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尤其自1998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至今,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在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政策引导下,在其间20年中获得长足发展,至2017—2018年度,许多专家称之为——高等院校的现代化变革已经进入“发展深入区”。笔者主要依据高等院校推进现代化变革中所面临的阶段发展目标具有差异性特征,划分出相关的两个发展阶段,即国家政策引导下高等院校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8—2010年,即整合升级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至今,实施分类发展、特色建设、内涵式发展及动态管理的阶段。
第一阶段自1998年至2010年,为整合升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型经济日益深刻地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系统论和控制论获得显著的发展成果,用获得共识的一句话概括:即将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采取政府、地方、行业部门共建途径对部门所属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进行政策引导,为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和符合产业升级的需求,引导高校按学科大类而不再按行业进行学科专业的设置,基本调整了理工分家的格局,对理工协同、设置宽口径专业和培养复合式人才进行鼓励和支持。
第二阶段自2010年至今,是实施分类发展、特色建设、内涵式发展及动态管理的阶段。国家主管部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行动计划》(2011)、《学位授权合格评估办法》(2014)等引导性政策文件。这一阶段以国家主管部门放宽管治为特征,对一级学科学位点的设置及重点学科建设等建设自主权下放给高校和学院,标志着以国家为主进行自上而下的重点建设转型为以大学和学科为主进行自下而上的主动适应性学科建设,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提供实现途径,为集中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优势的学科高原,通过调整内部结构减少平原,有效培育多个学科协同创新的学科群,以达成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战略规划目标。
以交叉学科、横向学科、跨学科研究为代表的学科新生代应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时代的需求而获得广泛发展机会,此类综合学科大都已跨越各自学科边界,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和解决某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或经济社会问题,以此开辟了学科分化、分类研究的新空间和新前途,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高度复杂化的综合科学创新的时代。
相关动态管理其内涵表现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于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目录进行常态化变动机制的建设,尤其是须建立学科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估,政府层面倾向于放宽管治,以学校和学院自我评估为主,以国家主管部门中长期评估为引导,纳入行业认证,确立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有机结合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学科评估机制。
高校的学科,就国家学位授予和管理意义上而言,包涵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又称学科大类)、专业(又称二级学科,多指本科生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亦可以理解为高校学科的三个层级。
笔者就其功能意义对学科这一概念进行基本诠释,即我国高等院校为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行分科教学,按照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分层级进行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意义上理解为:在研究生教育层面进行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在本科生教育层面进行专业设置和建设。高等院校除了设置面向大学生就业的终结性课程之外,研究生教育承担着更多基础研究和学术功能,因此,需要更为专门化(分门别类的)和精深的学科教育与训练。
学科专业是基于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意义的一类提法。学科通常指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其中的二级学科也称专业,以及在本科生专业目录中学科大类下的分类通称其为专业,即所谓学科专业的提法之来历。一般意义上,本科生专业比研究生专业宽,例如本科生修习的教育学理论,其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史、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而对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计划而言,硕士生可以分门别类地选择1~2个专业方向进行攻读,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教育统计、教育政策、教育史、德育等。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修订版),在研究生教育体系学科设置中共设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110个一级学科,下设为数较多的二级学科;在本科生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中内含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专业三个层级结构。由此可见,尽管每所高校其办学资源、传统优势、地理禀赋都具有各自特点,起点及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在高校实施的学科专业设置体系中都呈现了上述三层结构,被称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层级。
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除了垂直结构的层级特征,还有水平结构的学科分类特征(专业按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包括下列方面的内容:一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学科布局。由教育部颁布的面向高校的学科专业目录引领,结合各区域高校的办学实际和发展需求,形成覆盖全国高校的学科布局。二是高校内部教学管理意义上的将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排列形成学科分布及比例结构,称为高校内部学科分类结构。
所谓内涵式发展是与外延式扩张相对立的一个范畴体系,主要指向内部任务目标、内在结构状态、内部资源配置、内部投资意向及内部文化整合等事务和活动。自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至今已有超过15年的发展历程,从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和超过15%的态势而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可避免带来诸多问题:校园、教室空间的拥挤,因校行政工作复杂化不断提高而导致行政泛化,引发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矛盾不断升级,使得高等院校制度变革和内部机制的构建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更为严重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因资源稀缺引发对优质生源、人才、立项等资源的争夺战可谓愈演愈烈;恶性竞争又导致重复建设和大型设备闲置等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随着近些年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在10多年来遭遇首次下滑的态势,导致高等院校持续陷入财政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最初在美国获得流行发展,在21世纪前10年对我国高校的规划发展影响很大,其中,关键论点在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将更多关注投向大学的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政府及社会各界将高校难于提高办学效率归结为成本管理不善及经费使用存在重复投资等现象和问题;而将高校的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归因于专业课程训练陈旧过时,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被普遍认为并没有习得对公司企业来说令人满意的技能等。
