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华
(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在临床治疗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率较高,存在一定的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1]。精神分裂症可以分为阴性症状以及阳性症状。为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安全管理对策,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8~48岁,平均年龄(37.22±6.21)岁,女22例,男28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2±0.33)年。实验组年龄27~47岁,平均年龄(37.76±6.22)岁,女23例,男27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2±0.45)年。
根据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价,分析意外事件的发生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住院后8周再次进行相关评价,分析改变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1.2.1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在患者住院后,需进行入院评估,对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监护重症患者,对具有伤人倾向及有冲动患者进行监护,观察患者言行,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发生攻击及自杀情况。对严重躯体疾病患者,需进行专业管理,进行重点区域与重点时段的管理,夜班加强管理,关注药物治疗护理,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对策,正确评估心理状态,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建立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定。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行安全管理前,8例发生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6.0%,进行安全管理后1例发生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相关因素为精神症状支配、不安心住院及激惹因素等。
目前尚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的明确病因,有衰退和慢性化倾向的可能[2],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恶化,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临床治疗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率较高,存在一定的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发病率和致残率、自杀率均较高,常在青壮年发病[3]。精神分裂症可以分为阴性症状以及阳性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失去劳动能力。精神分裂患者常见症状为幻觉及妄想等,被害妄想支配患者攻击行为经过缜密思考,无法进行防范。部分患者由于需求无法满足,强烈要求出院但不予同意[4],情绪爆发。另外,患者不安心住院,不承认自身有精神疾病,易发生意外事件。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可保证治疗安全,帮助患者恢复,提高安全水平。本次研究中,进行安全管理前,8例发生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6.0%,进行安全管理后1例发生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 王伟卓,王 莉,李 丽.再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8):125-126.
[2] 张冬梅,李 玉.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相关因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99-100.
[3] 高雪燕,华淑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自杀行为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12,(9):120-120.
[4] 张志琼,林美琴,黄清如.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