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研究

2018-01-28 06:24李外禾
绿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涪陵食品安全

李外禾

摘要:指出了由于食品质量问题频发,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探讨了涪陵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消费者认知度底、政府倡导不足、企业需求不大等,提出了需要政府督促指导、企业主动作为、消费者共同参与,才能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真正确保人民“舌尖安全”。

关键词:涪陵;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6-0095-03

1引言

近年来,为推进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涪陵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局积极探索,着力建设“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问题可查、风险可控”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确保涪陵食品“产得安全、管得到位、吃得放心”。

2涪陵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2.1建立领导体系

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契机,涪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部署、高位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9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体系,狠抓“一把手”工程。并将创建工作作为涪陵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常态化地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门联席会、现场办公会、工作专班调度会,实行定期督查、每月通报等形式,研究难点热点问题,督查任务落实情况,以党委、政府责任落实推动责任落地,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2完善制度体系

涪陵区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以落实“四有两责”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保障。建立监管体制、增加乡镇编制、提升基层的监管能力。先后为18个乡镇基层监管机构调剂新增了72个行政编制,并增设了18个正科级领导职数,招录了18名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充实监管队伍,初步建立起了区、乡、村三级监管体制。2017年基层食药品安全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完善长效监管制度,在食品“三小”监管、追溯体系管理等問题上精准发力。持续加大经费投入,补足基层监管机构的基础设施不足、设施装备短缺等“短板”,落实了示范创建工作经费350万元,乡镇、街道落实经费400余万元。

2.3健全网格化监管系统

涪陵区全面启用网格化监管系统,集成化电子监管地图初步成型。依托“快检筛查”和“互联网+”搭建了“筛查进入、全程追溯、公开透明”的“智慧食安”模式。目前,全区120家市场、超市和1200家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实现常态运转,150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电子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检查、处罚、检验等企业诚信信息通过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平台向社会全面公开。目前,已在超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基地等领域建立了11个快检室。201 7年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63件,收缴罚没款449.34万元,案件办结数量较前一年提高16.5%;完成食品抽检4440批次,食品抽检合格率从2014年的97.6%上升到2017年的99.1%,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率100%。

2.4提升部门监管合力

涪陵区通过组建涪陵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的监管部门责任体系,有效凝聚了监管合力。2017年先后召开部门协调会11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0余项.安排部署全区性食品整治工作9项,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5次。

2.5创建食品监管亮点

将监管难点变亮点,创新建立定科定所、定人定片“双定”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责任制、制定并实施《食品药品行政执法记录全过程制度》、网格化管理、实行3分定量考核,以及创新建立了“外派学习 顶岗培训 实作指导 所办联动”“四位一体”的基层食品药品队伍培养模式等亮点频现,成为重庆市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中的响亮名片。在创建活动中,食品安全整体满意度也由创建初期的50.1%提升至如今的66%以上.群众获得感较以前得到显著提高。在涪陵大地上响应民生需求、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注重实效的食药监人,正谱写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篇章。

3涪陵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大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低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饮食品位,更多的食品出现在实体超市、商店货架上、网购中,进入人们的生活。但现实中保质期内“发霉”、检出违规成分、上黑榜、假冒伪劣,网购食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但出问题后,大众消费者对食品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低。从中国消费网共同发布的《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中可知:60%以上的消费者对新《食品安全法》知之很少,很多消费者对新《食品安全法>的落实持怀疑态度;40%以上的消费者不细看食品标签及说明;60%以上的消费者遇到到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不易辨识的情况;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者赔偿的消费者占最高,但仍有19.91%的消费者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7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只有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法,才能提高消费信心。

3.2企业实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需求不大

近年来由于受经济低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企业为订单式生产或间歇性生产,经营效益良好的企业占比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欠好,企业对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不高。调研的115家食品生产企业中,年产值在200万元及以下的29家,占参加调研企业总数的28.5%;年产值过千万的8家,占参加调研企业总数的4.9%。尽管参加调研的基数占比不高,但基本反映了涪陵区食品生产企业规模状态和经营状况。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也不多,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对实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需求不大;尽管有的企业也声称建立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但运行的有效性仍存在很大疑问。

3.3产品原辅料的多样性造成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的不确定性

调研中发现.部分面粉、植物油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小麦、芝麻、花生等农副产品,多数是农民白行种植收购的,原材料溯源不易实现,很难保证同批产品的同源性。榨菜企业使用的原辅料以及食品添加剂较为多样,客观上也造成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的复杂性。