无独有偶,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历数十年的发展也遭遇了大学质量下降的危机。在上个世纪90后代以来,大学的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在《领导力的检验:美国高等教育未来指向》的报告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不能令人满意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列举。其中的问题包括,“许多获得学位的学生事实上并不具备我们所企盼的大学毕业生所应掌握的阅读、写作和思考的技能。太多的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缺乏雇主所要求的技能”。而在管理部门和外界看来,“造成上述所有这些困难的原因在于中学后教育机构的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缺少清晰可靠的信息,以及明显缺少确保学院能成功教育学生的问责机制”。报告指出,正是因为信息的不透明,导致学生、家长及决策者无从了解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例如,“私立学校真实教育成本(这些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学费高于政府公布的价格标准),哪些学校的就业率高,哪些学校的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他们需要的知识方面表现得更出色”。所有这些信息,外部都无从得知。[1]
由此可见,诸多财政成本与收益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结构性失业加重的问题、公众舆论增强参与大学教育质量的监督与问责诉求的声音,以及公众拥有质量与效益信息的知情权等问题,都在某种程度上昭示只有通过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和结构的变革与调整,才能符合解决诸如此类的危机问题的需求——包括来自政府、学生家长、公众及外部环境正在变换着的各类需求,亦在另一方面证明,对普及化高等教育而言,适时推进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显得更加不可避免。
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概而言之,意味着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主旨在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和保障教育质量。相关效益与质量主题的关键命题在于构建相应的评价制度和标准体系,其框架的四个维度包括:财政成本与收益比重、重点投资的主体事业的发展状况与收益、大学毕业生质量是否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以及协同科技创新及效用。
就旨在推进内涵式发展转型的高校所规划的投资事业而言,是时候将整所学校投资项目的选择重点从基建扩张转移到内部事业建设和内部管理变革上来。包括培育一流学科(包括世界一流和国内一流);构建多个学科协同学科群;加大开设通识课程的力度,鼓励大学生从事宽阔的知识学习,以此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创新潜力及技能上的应变力;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整所大学的主动适应能力和特色优势学科的生长力;适时推动现代大学内部制度进行相应变革等。上述各项事业的发展与成果都可以称之为内涵式发展。
就应对高校普遍遭遇的财政危机、资源闲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而言,即在中观层面上适时纳入战略规划,依循战略管理的技术路线,统一目标,统一布局,统一步骤,统一资源配置,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等问题,在协同科技创新主流中推广资源共享的理念与做法,重点扶持、资助优势科研成果进行科技转化,申请专利和产业孵化,以达成开源节流、增大校办产业及产学研合作产业的收入等有效目标以解决所面临的财政危机。
另一方面,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步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动态管理的新阶段。就自上而下而言,在宏观和中观层面纳入战略规划,重视顶层设计,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人财物调配,以达成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各类高等院校实现跨跃式发展,提高高校的整体实力和科技创新力。就自下而上而言,中央和高校向学院基层授权,采用完整的目标管理与模块化管理相结合策略,依循高承诺和成本降低策略等业务核心化技术路线,鼓励基层部门积极展开自我评估和自我监督,同时鼓励纳入行业认证及社会评价,以及主动接受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实施的宏观层面的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例如,有学者就国务院学位与研究生办公室主持的中长期学科评估作出如下评价:“通过持续不断的学科评估,监测学科建设的成效和发展水平,为学校提供一把自我审核与比较评价的尺子,同时为社会监督学校办学提供一种参考。”[2]由此可见,自我评估即所谓自己的尺子有益于因地制宜,提高基层的主动应变能力,以及支持选用符合实际的策略提高效益;行业认证及学科评估即所谓比较的尺子有益于优胜劣汰,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步入常态化阶段提供更新的信息依据,以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压力和难题。当然,为社会监督办学开辟出一条通径亦是当今社会诉求的集中表达。
高等院校所设置的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以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修订版)为基础依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普遍从垂直层级和水平类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垂直角度上的学科层级结构,包括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也可以按行政层级结构分为国家一级学科、省一级学科、校一级学科。水平分类结构如分为基础学科、主干应用学科、一般应用学科,其呈现的比例关系称之学科布局,学科布局习惯上归属于宏观上的研究,指的是全国的学科布局情况,与之相对立的范畴是中观上(一所高校内部)的学科布局,即校内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亦称学科专业分类结构。
总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指的是通过调整和改革高校现有的学科分类结构,旨在达成提高大学课程开发的社会适用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为提高大学的整体竞争力作出贡献等任务目标,是推进“双一流”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步入大众化发展的快车道,至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50%,迎来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时代。高等院校的发展尤其是学科专业设置不可避免地发展成为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庞大系统,需要应对和满足来自职业市场、学生家长、企事业用人单位、经济结构调整及国家安全等相关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多方面诉求,其中设置特色的、产学研合作的、卓越的课程计划,以及实施主辅修和多种学位计划等都属于实施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各类措施,普遍认为上述措施是提高高等院校社会适应力和办学效益及推动社会功能实现的基础途径。
其一,通过增减专业课程,提高高校课程开发的主动适应力,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结构。
