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现代学徒制制度框架日益完善,并推动了实践层面的逐渐展开和深入推进。但是,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安排在落实现代学徒制方面存在天然缺陷。如何保证学徒制的本质内核,并将其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结合起来,依然是现代学徒制落实中需要认真研讨的关键问题之一。
现代学徒制制度框架完善是一个持续多年的历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为下一步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政策、教学等环境支撑。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对现代学徒制工作提出了意见。2015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徒制。2015年8月,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2017年又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目标。
现代学徒制制度性支撑并不能完全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徐国庆认为,现代学徒制的首要因素是建立在现代教育体系基础上的师徒关系,并且这一关系要达到相当稳定的状态,校企合作在现代学徒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并非必备条件。赵志群提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养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对企业式的职业教育制度。两位学者的观点对理解现代学徒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结合国家文件精神和众多学者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学徒制本质特征至少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主体间关系方面的师与徒,而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师与生;二是主要形式中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这也是中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色;三是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协作,这是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重要方面。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无论形式如何变换,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共同本质是技术积累。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学徒制就是以具有时代色彩的模式实现受教育者(受培训者)技术积累的一种平台、模式和路径。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其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人才素养的全面性。正是基于这种思维逻辑,只有在学习者面向、实践面向、参与者面向等方面有好的拓展,才能达成现代学徒制的根本要求。
招生与招工同步实现是落实现代学徒制的关键难题之一。学界一般认为,德国等发达国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在这一点上显然是存在制度制约的。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一般不会以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为前提,即使在订单班、定向培养模式下也是以类似于口层契约为前提的。在学生完成学业时,既可能学生“违约”而不去企业工作,也可能企业“违约”不接收学生直接就业。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学徒制确实很难直接开展。
拓展学习者面向或许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之一。拓展学习者面向就是不把眼光局限于从基础教育阶段升学而来的学生,而是拓展至已经是员工的学员,至少是具有十分明确就业意向的准员工。换言之,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可以更多地从社会服务层面进行积累。员工和准员工的身份可以避免因为角色冲突而出现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
表面看来,注重工作在一线的师傅的培养是现代学徒制题中应有之义,但这一点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一方面,从绝对时间分配看,即使是参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职业院校学生,更多的依然是在学校课堂或实验实训室进行学习,而不是在企业等生产一线。另一方面,即使是企业实践者的指导,由于时间、安全等多种因素,也大多以企业实践者到职业院校指导实训或上课为主要实现方式。显然,这很难起到师带徒的最根本效果,其指导深度、广度和效度也难以得到保证。
要实现更好的现代学徒制,必须改变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分配比例。当然,这种突破具有天然的制约性,主要受到来自学校教育基本要求的制约。因为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教育也必须达到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比如,特定课程的比例、教学时数的分配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一种可能的实践策略或许在于,在学校可以自主决定的部分尽可能以企业实践为实现方式,专业基础课、职业素养培育、毕业设计等更多地引入企业元素,并尽可能在企业环境中完成。
与传统学校职业教育有较大区别的现代学徒制,可能受到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既可能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担忧,也可能来自家长对孩子在现代学徒制中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担忧。笔者看来,这可能也是不少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难以深度开展的深层原因。
拓展参与者面向即要通过邀请观摩、主动申请教育效果评测、引入多元评价机制等多种方式,增加多元利益相关者对现代学徒制的直观体验,有效树立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良好形象,以赢取更多认可和支持。
从现代学徒制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目前宏观制度设计来看,现代学徒制具有一定的制度制约性,短期内不可能全面展开,这种情况或许会持续;现代学徒制具有一定的专业制约性,不可能全体参与,制造业相关专业可能更易实现;现代学徒制是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实践,需要具有创新思路,达成既有框架下的最大实现度。但我们也应有信心,基于理性分析与谨慎实践的中国现代学徒制可以提供现代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