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高鹏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性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来源。作为不同来源的两种知识积累方式,内部积累与外部积累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均已得到学者们的认同。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者偏好不断变化,竞争对手加速增多,环境呈现多变性、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此时,知识基础理论所持有的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独特的知识存量的静态化分析观点的局限性初步显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与动荡的外界环境密不可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需要结合外界环境不断调整创新战略以适应动荡变化的环境,从而保持竞争优势。故本研究以环境动荡性为调节变量,研究企业知识积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并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知识基础理论强调,企业所积累的各种无形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Nonaka&Takeushi(1996)指出,为了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满足顾客需要,企业除了需要从内部积累新知识以外,还需要从外部获取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知识。张钢(1998)指出企业获取知识的方式包括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共享。江旭、高山行(2010)指出企业有效提高知识存量的两个基本途径为内部研发和外部学习。张军、许庆瑞(2015)提出企业知识积累方式包括外源性新知识获取、内部现有知识积累与扩散及内生性知识创造。鉴于此,本文根据组织知识积累发生的具体范围,将其分为内部积累与外部积累两种。
1.内部积累。内部积累是企业通过内部研发、知识共享、跨部门活动等过程实现知识的积累,是组织内部存量知识的重新整合。内部积累系统性较强,时间周期往往也较长。其中,内部研发是指企业利用其自有的人力、资金、知识,独自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知识共享是指企业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在最佳时机、最佳地点、以最合适的形式将最合适的知识传递给企业中最合适的成员的过程。张军、许庆瑞(2015)提出内部新知识创造和内部经验积累是内部积累的两种方式。杨菲等(2017)提出发明新知识和日常经营过程中总结经验知识是两种内部知识创造方式。
2.外部积累。当今企业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需重视外部知识的获取。企业所有知识均从内部积累所得会提高其技术知识过时从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故除了内部积累之外,识别、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外部积累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及研究机构等处获得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有并购、合作研发、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或购买、研发外包、引进专家以及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外部积累不是单纯的获取外部知识,而是整合外部新知识并有效组织现有知识。
环境动荡性指一个行业中频繁且不可预测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会加剧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动荡的环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技术、市场等较高程度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环境不确定且难以预测;动态、不稳定的环境导致企业产品需求与增长率的急剧中断;临时竞争优势不断在行业内被创造或消失,导致行业内企业竞争地位此消彼长,行业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学者们多从技术动荡性和市场动荡性两个角度对环境动荡性进行剖析。技术动荡性是指技术变革的速度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程度,其特征为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环境难以预测、技术创新周期不断缩短。市场动荡性是指企业所在市场竞争强度的变化、客户组成及他们需求和偏好的变化,是企业市场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程度,其特征为市场竞争强度、顾客需求或偏好、价格成本结构及竞争对手构成的持续变化。
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基于知识存量的积累,王红倩等(2016)认为企业应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注重知识的内部与外部积累,以保持其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其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所需的新知识,约2/3来源于企业内部,另外1/3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取,这可有效避免企业仅从单一路径积累知识所导致的刚性问题,表明企业知识内部积累、外部积累对其创新绩效的提高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部积累是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主要源泉,研究表明内部研发、知识共享等内部积累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李艳华(2013)指出,企业提高技术能力除了要依赖外部知识获取之外,还应重视内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开发。李纲(2007)指出,企业内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创造新知识以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简兆权等(2010)研究发现,企业间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也越高。张军等(2014)指出,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显著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Beatriz&César(2016)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创造知识的能力,即内部知识积累能力显著促进其突破性与渐进性创新绩效。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企业知识内部积累有利于其创新绩效的提高。
外部积累是企业新知识的重要来源,企业的成功依赖于整合不同的知识,并且将其应用于技术创新。外部积累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重大影响,联盟、并购等外部积累方式可以获取联盟企业、被并购企业的先进知识,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促进其创新绩效的提高。Beatriz&César(2016)研究发现,企业的吸收能力,即外部知识积累能力显著促进其突破性与渐进性创新绩效。Lauesen&alter(2006)从广度和深度两个角度刻画企业的外部信息搜集战略,发现企业外部信息的搜集与其创新绩效紧密相关。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企业知识外部积累有利于其创新绩效的提高。
不同的环境意味着企业内部资源的价值不同,故环境对于分析企业创新绩效非常重要,企业知识积累应与环境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环境动荡性对于企业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环境动荡性加速企业内部知识折旧的速率,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动荡性催生新的市场机会,给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具体地,环境动荡性对企业知识积累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将受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企业的知识积累一般按一定的路径进行,形成一定的范式,内部积累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当外部技术发生较大变化,即技术动荡性较高时,内部积累的路径依赖性得以凸显,致使企业难以发展新的适应外部环境的知识,进而不利于创新绩效的实现。外部频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加企业现有知识贬值的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基于企业现有知识与信息难以有效对市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当外部市场环境较为平稳,即市场动荡性较小时,企业的产品市场处于较为稳定的成熟状态,顾客需求变化缓慢,产品和服务更新换代速度减慢,此时,企业将重心工作置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质量等生产活动上。因此,内部积累较多发生于外界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内部积累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在高度动荡的技术环境中,行业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化以及难以预测性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必须紧跟行业内技术的发展变化,提高自身敏锐性,持续从企业外部积累新的知识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创造出新产品以对外界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作出响应。与内部积累明显不同,外部积累可以很好的与行业的技术变化相适应,打破内部积累固有的路径依赖效应,从而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因此,外部技术环境越动荡,企业为打破路径依赖效应的束缚就越需要从外部获取新知识更新现有知识系统,外部积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越显著。在市场动荡性较高的情况下,顾客往往没有明确且稳定的偏好,他们更倾向于全新的产品及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从外部搜寻并获取各种知识,多种知识的互补协调有利于企业高效率地开发出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因此,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外部新知识的获取、利用对企业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外部积累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本文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以环境动荡性为调节变量,研究知识积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微观层面,有利于企业建立、巩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领先地位;宏观层面,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对企业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第一,卓越的创新绩效需要高度结合内部、外部不同来源的知识,故企业应重视同时从内部、外部积累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第二,管理者应评估企业外部环境状况以正确部署知识积累策略。外界环境较为稳定时,企业应着重于内部研发、知识共享等内部积累方式以提高创新绩效;外界环境动荡时,企业应重视通过并购、战略联盟、技术许可引进等外部积累方式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