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教育工作者对此做过不同程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我国的生涯规划教育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地区的一些城市中学已广泛开展,前期的实践使教育者们认识到生涯教育在高中阶段至关重要。所谓生涯教育实际是一种教育构想,它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生涯目标,选择生涯角色,寻求最佳的生涯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阶段,高中阶段的选科走班、志愿选择正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转折点。同时,高中阶段对普通高中学生来讲,必然要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其作用就不仅局限在帮助学生合理地选科和填报志愿,更重要的是激励他们思考未来,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而学习,这对学生整个生涯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2014年高考新政策发布,各地陆续推进高考模式改革,新高考政策更加重视科目的自主选择性。因此,学生能合理选择科目成了重点。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通过在班级开展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提升,并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会选择职业、规划人生。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使他们在高中阶段就初步具有基本明确的人生目标,进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从而改变部分学生及家长唯学历至上的片面教育观,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能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需要。基于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班本课程就很有必要。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他们渴望体验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在职业选择上相比初中生会更成熟一些,目的性会更强一些。但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因此需要家长、教师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高一新生经过中考进入高中后会有一个适应期、迷茫期,而大多数学校又将选科分班放在高一这一学年。因此,我在高一阶段即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分科选择、志愿填报,乃至顺利就业创造条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气质、能力及与职业的关系,了解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技巧,提高生涯规划的能力;了解我国职业的分类及大学专业的分类情况,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确立职业目标,形成生涯规划行动方案;培养就业过程中需要的对时间、情绪、人际、压力等方面进行管理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相关的心理测评来了解自身的职业心理,寻找适合自己的相关职业;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与职业模拟实践来探索未来职业生涯的有效路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等网络资源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全局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生涯规划的自觉意识,增强未来职业成就的信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我反思的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关注自身的生涯成长,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做好充分准备。
本课程为活动体验型课程。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体验以及体验基础上的感悟交流、认知升华、行为内化。它强调的是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分享、辨析,从而促使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课程具体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概述”,主要介绍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内涵、特点,并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心理准备等。第1课时为“生涯体验”,学生们通过讨论生涯故事《四只毛毛虫》和《两块石头的启示》,了解什么是生涯,生涯具有什么特点。通过两个课堂活动“画出生命线”和“生涯彩虹图”,一起感受生涯的独特性,并且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第2课时为“扬帆启航”,教师下发“生涯时光列车活动单”,学生完成活动单并交流分享,教师再加以引导,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最后请学生签署“扬帆启航”生涯规划同意书。
第二单元“知己知彼”,主要介绍认识自己和外部环境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以及通过收集外界信息来认识环境。第3课时为“我的性格”,在教师介绍完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后,学生完成个人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第4课时为“我的价值观”,通过价值大拍卖活动,拍卖健康、财富、爱心等,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意义,并进一步在“时光之旅”中回答问题,澄清自己的价值观。第5课时为“我的兴趣”,通过课堂活动引出“兴趣”的概念和特征,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最后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分类测验。第6课时为“我的能力”,通过视频《最强大脑》引出话题,引发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思考与探索的兴趣。“高手云集这一组”和“我的能力披萨”两个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与能力特征相适应的发展目标。第7课时为“职业与社会”,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行业、职业和行业的分类等知识,以及社会上热门职业的需求信息。学生通过观看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体会职场竞争的激烈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第8课时为“专业与大学”,教师利用多媒体简要介绍我国高校的基本情况和大学开设专业的基本情况。师生共同观看大学招生宣传片,如《我的南京大学》。
第三单元“自我提升”,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通过行动使自我得到不断提升。第9课时为“时间管理——做时间的主人”,由教师介绍时间的分类、时间管理的具体措施,如四象限法;学生再观看《时间管理》视频,对照案例,自我反思。第10课时为“情绪管理——我的情绪我做主”,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和体验情绪管理的方法,如转移术、制怒术、宣泄术、放松术、呼吸法、静心冥想法等。第11课时为“人际管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教师讲有关沟通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中学习人际交往的道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体悟关于人际交往的若干心理效应。第12课时为“压力管理——给生命能量一个出口”,教师通过吹气球比赛引入压力问题,并指出长期处在压力之中的危害,学生通过压力自我评定、两次呼气减压法、冥想放松减压法等学会管理压力。
第四单元“人生选择”,引导学生利用理性的选择与行动,在自己的生涯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第13课时为“目标引领人生”,教师通过《一个目标对人生影响跟踪调查》帮助学生感受目标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案例介绍制订目标的黄金准则——SMART原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周迅:十年后的自己》掌握制订目标的方法——目标倒推法,最后在“制订我们的目标”这一小活动中结束。第14课时为“生涯抉择——选科的智慧”,通过“孤岛求生”小游戏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情投入到生涯选择的自我探索中。通过有关文理科知识的讲解与心理倾向测试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加了解,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第15课时为“坚持成就梦想”,学生在“说一说你的梦想”活动中体会要心怀梦想,在“断臂钢——刘伟的成才故事”中学会挑战自我,在“猜一猜这个人是谁”中坚定战胜挫折的信心。
班主任
(1)期限:高一整个学年
(2)课时计划:本课程共15课时,其中上学期8个课时,下学期7个课时。每一学期有15次左右班会课,每个月拿出2次班会课时间用来推进该班本课程。
(3)教学方式:体验式学习、心理测评、游戏活动、交流与探讨。
(4)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将小组交流作为重点,更多地关注每次活动之后学生的感悟与收获。
(5)教学场地:配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
(1)黄天中、吴先红主编的《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
(2)林甲针、陈如优主编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班级团体辅导》。
(3)郭兆年的《高中生涯发展指导》。
(4)高中生涯规划学科中心:http://hscr.cchs.kh.edu.tw/。
(5)学校生涯规划与自我认知测评软件。
本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参加课程实施的学生和教师,考评按照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其中,自评权重为20%,互评权重为30%,指导教师评价权重为50%。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80分为良好,60~70 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过程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综合评定”两步。平时考核为过程评价,分别从课堂表现、团队合作、阶段成果展示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提问检测、作业情况、个体及团队创作等;期末综合评定内容为完成《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情况、参加课程学习的感悟等,和平时考核加在一起形成最终的结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