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琴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推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学就是努力引导和促进学生数学逻辑与数学素养这一基础性思维能力的不断增长。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生活与现象,而且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思维活动指向,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数学模式,逐渐培养和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指向和具有数学思维创新特点的思维品质。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训练场。可见,数学逻辑思维模式在人的一切思维活动中应用的广泛性有多么大。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训练与培养,也是不可小觑的;也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一定会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起到导引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应有足够的重视,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学思维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本文就自己的点滴实践与积累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翻开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如影随形地寻找到生活化的数学模型,从简单的数量标记到数理逻辑性的推理、演算,都渗透着数学符号与思维的魔方。无论环境怎样变化,数理性逻辑都随时随地在生产与生活中延伸着和衍生着。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同一数学现象的感悟、理解与解决的方式与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有的甚至不具有可比性。教学实践我们确认了:学生观察到的,就是与领悟能力、识记水平、理解力、长时记忆等方面一同体现;其差别性也从个体性的学习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而从对同一问题探索能力上看,表现为:从吃力型到轻松型,各有不同。由此可见,在小学生记忆性思维现象的探索上,需要我们去助力前行,在建构数学思维模式的结点上,要结合思维创新方式能够显现出来的现象,找寻两者的支撑点与契合度,让各种记忆属性在参与思维活动时,去变换视角观察和认识数学现象,促进思维灵性发展,形成发现问题或探求问题的思维指向能力,并找到自己特有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视角,建构个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记忆水平去建构知识体系的,无论是认识接受知识的过程,还是归纳、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过程,都是把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过程,从而建构出直面问题的思维模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面对新的不同的显性问题时,还可以变化思维视角,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模式,借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其过程就是能够让思维在聚合与发散过程中,自由地寻觅接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这也是学生数学能力与思维品性的体现。
数学教学不应该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更不能成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在直面问题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的知识,面对问题,形成知识与智慧的思维活动“包围圈”,师生在共同互动中探索问题解决方略,形成各种思维策略交织的开阔地,逐渐拓开对问题的思路,最终让问题得以创造性地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思维活动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信念与能力。
问题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某一种事物的实质被一种假象所遮蔽,灵敏的思维活动就会沿着某一个寻觅问题“开关”方向、位置,使用灵性的手段开启、打通解决问题通道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经验,按照数学逻辑的思维模式提出、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施以导向性的推演,以更加宽泛的方式实现思维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模式是以自身独特的数理性特征存在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内容。从数学思维的复杂程度看,教学活动需要多视角、多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与积累,熟悉各个环节相同与不同问题的发生和问题探索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对学生思维精准性与方向性有着导向作用,所以,问题的设计需要精心,提出需要精准,激发学生对问题思考过程产生兴趣,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问方式要摒弃随意性,必须要让问题在众多设计中萃取出炉,达到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起到激励、引趣与刺激思维活动的效应,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小学生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拥有探究之意,主要因素在于兴趣点是否被激活,其关键就是好奇心能不能被激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事物的新鲜感与好奇心,站在激发小学生兴趣的高度,设计导向性问题,引领思维走向,推动思维拓展,让思维活动在寻“奇”上向前推进,进一步转化和形成智慧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要给予学生自由、自主探索问题的空间,激活学生对问题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只有让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建立个性化的数学思维体系,才会有助于探索问题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与细化,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融合性的思维通道,适时对问题做出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并进行精准追索,从而为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打下基础。
总之,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加以实践、探索与总结,而数学教学的重点又在于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与分析,恰当运用思维的聚合与发散的品质探索问题,锻炼思维的“灵”性,促进思维的锐敏度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