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与焦点问题研究

2018-01-28 22:53卞凤宏江苏省盐城市体育局
体育风尚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运动会青少年

卞凤宏 江苏省盐城市体育局

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体育竞赛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既能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及时检验其锻炼成果,以便发现优秀的体育人才。此外,青少年参加体育竞赛对其全面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可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质,并培养其集体协作精神与奉献精神。由此可见,加强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与焦点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青少年体育竞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举办青少年体育竞赛,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级领导提高对体育锻炼工作的重视度,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体育训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地区为了确保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来促进各类运动项目的开展,在本地区内选择一些重点中小学作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现阶段,部分中学和小学已经把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体育工作的关键内容,并将此项工作交给各级领导与部门进行统筹安排与合作开展。

(二)有利于推动青少年体育设施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在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的时候,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都会提供赞助,将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作为例子,上海市政府部门划拨了大约七千万经费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完善,各相关学校也积极为运动会的开办筹集经费,促进竞赛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此外,学校还利用对外有场开放等方式,将基础教学任务的完成作为前提,积极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到健身运动项目中来,这就有效推动了青少年体育设施的改进和完善。

(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少年的主人公意识

将中学生和大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的举办,可为各学校提供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各参赛学校能在竞赛活动中积极展示自身的特色,使体育竞赛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并利用竞赛的吸引力使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促进其体育积极性的提升。此外,青少年作为体育竞赛活动的主体,其在参与过程中还能体会到成为主人公的感觉,从而不断增强主人公意识。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青少年体育竞赛和学校的体育教学理念存在一定出入

青少年体育应当把娱乐、休闲等理念充分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之中,使青少年逐渐形成勇往直前、敢于突破自我、不断奋斗的人生态度。伴随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也迫在眉睫,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来说,必须将青少年体育竞赛打造为全民共同参与,融合文化与教育理念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所以,应站在体育运行体制与国家制度的角度上,逐渐摒弃传统观念,将体育作为一种教育途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体质,使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以及相关大众媒体都积极倡导“赛事瘦身”,提倡将大型的、单一化的体育竞赛活动转变为小型的、多样化的体育竞赛。但由国家主持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大都表现为一些锦标赛,学校所开办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内容仍局限于球类、田径类项目,在活动主要内容与评价标准上都超出竞技体育这一范畴。

(二)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形式比较单一

按照当前我国所实施的体育制度,全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主要可划分为两大类,即项目类与赛会类。其中,项目类主要涉及到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竞赛、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竞赛以及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竞赛等。赛会类主要涉及到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所举办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青少年阳光体育节等。从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开展目的、活动内容等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体育竞赛和一般成人所参与的体育竞赛并没有太大区别,在竞赛举办思路上也没有完全考虑到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参加竞赛的青少年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就是为了给班级、学校或本地区争取荣誉,在参赛之前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训练,当运动会或者比赛结束之后,青少年参赛者基本就不会再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了。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青少年体育竞赛还未充分体现出其所具备的休闲体育与运动教育的功能,还不能赋予所有青少年参加体育比赛活动的机会。

(三)青少年体育竞赛在内容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青少年体育工作主要针对的是11~15岁的青少年,按照我国出台的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要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学校体育技能的大范围普及以及体育运动人才的培养相结合,要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当然,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也应当考虑到对全体国民素质的提升以及高端体育储备人才的培养,坚持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开展,但是当前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仍然局限于政治因素与“锦标主义”,在比赛内容上主要以难度比较高的竞技项目作为主体,特别是一些省份、城市所主办的运动会,仍然属于层次较高而真实水平偏低的比赛,而且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很难活的真正体验的机会,其参与率偏低,因此根本无法实现全民参与的目标。

三、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焦点问题

(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未严格落实到位

我国的社会事业主要涉及到体育、文化、科技、劳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其中,具有较高地位与价值是体育事业。要实现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与普及,加快打造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发挥出政府部门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青少年体育列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民生工程项目,在体育上的财政预算经费所占比例往往比较低,真正投入到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中的经费更加寥寥无几。

(二)学校体育尚未得到高度重视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通常指的是青少年群体所参与的各类体育活动,其总人口大约为4亿人左右,而且绝大多数青少年都在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所有竞赛活动的参与者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小学。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主体空间。在现阶段政府大力支持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政策之下,让全体青少年通过体育来增强体质、愉悦心情、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视实施途径。但一直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局面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不仅如此,反而愈演愈烈,家长对于青少年参加体育竞赛活动大都持反对态度,少部分持同意态度的家长也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参与体育竞赛来达到高考加分、单独招生录取等功利性目的,而没有真正重视对青少年体育兴趣的培养。青少年的学业压力过大已经成为致使其体质降低、体重超重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体育课在诸多学校都被视为游戏类课程,有的甚至直接被文化类课程所替代,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经费、实践等都得不到保障,这就导致中小学体育训练体系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和维系。

四、实现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竞赛体制

考虑到青少年在身心成长上的特点,应当严格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严禁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改变以往竞赛规程过于成人化、单一化等缺陷,构建公正、公平的体育竞赛环境。在竞赛内容上,应当摒弃传统的“一锤定音”的方式,在比赛中增设一些文化水平测试内容、专项基本技术测试等,通过各项测试的综合成绩来确定参赛者的名次,可采用多种项目混合比赛的形式或者主赛与附加赛相结合进行比赛的方式,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体育综合素质。

(二)对城市运动会加以改革,实现青少年体育竞赛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

城市运动会在青少年全国体育竞赛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实现我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我国城市运动会在实际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诸多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首先,应当进一步突出后备人才的战略发展定位,改变过于强调金牌意识的现状。其次,应对城市运动会的运动员选拔、计分方法以及比赛内容等加以改革,使之在赛制上逐渐与奥运会相接轨。此外,还必须坚持地方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城市运动会在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推广与普及上发挥出积极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体育竞赛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必须提高对青少年体育竞赛的重视度。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还存在诸多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包括竞赛形式过于单一、学校体育未得到高度重视等,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度,加快构建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竞赛机制,改变学校、家长等对体育课程的传统观念和看法,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此外,还必须加强对城市运动会的改革,使青少年体育竞赛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运动会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龟龟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育竞赛规则的本质主义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