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来丝
常用于丧葬祭祀活动,以“围鼓”形式演奏。分为圆队行和方队形两种排列形式,其中司鼓者居于正堂,方队形和园队乐器的位置大概一致,左边是头钹、二钹,唢呐在鼓的对面,右边为小锣、大锣。
多用于喜庆迎娶,随队伍边行边演奏,但是在白会仪式上也使用。当单行队列时,唢呐领头走在最前面,之后是堂鼓、小锣、二钹、头钹、大锣。唢呐和鼓并排或者是位于左侧,二钹居左,头钹与二钹并排随后。大锣居左,大锣与小锣并排。有两只唢呐并排领头时,其余顺序不变,除了司鼓者随后单独一排。
“细乐”组和班。是细吹锣鼓为主奏乐器,曲调明快流畅、清新细腻,旋律多为五声级进,富有诗情画意,且清幽古朴。在当地民间,吹打乐极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在人生大事和节日活动中,当地群众形象地说:“花钱不多,包你满意,红白喜事,吹吹省事”。
“大乐”组合班。在历史上“大乐”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和读音,基本上在用于音乐领域时,属于宫廷音乐的范畴,指高雅、盛大、隆重的音乐。这里的“大乐”,亦称“粗乐”,是指经众多唢呐、钹、 打击乐器组成的乐队演奏。奏配以马锣、铙、堂鼓等乐器演奏的粗吹锣鼓,以唢呐为主,结构复杂、庞大,擅长表现喜庆、欢腾、热烈的情绪,音调粗犷、高亢,旋律多跳进,以五声音阶为主,荆楚遗风甚浓,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显得十分古朴。如当地《巫音》《打调》《开套》等。
在演奏中,因敲击各种乐器的位置和力度不一样,乐器的多种性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大锣的重量在 1.5 左右,直径 35cm,边高3.5cm,音色宽而洪亮,锣面平坦、光滑,音呈放射状传播,敲击时给人雄壮之感,“仓”“当”“倾”三音是其音色的划分;马锣的重量 0.4kg左右,直径19cm,边高2.5cm,发音脆而亮,锣面平坦而光滑,音成扇面传播,敲击时给人欢快、跳跃之感,“呆”“单”“丁”三音是其音色的划分。
师徒间的文化传承是经内心领悟及口头传授方式进行的,经耳听、心悟、手动、口授、眼观,用“心”来感受,用“口”来传授,传其形、悟其神,达到对音乐神韵的共鸣,促使承者、传者双方心灵的沟通。这种传授方式大多情况下无文字和乐谱。乐谱只是记忆的辅助,尽管有时也会用到乐谱,但是无依赖性,无单纯经乐谱学习的方式。例如,工尺谱、减字谱的节奏、音高,需唱奏者灵活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处理,或只记忆旋律框架的乐谱形式。
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中,“度职”是主要的仪式。在学会有关主持仪式的技能之后,普通乡民会依据一定程序举办“度职”,身份就转变为端公道士,为人们祈福除厄。器乐和人声在整个仪式中均是运用音乐形式,使用乐器和吹打乐器,将法螺和牛角加了进去。青少年十多岁时就开始当学徒,至少得三年时间,听从师傅的差遣。学徒会在师傅被人请去主办“法事”时,背工具、支场子、打锣鼓、唱帮腔,被叫上充当助手。文书的格式、坛场的规矩、吹打乐器的基本演奏、仪式的顺序等,师傅也会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