾”“格外流得凶”这几个修饰语的作用。“大把大把地”体现了素芭的悲伤孤寂,也反映出她心地善良。而“不屑一顾”“格外流得凶”则表现出素芭内心的怨愤和不满,父母用欺骗手段置女儿幸福于不顾的做法让一向温顺善良的素芭心生怨恨,不能不令人深思。
设置第3及第4两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从上文中找到有关社会环境的描写,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天神”和“考官”的称呼既形象表现了父母在新郎官面前的卑躬屈膝,也真实反映了印度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在那里,女性毫无地位可言,正常的女子要出嫁也要赔上大量嫁妆(嫁妆制度),这从第一章“费尽了周折,破费了钱财,两位姐姐好歹出阁嫁了人”可以看出,像素芭这样的哑女自然更难嫁出了,因此素芭的悲剧也就不难理解了。素芭父母用欺骗手段将素芭抛弃,面对因孤独无依、前途未卜而伤心欲绝的素芭却无动于衷,在回村的路上还“踌躇满志”,这固然可以看出父母的自私无情,但归根结底是印度的种性制度在作怪。这可从第五章“现在,父母为操办她的婚姻大事而焦急不安,村人也到处谴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性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这段话中看出。综上所述,素芭的悲剧不能只归根于周围人的无情自私,更应看到世俗的丑恶。
设置第5及第6两个问题,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合理推断。“素芭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她自己也没有欺骗任何人”,言外之意是婆家人已经意识到素芭父母的欺骗手段,婆家人并不责怪诚实的素芭,但并没有同情、理解并对她产生爱怜之意,而是彻底抛弃素芭。这真实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表现了女性是毫无地位可言的。
结尾句“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不是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初读文本的同学,大多会理解为:素芭虽然是个哑女,但聪慧善良,在理解并同情她的丈夫的眼里,无异于会说话的姑娘。这种理解似乎很圆满、很美好,但太理想化了。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多看几遍文本,引导他们思考“周围的人是如何对待素芭的?”“素芭的孤寂仅仅因为她是哑女吗?”等问题,理性地分析素芭生活的社会环境,学生就不难推断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素芭被丈夫抛弃了,丈夫另娶他人了。这个结局是一个悲剧,是素芭的悲剧,也是印度女性的悲剧。这样的结局从情感上让人很难接受,但从逻辑上只能是这样,作者无法改变,读者更不能改变。
这堂课,从教学目标上看,与传统的小说鉴赏课并无二致,但在教学模式上,我尝试打破教学常规,另辟蹊径,从结尾部分突破,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收到创鲜和激趣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