为了使相对滞后的高校课程开发符合变动不居的社会需求,通过增加某些急需和热门的专业,减少某些就业困难和冷门的专业,提高高校课程开发的社会适应度和主动应变性,是各类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按任务目标的不同可以基本划分出两类措施:一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防安全需求、科技创新需求以及大学生就业需求而实施的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措施,统称为推动向应用型课程计划转型的实践做法。包括从无到有的设置热门课程(即就业前景好、社会需求面大等课程计划和专业训练)、重点培育新兴学科(即为区域新兴支柱产业培养适用专门人才)和特色学科(指一所高校历史上积累的传统优势、区域禀赋和学科应用优势等)。二是为满足培养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为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类高校都在研讨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和训练使大学毕业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普遍的选择是:包括开设思维科学及研究方法课程,增加理工融通协同推进的课程计划,增强跨学科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增设人文、写作、艺术鉴赏、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以理工大学普遍开设的通识教育为范例,不仅推动正在进行中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促进了以完善学分制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学制度的实质变革。正如笔者在《完善学分制引领通识课程的改革》一文中所言及的:“完善学分制引领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具有更多灵活性的改革,它以纳入新课程的机制建设为开端,以实现大学文化资源共享、促进校际和校内的文化交流为目标,在尊重学习自由的同时,突出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精髓,有助于达成培养大学毕业生养成完善之人格的大学终级教育目标。”[3]
其二,建设学科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构建高校常态化动态管理机制。
2016年是“双一流”建设启动的第一年度,在这一年无论是学位授权点的撤销还是增设都显得不同以往,有的大学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校内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上来,对盲目增设的以及全国学位授权点评估中不合格的热门专业“大动干戈”,这对于增强我国大学的主动寻求优质发展观念来讲,都是一个好的开端。
“一些学科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办学成本相对较低而容易扩张,而工学、医学等学科因为受硬件条件约束更大,跟不上整体的规模扩张。从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来看,新闻、法律等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其增长过快存在密切关系”。[4]急需人才的热门专业两年后演变成为就业难和人才溢出的困难专业,例如某些软件专业、项目工程、物流工程、系统科学、应用化学,社会科学类包括某些法律专业和某些教育经济专业等,对很多大学来说都是普遍经历过的事情。
显而易见,热门专业和某些就业需求高的专业短时间内很快扩张,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质量不高等问题,最终陷入了办学效益不高而导致就业困难。其中的经验教训不言而喻,就是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将每一所高校当作一个整体来统一布局,统一规划,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层面定期修订相关学位及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为“国家标准”(指学位授权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出台“动态管理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之变动的需求,以及达成引导各类高校做好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功能。
二是各行业及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现代大学的制度变革,依靠高校在基础研究上的优势,建立互惠的联动机制,重视定期发布“行业标准”(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以引导高校因地制宜地培养行业所急需的人才。
三是高等院校层面则面临着纳入专题规划和战略管理以有效提高整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时代挑战。例如,一些省(市)和高校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根据地方需要,结合高校实际制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专题规划。如山东省颁布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吉林省颁发了《高等教育“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等。[5]
四是某些地方政府和高校为了主动应变,有据可依地进行高校内部调整和优化,更为重视完善学科专业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的建设。例如,江苏省从2010年起实行高校培养质量、重点产业人才供应、专业和行业吻合度以及毕业生就业分析统计公告制度,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湖北省2014年起,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公布限制和禁止申报设置的专业名单;建立联合审核机制,会同综合经济部门共同审核新增本科专业;根据公布的省内生源报考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等“三率”信息,向高校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5]
一是,高校发布学科专业建设之专题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低质建设和资源浪费,将优势资源用到优势的、有前途的事业上来,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育质量,为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二是,就普通高校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目的和功能而言,为的是服务于三大需求,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科技创新及国防安全的需求、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由此可见,根据大学生就业率、在校选课率、招生达标率等信息分析,建设常态化的学科专业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进而以此为契机完善高校的动态管理系统的建设。
三是,健全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层级学科专业评估体系,依托内部评估(指高校内部实施同行评估)与外部评估(包括国标和行标在内的政府评估和行业认证)、国内评估与国际评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切实保障学科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的质量。
四是,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多种相近学科互为辅助、互相支撑的学科群,拉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等新学科增长极——建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生态群等,都是以技术集成方式深刻影响了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其意义和功能不仅在于增加和删减学科专业,而且也在于增长高校的主动应变特性,及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动态管理机制的建设。例如,绕过原有院系结构,为多学科集群建立一个新组织,实施相适合的新型管理;还比如,在原有的学科专业结构内部为交叉学科及集群增加合法性空间,且给予有效的动态管理等,为高校主动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以及向应用型课程开发体系转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