3.4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涪陵有的企业也进行了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探索,引入计算机管理,但因该项目投入较大,企业无法进入实质性建设。政府主导投入也不足,单纯依靠企业白身投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同时,随着市场形态多样化,食品领域违法行为更加隐蔽,违法手段更加复杂,食品监管执法装备、检验检测设备、基础保障经费难以适应市场监管需求。

3.5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系统性不够

食品安全风险越来越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特征,目前的分段监管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各监管机构改革模式不同,进度不一致,监管机构和技术机构的整合归并、执法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优化组合都还未到位,加之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体制均有差异,加大了协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监管工作格局未形成,监管的合力和系统性不够。与监管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不完善,各监管机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检测机构,检测项目严重同质化,造成检验资源重复配置,资源整合不力,信息和数据不能共享。

4涪陵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

4.1坚决执行“四个最严”要求

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特别是“四个最严”的要求。要立起最严谨的标准,及时增添废止、整合理顺、互相协调,努力加快标准法规体系建设,确保标准体系完备、精确、细化;要执行最严格的监管,加快健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全链条的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拓展科技监管手段,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要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加强部门联动.深化行刑对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为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重器;要落实最严肃的问责,着力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构建“全面覆盖、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

4.2 努力提高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认知度

涪陵食药监局要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抓好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载体宣传,不断提高大众消费者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利用食品安全宣傳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在学校、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汽车站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场所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采取现场咨询、新《食品安全法》讲座、发放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海报和宣传手册,普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加消费者的认知度。还可以采取上门指导、派发宣传单,利用政务网、微博、微信等方式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维权意识。以追溯体系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沟通、信息发布机制,增强食品安全可追溯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宣传教育,督促其诚信守法经营,提升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4.3极力督促企业实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继续督促榨菜、食用植物油、白酒、乳业生产企业等实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要求企业做好各环节追溯信息的记录管理、存档,并通过建立内部追溯核查白纠机制,定期查核复验上下环节追溯信息闭环无缝衔接,确保追溯信息准确、完整、规范、可溯。特别是对食品添加剂和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和运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没有建立追溯体系、追溯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特别是出现不真实信息或信息缺失的,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严肃处理。落实国家和重庆市的数据接口规范、编码及企业包装线改造方案等技术规范,组织软件公司,协助涪陵做好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4.4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注重源头治理

食品生产企业要主动作为加大投入,以“食品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严格按照《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l4881-201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重点对榨菜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查验、配投料、生产、入库、存储、出库、检验、销售、标识、设备设施、人员及卫生防护、投诉举报、召回、销毁等环节及时完整、真实规范地记录,并科学保存,确保从进货到销售全链条进行有效追溯。在“互联网+”背景下,可采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产品实行射频识别、条形码和二维码等电子信息追溯,对食品安全实行智能化管理。

4.5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检测体系

按照“企业建立、部门指导、分类实施、统筹协调原则”,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检测体系。加快推进“智能+”、“+智能”应用,以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中机互联网数据中心为平台,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检测体系,推动食品安全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国家级危险化学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建设成品油检测区域中心实验室,力争获批国家级酱腌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要加快建立完善三级两类检验检测机构,区级食药监局中心快检室,区疾控中心实验室,镇街食药监管所办快检室、120个农贸市场、256个大型食品超市快检室,形成全覆盖的检验检测体系。着重对农贸市场经营者是否贯彻食品安全制度.食品经营户是否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是否保留进货票据,肉类产品是否具有“两章两证”等进行监督检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人员要依法对市场上销售的肉类、蔬菜、水果、食用油等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进行随机抽样,对肉类水分含量及兽药残留、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等高风险项目进行现场公开快速检测。

4.6扎实做好追溯体系的基础工作

要将查处案件特别是查处大要案作为有效推进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检验整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加大大要案件查处力度,确保形成整治的高压态势。要结合日常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控制、关键环节控制、检验控制、运输和交付控制等每个环节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从原料采购入厂到产品出厂销售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做到企业内部每个环节责任清晰,为追溯体系的健全完善夯实基础。

4.7极大提升监管合力,明确追溯体系分工责任

落实各监管机构职能.加大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横向沟通和协调,提升监管合力。要切实把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引领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大推进力度,创新服务企业的方式,加强咨询辅导,解决企业在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时遇到的困难。抓住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好机遇,逐步整合食药监、卫生、工商等职能,努力扩充监管人员队伍,完善现代检测设备,形成大监管格局,合力堵上监管的漏洞。

猜你喜欢
涪陵食品安全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净利润现五年来首降涪陵榨菜提价战略能否继续有待观察
水中高考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