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教育:基于儿童立场的另一种表达

2018-01-29 05:07/陈
江苏教育 2018年50期
关键词:校友校长儿童

/陈 伟 闵 欣

儿童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些非正式的、不定期的、即兴的教育方式,例如谈话、观察、犯错、团队合作等,它就如选择骑单车的人们一样,方向和路线都由自己决定,行进在路上的时候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也可以绕道而行,还可以和其他同行者一起比赛。仔细审视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以管理者为中心,以正式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

一、慎思:现状分析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观念在发生着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呈多样化,然而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育集权化。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民主管理的保障,但用心思考,似乎更多地考虑了教育者的权利,而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教育制度化。学校管理制度诚然有它的必要性,学校正式教育诚然有它的科学性,但过度迷恋正式教育,也会导致说教盛行、会议泛滥……学校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方式应具有灵活性。

教育的单一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但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机械重复的训练,班级统一编排,活动统一设置,内容统一安排,进度统一步调等还存在,这就破坏了“儿童立场”的本义。事实上,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必须倾听、尊重被教育者的意见。

教育形式化。现如今有些学校也提出非正式教育,但大多只是一些形式,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一些教师总是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规章,局限于正规的形式,有意无意地把持着权威性、话语权。

二、明辨:价值厘定

非正式教育是学校在正规教育制度和计划以外所进行的有关教育活动,为儿童有选择地提供不同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教育对话活动,包括学校各种平等对话、交流互动、校友采访等等。非正式教育是对目前学校正式教育体系的有效补充,它具有灵活性、随机性、实效性。

相比“正式教育”,学校“非正式教育”形式更加新颖,时间更加灵活,方式更加多样,能更有效率地破解难题,具有更加浓郁的情感色彩、更加鲜明的交往背景的特征。非正式教育有利于儿童个性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有利于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如果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那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教育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劳动的形式又是以言说为主要方式,既然如此,对话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只有当我们相信“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我们才可能自觉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改变灌输的行为,不妨把非正式教育引入学校管理,作为学校正式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多形式的对话中体现儿童立场,完成创造性的劳动。

三、笃行:实践表达

(一)校长有约——对话引领

作为学校的权威与优秀教师的代表,校长自身有丰富的阅历与人格魅力,如果能弯下身子听一听,走近学生聊一聊,会让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受益,有的话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某日午餐后,雨后天晴,春意渐浓。新学期激励孩子成长系列活动之一的“校长有约,茶语芬芳”开始了,浓郁的书香、淡淡的奶茶、欢乐的笑声、愉悦的交流,让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校长您好,我最喜爱科学,妈妈却叫我重点学文学,我该怎么办?”六(1)班的林同学在提问环节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校长听完后,当即表示支持林同学积极勇敢地坚持学科学,因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未知的探索都离不开科学,而且,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不管是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学做真人,当然妈妈的建议也是不错的,适当的时候学点文学,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校长您好,我发现我在课上和课外学的许多东西好像没用,比如我爸爸教我的奥数。”当邵同学说到自己的疑惑时,校长马上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学的知识不一定马上就会用到生活中去,不一定马上可以解决问题,一方面是积累知识,还有就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素养。同时要坚定信心,先打实基础,踏实、平实的人才会赢得人生。“校长,我建议班干部要轮流做!”“我认为评三好学生要大家选举!”“感谢校长为班级添置了新书柜,有好书也有花草!”还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各种问题,还有一些同学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作了自评等等,一个小时欢乐不断、笑声不断。校长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长,使学生受益。

(二)师生同桌——对话引智

学校教育的主途径在课堂,所谓师生同桌,并非教师和学生同坐一桌,而是体现课堂中的一种理念,即放低姿态,平等对话。教师放下身段,成为学生,像学生一样学习、交流,师生同桌。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穿插非正式的教学形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和谐氛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充。对于小学生来说,出现错误那是家常便饭,教师往往就是扮演“啄木鸟”的角色,常常是在不断地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有时候,教师不妨放下架子,跟孩子互换角色,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师放下架子,抓准学生的关注点,瞅准学生的薄弱点,与学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找到自我,在纠错中主动学习。课堂正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真实、鲜活。

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紧紧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阅览室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学生浸润书香,自然就进入学习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同桌”,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学习,那非正式的上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老师常常比较重视习作教学中的示范,指导学生习作前,教师先试试,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习作中的难处,以便指导时更加有的放矢。但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学习是师生互学同进的过程,教师不妨与学生“同桌”,融入学生,多一些合作分享,少一些驾驭,这样能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

(三)家长参与——对话引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呵护者和引导者,父母的智慧教育与科学陪伴将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你的作品,我来评说”“家长助教,走进课堂”“我来你往,其乐融融”等家校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能少玩手机,多陪我玩,陪我学习……”“我们那个年代,放学回到家,立刻到田间做农活,没有电灯,就在煤油灯下做作业。”学校搭建平台,消除家长与孩子们的隔阂,无痕对话,畅所欲言。家长现身说法,孩子畅谈感受。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开心的笑脸,这无疑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学校一年一度的传统活动“家长开放半日教学”在校园内如期进行着,受邀参加活动的各年级家长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校园,各项体验活动促进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对话互动。

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这样的平台,全方位地展现了学校的管理和师生的精神风貌,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管理,走进孩子,倾听心声,从而把家长只在家里教育孩子的“旧常态”,变为家长更换时空、对话引路的“新常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校友互动——对话引秀

优秀校友是学校向社会各行各业散发的名片,是学校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传承者、发展者与实现者。校友资源是学校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与发展资源,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可以激励学生在知名校友的榜样引领下不断努力。

具有丰厚底蕴的百年老校,孕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学校奏响了意义深远的“我与校友交朋友”系列活动三部曲。在为期一个月的寻访过程中,学校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以及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发布寻访知名校友主题实践活动公告,与知名校友取得联系,建立知名校友成长档案,布置知名校友风采长廊,分享知名校友成长故事,并邀请知名校友回母校再续情怀,共话人生。在校学生通过写信、电话、采访、座谈等形式,与知名校友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通过系列活动,学生从诸多优秀校友身上学习和体会学校文化,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和校友们的奋斗历程,用知名校友的人生经历和创业历程,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志向。

作为学校正式教育的有效补充,非正式教育形式多样,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理念,一种行为,一种更加艺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种更有效率的破解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教育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儿童立场的当下,非正式教育将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校友校长儿童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留守儿童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六一儿童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