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妃亮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水电施工项目是一个建设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复杂的技术指导,对施工环节和制约因素深入分析。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设备管理成为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设备数量较多、操作比较复杂的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中,设备管理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设备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有条不紊的前提条件。水电工程的建设多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施工设备对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前对水电施工设备使用缺乏严格的管理条例,有些工程为了尽快完成进度,使设备无休止的操作,因为缺乏检修环节,对设备的损耗比较严重。
水电施工项目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使用周期较长,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施工设备具有种类多,数量多,更新快等特点。
水电施工项目中,由于涉及的项目大多属于国家级项目,建设难度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设备数量较多,种类繁杂。国内目前水电施工项目中施工设备的来源主要有三个:购买、调拨和租赁,这其中有包括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这样细算下来有六个小类的设备来源。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厂家、型号,相同使用功能的设备来自于不同厂家也具有不同的型号和规格,因此,设备的种类非常多。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设备加入,设备的种类只多不少。
水电施工项目中,很多施工场地地势偏远,可操作性较差,需要很多设备的配合完成,并且需要大量的大型设备的配合。就水电施工项目中使用的起重机设备而言,从承重几吨到几十吨几百吨的都有,很多关键时刻需要吊装设备的配合才能完成。对于不同的设计要求,使用的设备配置不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设备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设备操作与检修也越来越复杂,对设备管理与操作的要求也逐渐增加。
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水电施工企业购进了大批施工设备,这批设备的使用期限已经有30年,已经超过了极限服役年限。近几年,水电施工企业规模逐渐增大,项目数量增加,水电施工项目拥有很多先进设备,但是对于老的设备,只要不存在严重故障,仍然在持续使用,造成新老设备共同使用的状况。
水电施工项目涉及的水电施工设备数量较多、规模较大,设备的质量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我国水电施工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目前,水电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设备大多存在老化的风险,这是由于对设备缺乏及时的检修,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造成的,导致设备老化速度加快。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设备的使用存在不当操作,设备出现故障缺乏及时的维修,导致设备更新较慢,性能下降,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更多更严重的故障,造成设备严重损伤和资金浪费。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意识较差。
在水电施工设备的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检修和维护措施,只有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才会进行维修,也只是对故障处维修,缺乏整体的检查。虽然在项目资金分配中,设备管理部分有较大支出,在维修过程中也花费了很多资金,但是维修效果差强人意,对设备缺陷和故障的维修只浮于表面,没有有对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无法从根基上消除故障隐患。
在一个施工项目中,专业的设备检修人员比较少。并且对设备管理的理念、维修技术及保养检修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比较少,导致设备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在维修过程中失去发现设备根本问题的机会。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对于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不适应,并且缺乏不断学习的意识,对专业设备的操作存在严重误区。
施工项目的管理干部对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对设备的管理工作存在滞后性,设备的维修保养进度与设备的使用频率方面存在落差,对设备的连续使用消耗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又缺乏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使用效益下降,对项目的整个进度、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水电工程的建设项目大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因此,对设备使用寿命的要求更加严苛,要保证设备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使用,而不是仅为了眼前的一点进度而导致设备管理不足引起设备故障,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施工人员往往为了维持较快的工程进度,避免设备停工检修,抢任务拼设备,导致设备的正常损耗和异常损坏经常发生,当设备出现故障停工时,对项目的进度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影响,反而大大降低了工程进度。
随着水电施工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经验不断积累,很多工程已经意识到设备检修在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具体的实施仍然是比较传统的维修观念和设备管理方式,对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还停留在具体的设备上,忽略了对设备管理理论及检修理论的加强和创新。施工项目中,人员混杂,对设备的操作比较随意,对设备管理造成了严重阻碍,设备管理和检修的成效取决于领导对设备的重视程度,而随着领导的变化和更替,设备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发生着变化,这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设备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大大增加了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因此,对设备的检修和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尽管与早期相比,目前的设备检修与管理工作有待提升,但是检修频率和管理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需要建立书面形式的检修和管理规范。在设备投入生产之前,对设备进行彻底全面的检查,保证投入使用的设备是完好的,没有任何故障的。对于投入生产的设备保持定期的检修和维护。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朝着自动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很多零部件属于精密部件,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比较困难。并且由于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由于缺乏对设备的原理的了解和专业的维修知识,施工现场对专业的设备无法及时进行维修。因此,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尽量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风险和隐患。
水电项目设备维修应该转变传统的维修观念,组织专家为操作人员培训操作知识与维修知识,加强对设备管理和维修人才的培养。在施工项目中选择积极主动、勤劳上进的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借助先进的检修和维护设备,针对维修技术的困难部分和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熟悉操作规范,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一个项目中,既有熟悉操作的工作人员,也有掌握检修和维护的工作人员,才能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此外,还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保证每台设备有专门的负责人对设备的日常使用、检修和维护负责,强调设备管理责任制。在这三方面的有序协调下,能够大大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降低设备的故障频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目前的水电施工工程中,设备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大型起重运输机械设备,这类设备体积较大,工作环境较差,使用不均衡,安装拆卸频繁,对大型起重运输设备的有序管理更加凸显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水电施工项目设备维修与维护管理的相对落后与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存在矛盾,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本文对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由于水电工程施工的工作范围较广,涉及的内容较多。合理安排设备使用的工作计划,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计划进行明确规范。对每一个设备的使用明确工作人员,实现责任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范围及隐患类型进行分类,在工作中明确工作岗位及范围,将防范风险隐患与管理相结合,实现科学管理,降低风险隐患。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对设备操作规范化管理,对每一个设计大型设备操作的流程进行明确规范,逐步完善巡视、验收、维护等工作流程。工作过程中应该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制定工作流程为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执行工作。
对于设备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预防、积极应对,不断完善和更新风险控制体系,将风险控制在未发生之时。首先,要增强风险隐患的辨别能力。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会遇到不同的风险,根据不同工作范围进行风险划分,明确认识到导致风险事件的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入查找风险出现的原因,在源头上彻底根除风险隐患。其次,规范风险控制流程。风险发生之后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解除,加强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强化操作规范,制定合理的解除风险方案。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前,需要对隐患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结合操作经验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最后,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提高设备操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降低设备故障的根本措施,同时提高设备维修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提高设备维修效率。首先要加强对专业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检测、维修和验收等工作水平。其次,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对故障的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