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利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跑酷这项运动进入我国时间还不长,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不可否认社会推广和演出的作用。由于跑酷运动的身体需求,其主要适宜人群集中在青少年,即十几岁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国民体质监测调研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营养有很大改善,但肥胖、近视等情况越发突显。近些年我国推出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给中小学的孩子们身体状况带来很大变化,肺活量的逐步提高就是显著表现。在日常体育活动中,除了一些专业的跑酷运动员具有跑酷基础外,占很大比例的运动参与者都急于求成,在没有进行基础的动作学习和体能练习的前提下就进行相对较危险的动作进行炫耀,这违背了跑酷运动的初衷。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在最基础的跑酷动作进行普及教学,最终目的让中小学生在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提高,使跑酷运动走进中小学得到更多社会群体的认可和参与。
1.1 休闲体育含义
休闲体育是一种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身体锻炼活动。
1.2 休闲体育的特点
休闲体育具有其他体育活动方式所不具有的自由自主性、在社会群体中传播的非功利性。在生理方面对广大参与者的影响包括强身健体、预防身体疾病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在生理和社会参与方面则是在无形中增强了社会交际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加促进了个性的发展及形成,并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形成。
1.3 跑酷的特点
跑酷是一项充满乐趣和刺激的运动项目,它在心理上锻炼年轻人克服心理障碍超越自我的心理素质,并且能从运动中找到自信展示自我实力,另外是从生理上通过我身锻炼不断强身健体在越过障碍和各种动作中无限释放自我潜能以获得更强大的自我。跑酷运动其目的不只是炫酷,同时就是自我超越和克服障碍,人在经历惊险动作后达到目的的喜悦都给人以最直接的冲击,带给人以更多地表现欲,并带动身边的人都想参与进来亲身体验。多么简单的技术和人自身的本能都可以进行锻炼和展示。我们要注意任何的体育项目在技术练习中都要全面发展,都要以项目的基础动作为依托、为基础,尽可能的实现全面的增强身体各素质训练。
1.4 休闲跑酷的趣味性
跑酷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其不同于其他传统运动项目,它以其炫酷的成型技术动作被认为是一项比较时尚的体育项目,许多动作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一些特殊的动作既好看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同时可以给观众较好的幽默感和精神刺激感。在安全的前提下它不需要特定的特殊场地是其他运动所无法比拟的。开展此项运动并没有彼此的对抗,这就会对大部分的青少年产生很大吸引。虽然跑酷运动开展时间有限,但其所蕴含的体育文化底蕴,正好可以在中小学进行灌输,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展和学校体育文化的新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休闲跑酷专项耐力
在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时,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重要指标在于相应的专项耐力,跑酷运动是一项专项耐力要求较高的项目,在进行跑酷练习时肌肉的疲劳会影响动作的灵活性和连贯性,使这项运动观赏度下降。在青少年时期,相应的身体素质正处于敏感期,适量的进行速度耐力的训练能够提高技术水平,其实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学员都应该重视专项的耐力训练。针对参与者的自身情况,应因人而异的进行中等强度的速度耐力训练,并防止伤病的发生,根据参与者的感受进行负荷的增减和活动的进展。练习形式一般是基础动作,专业技术动作难度较低的内容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例如在跑动中不断的变化节奏、身体幅度或翻越一些较矮的障碍和障碍物)。
2.2 休闲跑酷上下肢力量
跑酷运动主要身体素质集中在上下肢和腰腹力量,主要是人体的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在跑酷练习前一定要先平地体会和学习身体控制及协调能力,这样有助于掌握后期的难度递增的动作,依据自身能力切忌好高骛远。在跑酷的练习中上下肢的力量是决定一个动作的完成重要条件,如动作需要,而上肢或下肢力量达不到就会出现动作完不成,还可能造成意外的身体伤害,建议在每次身体素质练习时都进行腰腹核心部位。
3.1 中小学校园开设休闲跑酷条件
现阶段中小学重视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如场地(馆)设施不断改善,校园中所能用的围墙、栏杆、楼梯、树丛都可以成为攀爬和穿越的对象,在跑酷中的基础动作例如速降、飞跃、跳升等动作面前所有障碍物均视为无障碍。学校的一部分场地和建筑都可以认为跑酷运动的障碍物或者辅助设施,这些都为跑酷运动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当代中小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组织管理和社交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任学生在跑酷运动中进行个性的形成,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和发挥个人潜能,这对于中小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良好的心理都有着积极地影响。
3.2 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具备条件
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完全可以进行跑酷的正常训练和教学。所有的中小学都配有海绵垫和技巧垫子,但是在各中小学能进行跑酷运动执导的教师较少,只有一些武术或者体操专业教师结合跑酷的培训后才能进行指导。跑酷运动只是一项休闲运动,没有相对于其他传统运动项目要求的那样,完全可以把“花园式”校园当作一个大训练场,选定两个点,然后运用不同的跑酷技术在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跑完两点之间的距离,并且还要注重观赏性。中小学阶段,学生处在爱玩的年龄,希望引起他人注意,这样在中小学校园里,学生参与者随意进行属于自己的表演,并且追求自由自在,这才是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最好的追求。
3.3 中小学生跑酷动作接受能力
跑酷运动没有多么严格的动作要求,在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都可以完成,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新鲜事务能力较快,所以开展的趋势是乐观的。近两年河北省有些中小学把教学工作内容增加了跑酷训练内容,学生作为一种学习的主体,相关的年轻专业教师进行学习和指导,学生在跑酷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学习动力和热情得到升华。学生处在青少年阶段,对跑酷的真正内涵和真正的技术认识还非常少,但是运动带来的乐趣是不能估量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客观事实,单靠自身的练习和努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在中小学阶段,身体各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慢慢进行入敏感期,在安全的前提下各身体素质已经完全可以适应跑酷运动的要求,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随着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就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在中小学阶段只是把一些基础动作也就是简单易学的内容加入到教学与训练中来,让中小学生都能在跑酷的练习中体会到跑酷的健康与快乐。
3.4 休闲跑酷开展对校园文化的变化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文化积累的重要阶段,国家、学校和各个家庭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学校也充分认识到重视中小学生群体教育力量、管理制度、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以及软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在文化学习的同时,健康与体育同样是重要的科目。跑酷运动在进入河北省以来,就在成人参与的前提下慢慢吸引着中小学生的关注和喜爱,目前这项运动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运动,在各个年龄段都有拥护者和爱好者。但是跑酷运动在教师从业和上岗前没有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师中培养一批有一定相关专业基础优秀教练员及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在各位参与者积极推广这项运动的同时,也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在培养体育教学的指导员这一特殊人群的过程中,要将其娱乐性和健身性充分的体现,然后将社会和学校紧密相连,成为相互转化相互需求的两个主体,为社会需求人群服务,使跑酷运动为更多人喜爱并参与进来。
4.1 在我省中小学中开设休闲跑酷运动项目,是对我省中小学体育项目做出的教学性探索,有利于休闲跑酷运动在我省的传播与开展,同样也是提高我省中小学办学质量。
4.2 休闲跑酷运动的技术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因此,可以借鉴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和普及情况,考虑在我省条件成熟的中小学率先试点开展,并加大对跑酷运动的宣传力度,多一些跑酷方面的展示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对跑酷运动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以支持更多地青少年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去,使跑酷运动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