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传媒学院 050000)
世人论艺,总爱作品与人兼论,艺品高低与人品高低互校。尤其是中国古人,很早就有“画如其人”、“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之说,认为“人品不高,落墨无法”;认为艺术作品,尤其是书画作品和做人的品行是密不可分的——艺术作品是人品的外在体现,人品是艺术作品的内涵延伸,所以中国每一个时代都很看重艺术家的人品,高度追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甚而提出“人品既已高矣,画品不得不高,”人品是指导艺术创作的先决条件和第一要求,这一标准几乎决定了艺术创作所能达到的境界和层次。长期以来“艺品如人品”几乎成为评述所有艺术家及其作品时的通识与标准。
但是艺术史上常常出现与前述似乎“绝对正确”理论的悖论事例:比如:南宋一代权相秦桧人品为世人所垢,可是论书法成就,秦桧综合前人所长自成一家,结合诸体,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国人惯例,应该叫“秦体”字,而后人由于他“千古一奸”的地位,这种字体被改命名为“宋体字”,如今,以宋体字变化的仿宋体被国家指定为打字机中文字模及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字体。与秦桧相比,北宋末年一代权相蔡京人品恶名昭著,但其作为著名书法家还是在史书中被重书一笔,《宋史》记载“京精工书法,尤擅行书,形似米南宫,字势豪健,痛快沉着”。时人谓之北宋四大书法家,只是后人恶其奸邪,易以其弟蔡襄,不在书画史中多提,但其艺术成就之高就连米芾都十分佩服,《宋史》载,米芾称其书法“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那么“字如其人”、“书如其人”,怎当解释?
及至宋之后,明之严嵩,清之和坤皆可谓一代“奸”相,近至袁士凯,李鸿章,郑孝胥,汪精卫,其人品无一不倍受诟病,然其艺术作品却各具特色,世人恶其人而认其书法。黄宾虹言之“艺品之高,根于人品”怎堪去解?
历览古今,“艺品如人品”的品评方式与标准造成的结果,就是“因人废字”,“因人废艺”,一个人即使艺术成就再高,人品不好,也不会在艺术史上留下他应有的评价,;有时如果艺术作品影响力太大,不得不评价时,也要和不良的品行挂钩,与艺品互教一下,证明一下人品是影响艺品的;而且这种评价一旦形成,继承性会很强。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艺术评价呢?为何历史的事实又总与之相悖呢?既然经常相悖,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品评方式还沿袭至今呢?
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的形成,主要是由其评价环境和评价标准决定,而评价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左右着评价标准的形成与沿续。
首先,从艺品如人品评价标准的哲学思想渊源来看,中国的社会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型社会模式,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为主导,建立的家国一体的中国社会结构中,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与这种社会结构相适应,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社会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尽善尽美,以善为美,所以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道德中的最高标准“善”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学艺术作品评价标准中,一直没有把审美放在第一位,在评价某一个艺术作品优秀时,常说“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审美性特征;所以历史形成的,以伦理道德标准为首要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人最重要的艺术评价标准。
其次,艺术作品的优劣高下的得出在根本上取决于评判者采取的审美标准。中国的艺术史中纯粹的艺术工作者是社会地位极其卑贱者的工匠,,在中国社会中是没有话语权的,自唐宋以后,操纵着艺术作品评价话语权者,大都是经过科举制度熏陶出来的官员,这些人明为文人艺术家,实为官员,众所周知,中国文人官员的“官本位”意识是很强的,官场倾轧,朋党之争。。。。艺术作品评价的道德标准极容易被政治集团标准替代的问题。在宋史记载中,蔡京列当时的“四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家地位和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因为是奸臣而动摇,只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势,被罢官流放,才被清出“北宋四大书家”,因此,政治标准代替道德标准,权势地位标准代替人品标准,既是对“艺品如人品”标准的歪曲执行,但同时其评价的结果,也加剧了中国人评价艺术作品“艺品如人品”标准的纵深执行与民众渗透。
第三,历代政治斗争的胜利集团的思维操控和大汉民族正统思维扭曲了以道德标准评判艺术品的立场与尺度。“胜者王侯败者寇”,历代的惨烈政治斗争之后的胜利者,总是力图在全方位否认失败者的一切成就,文化艺术作品的品评标准也会偏移和错位,否定该人,也就否定该人的艺术作品的成就,中国历史以中原汉族建立政权为正统,所以对于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国家斥之为蛮夷胡羌,对于本是前朝子民,后又仕新朝的文人艺术家更是嗤之以鼻,因为,中国文人历来讲究气节,家国一体的主导精神,更是把丧失民族气节当成人品差的首要标准,并以此来判断该人的艺品优劣,所以本为宋王朝宗室的赵孟頫一旦出仕元朝,世人评价总是说:“气节大亏”,书法作品就“失之柔媚”。把大汉民族正统气节论加入到以道德标准为评价方式的结果,自然会把艺术品品评的非道德标准挤到更为边缘的境地。
第四,梳理中国艺术史中的关于艺品评价的记载,会发现,历代的艺术家和艺评人对“艺品如人品”之说进行了误读,或依照自己的主观思维对已提出的理论进行了倾向化的强化。汉代杨雄曾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应该是较早的艺品和人品关系的表述,北宋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录》中第一次提到绘画品评中的人品问题,“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生动不得不至”,这句话没有直接论述人品与画品(艺品)的关系,而是总结了人品与画面追求境界的关系,“六法论”中提到的中国绘画的品评标准第一条是“气韵生动”,但后代的艺术家们就把这里的“气韵”气韵高和画品高划了等号,“人品既已高矣,画品不得不高”。赵宋之后的书坛与画坛尽得文人画家操纵话语权,文人在品评艺术作品时,自然会倾向性的强化人品标准,这无疑加重了“艺品即人品”的评人在先,品艺在后的观念。及至民国《中国绘画史》的作者陈师曾在总结唐宋以降的文人画之四要素时,更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更是强化了艺品如人品的品评方式,黄宾虹断言“画品不高,根于人品”,极端之至更有人提出“人品第一,画品第二”,人品不高,画品必低,陷入极端论之中。
