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浩,王艳雪
(1.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2.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再次迈上一个新的阶段。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深化落实,成为指导党和人民共同奋进,齐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理念。当下,我国再次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即将实现。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人民精神素质,是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应找准立足点,引导全民精神素质水平的再次提升。
党在十八大会议中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等二十四个字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体现出现代人构建美好社会的共同诉求。纵观五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两者的联系性来看,以中华优秀传统为基石,培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又是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领[1]。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都要建立在已有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作出创新。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与社会文化的进步过程。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基石,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内容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够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实践当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用于指导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具有思想准则和思维范式的作用,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认可,并自觉落实到自身的实践过程之中,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作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形态的不断改善。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思维范式,融入社会大众的思维模式之中,确保其各项内容的有效落实,从而使其真正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理念。
在古代封建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忠孝观念为基础的社会价值观念,忠于君权和父权,使君主政权地位得以确立。在家庭中,孝敬父母长辈,使社会组织结构能够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中央集权专治统治,使每个人找到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虽然封建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念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但是这种形成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范式可以为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借鉴。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断丰富,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苟利国家生死以”,正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把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怀紧密凝聚到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水平迈向新的高度而不懈努力[2]。
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自信多次遭受打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落实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包括五四时期的全盘西化思潮、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传统思潮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严重的负面作用,在此影响下,民族文化自信出现严重的缺失。而且外来文化也对我国本土传统古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导致许多年轻人失去了基本的民族文化信仰,从内心感到迷茫。站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历史节点,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民族文化自信培育力度,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方向,稳定扩大建设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立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伟大复兴梦的精神支撑。因此,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自信,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和内涵,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实践[3]。
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重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价值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一名中华儿女的思想深处,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战国策》中有“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的记述,这是关于爱国主义思想的早期记录。自汉代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为中华民族气节的集中体现,以此为引,将中华儿女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到一起。发展到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个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全方位指导。
其中,爱国是个人层面的最高价值表现,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思想。如司马迁为实现国家抱负而“奋不顾身”,又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千年一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华夏儿女对祖国深沉的热爱。敬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在传统文化中,素有“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说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建设事业,需要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兢兢业业,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而不懈努力。诚信和友善,则体现了中华儿女的为人处世之道,比如孔子提出的“言必诚信,行必中正”,孟子提出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以及老子提出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共同构成了内涵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4]。在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无数代中华儿女以自己的方式履行着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奉献出青春甚至生命,“爱国”已经成为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高尚美德,指导着每个中国人的言行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社会层面的阐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一脉相承,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都有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美好家园的理想,这是体现中华儿女千百年来未曾改变过的衷心诉求。在诸子百家中,关于“自由”的表述和理解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道家“圣人无名”的思想,以及儒家“为仁由己,而由人呼哉”的思想。关于公正和平等的论述则更多,包括《尚书》中的“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便宜十六策》中的“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等。墨子在《尚贤·上》中对公正的表述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这些都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中对平等和公众的理解,并且在其传承过程中,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思想价值观点。依法治国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之一,在传统文化中,法治的理念也形成较早,如《管子》中记述的“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治,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5]。
建设伟大、富强、民主的国家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这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儿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曾言:“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由此形成了国家富强的基本概念,富强则体现了人民在物质层面的国家愿景。关于民主的阐述,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将国家与人民比作水与舟,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又有“民贵君轻”的思想。民国初期时严复的“身贵自由,国贵自主”论述,集中体现了民主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文明与和谐的阐述表明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必然联系,更提出“以和为贵”的思想,“和合”一直是中国文化人文经精神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思考和阐述,是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成基础,为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提供了思想沃土。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找准基本立足点,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渗透作用,加强民族思想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共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面广泛,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提供助力。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1)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途径,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是民族传统的集中体现,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许多传统文化节日体现了中华先祖对自然的理解、在生活中形成的习俗、情感和价值取向。古代文人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庆祝节日,增加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比如重阳节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2)历史人物的典范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后辈人树立了榜样。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心系天下的范仲淹,“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中的季布,对中华儿女爱国、诚信等良好品质的形成起到深远影响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要转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实践之中,外化出行动准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力量支持。通过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融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标准,加强自我约束。弘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传统的奋斗精神,牢记“厚德载物”的处世原则,时刻提醒自己“人有耻”而“有所不为”。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望同时,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促使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保持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中华传统美德,向基础建设工作要效率,向建设工作内容要质量,坚守岗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复兴梦和富强梦。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和实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更多的理念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深入人心,真正成为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因此,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立足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