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娜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种中枢神经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以视觉障碍、头痛、意识错乱等,是临床中极为少见病症之一。影像学显示为枕叶、双侧顶异常信号或低密度。有研究指出,早期有效诊断并给予治疗,疾病可痊愈[1-2]。但目前国内对该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报道较少;对此,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MRI诊断与CT扫描对该疾病诊断的价值,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诊断。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1.5±3.0)岁。17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不清、抽搐、癫痫发作、视物模糊等疾病特征。患者经实验室检查显示,纤维蛋白原减少14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8例、血小板减少16例、肝酶升高31例、尿蛋白阳性40例。体查偏瘫7例、血压正常57例、浮肿40例、高血压74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改善脑功能、脱水、镇静、解痉、降血压等对症治疗。
仪器使用双源16排螺旋CT平扫,参数设置:管电流:82 mA,管电压:120 kV,层距5 mm,层厚5 mm,矩阵:512×512,视野:25 cm。
MRI扫描使用美国GE公司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相控阵头线圈,平扫矢状面及横断面T2WI、T1WI、DWI、T1FLAIR,采用MRV检查,增强扫描使用Gd-DTPA造影剂。
本组178例患者均行CT轴位平扫,所有患者均存在斑片状低密度影分布于双测顶枕叶,且呈现边界模糊,左右对称,主要位于脑白质;其中病灶范围:顶枕叶并基底节41例,顶枕叶并额叶、基底节区、颞叶14例,顶枕叶并基底节、颞叶13例,仅限于顶枕叶110例。
本组178例经MRI扫描显示,病灶主要位于白质区或皮质下区,表现为斑片状异常信号,T1FLAIR及T2WI上病灶表现为高信号,T1WI上病灶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病灶存在轻微占位效应,边缘模糊,DWI则表现为等信号。其中病灶累及顶枕叶67例,顶枕叶并颞叶、额叶、基地节25例,顶枕叶并基底节、颞叶22例,顶枕叶并基底节46例,顶枕叶并脑干、小脑半球18例。经增强扫描未见病灶进行强化。
PRES是临床极为少见疾病,其常见病因包括:子痫、先兆子痫、高血压脑病等;其发病机制临床中分为脑血管过度灌注与脑血管痉挛两种说法,现目前,大多数学者较为认同前一种说法。临床中,针对PRES疾病影像学检查可包括:MRI检查、CT扫描;PRES疾病CT扫描表现为脑沟变浅、灰白质交接不清、双侧顶枕叶存在多发片状低密度影[3-5]。MRI检查则不仅可对上述病灶进行检查,同时对患者脑部额叶、脑干、丘脑、小脑及基底节区等部位进行检查。此外,对PRES是细胞毒性水肿还是血管源性水肿病变的诊断,可采用ADC与DWI鉴别,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则可采用MRV进行鉴别[6-8]。通过本次研究指出,对于PRES实施CT扫描可有效诊断患者病灶位置对称性低密度影,但其缺乏特异性,可作为该疾病筛选方法。MRI检查不仅对病灶检出具有良好作用,同时可对病灶血管源性水肿诊断,是诊断该疾病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采用MRI诊断与CT扫描,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1] 王国蓉,吴兴红.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CT、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40(6):917-919.
[2] 章辉庆,陈腾飞,邱晓晖. MSCT及3.0TMRI诊断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5):655-658.
[3] 杨民正,胡玮,杨琨,等. 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2,40(2):171-174.
[4] 王玉东,吕敏敏.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临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6):831-833.
[5] 张宗鸣,白亚飞,刘帅,等. 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CT及MRI表现[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1):10-13.
[6] 曾晓春,杜二珠,张洪标,等.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33-134.
[7] 尚璇,张振华. 孕妇产后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影像学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8):29-31.
[8] 马宁强,董志坚,巩宁,等.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分析[J]. 医学综述,2012,18(8):1263-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