第五,为什么“字如其人”的说法屡屡落空?明代一代奸相的严嵩世人,同样恶其人品而耻提其书法成就,他在临死之前的委曲之言,似乎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这种误差,他写道“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事非”。至死,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个浩然正气的忠臣君子,受过儒家重德教育的中国书画的创作者 (即使是奸臣,后人诟其人品者) ,都有自以为正义在胸中的心态,这让他们的作品看起来可以或雄健豪放或清雅高洁,他们不会在道德层面上去否定普世的儒家重视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如果否认,就等于推翻了自己文人身份,所以历代艺术家和艺评者所提的艺品如人品,字如其人等观点只是通过字可以看出写字人的心理状况或创作状态,至于品行是无法从字画等艺术作品中直接显露出来的。
第六,出现与“艺品如人品”理论相悖的若干事实,其实十分符合艺术创作与艺术评价的规律,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传于后世,说明了艺术作品价值是多方面价值的综合体,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既有其印证人品,促进道德教化之功,更有艺术作品审美特性的相对独立性问题,按道德标准或异化的道德标准判断为“小人”的创作者,未必没有鲜明的艺术语言及其优雅的表达方式。同时,一个艺术创作者,要想创作出被后人承认,能在艺术史留下位置的作品,决不仅仅是提高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好人就能达到的,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既需要艺术家道德修养提升,人格的健康完善,但更需要广博的文化学养,旁支学科的佐证,前辈艺术家的指导,更有实践技术的支撑。
第七,对于一些获得当世或后世评价很高的艺术家,国人总是习惯于把其人格完美化,甚而神化,好像艺术作品成就很高的人,其做人也是毫无瑕疵的,这同样是一个误区,成功的艺术家,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但他同样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大多数未必是儒家思想道德意义上的“贤人”与“完人”,甚至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的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有些时候这些做人上的缺点,更能体现出艺术家的真性情,也证明艺术家也是血肉丰满的人。
其实 “艺品如人品”的悖论事实,司马光早就曾经一语重的,他说:“才胜德者,小人也”,这里的才也就指的艺品、画品、书品吧,他认为艺术作品水平比其德行水平高的人,是小人。司马光之言只是在道德层面上否定其为人,但并没有否定其艺术价值,相对而言还是公允的,所以现代的艺术创作,艺术界,艺术家如何认识“艺品如人品”,的确存在着一个梳理历史,正本清源的问题,同样,在现代社会与历史很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去看待这个提法,艺品如人品在当世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简单的提出“艺品如人品”,把道德标准作为判断艺术作品高低的方式是不全面的,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与否不是仅看艺术家的人品就可得出结论的。在艺术史中评价艺术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首先要避免极端,切忌“因人废字”,“因人废艺”,不能因为耻其德,而抹煞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要做到只学其艺,不学其人,把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与人品道德分开评价,做到史实上的实事求是与艺术评价上的客观与公允,更要杜绝以政治标准代替道德标准,歪曲中国艺术主张的“以善为美”原则的初衷,这是认识“艺品如人品”及其悖论史实的当世意义之一。
但同样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到,艺术作品的创作虽和人品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和艺术家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创作状态有着很大关联,而他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又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他是和平时的为人处世、日常生活,做人方式相联的,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创作时的状态,这些状态自然会影响到作品的完成过程和作品完成时的水平,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决定着才情的发挥,才情发挥与态度正是艺术家雅或俗修养的体现;人品的高下与笔墨方法和熟练程度也并无必然联系,俗语“老实人画出不老实画”,实为艺术创作和做人的最佳状态。
面对当下,“艺品如人品”这种说法更不能完全否定,这句话对当前社会情境下,艺术家如何处理做人、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艺术史的过程是艺术实践的过程,对于艺术的“痴心”可能更多的是艺术家天分的体现,而一颗“平静”的心,使得这种艺术天分的拥有者在任何生存状态下都不忘记对艺术的“用心”,崇尚人品的恬淡自然,不追求过份的欲求,应该是艺术创作者创作时正常心理状态,尤其是当下,艺术家和普通民众都无法逃避“浮躁”和“功利”的整体氛围,如何才能追求到艺术的逸神境界?手执纤毫而思赵公元帅,势必情与画隔,心手两乖,难入画境。重提艺品如人品,对当代艺术家的指导意义在于,要时刻修炼自己的内心,让浮躁的内心趋于平静,全身心的投入艺术创作,追求平静,追求纯粹和清静的内心修为,静心的人品修炼对于锤炼艺术作品的品质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它融合了作者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其核心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心灵过程,不断摆脱功利与浮躁社会心理的人格修养过程。
“艺品如人品”品评标准的当世存在和强调,正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善的极大关怀,也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本质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