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 芸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面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全面育人新要求,体育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天津市河北区对体育教师培养及队伍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科学性的指导办法,以适应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其中,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优秀体育教师在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河北区教育局展开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为体育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一直以来,河北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把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区教育局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学校体育的深入推进展开了具体工作,并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重点。
为了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一支高水准的体育教师队伍,河北区教育局体艺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为切入点,以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方法为有效途径,以最大限度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工作室“传、帮、带”功能为创新手段,为河北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起集教学、教研、研学为一体的快速成长平台,以实现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人尽其才、骨干涌现”的良好局面。
在帮助体育教师实现专业提升方面,体艺科转变传统培训方式,支持、鼓励各类教研会和研学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在这些活动中规范教师行为、教学组织,协助教师对教学设计、教法学法进行精雕细琢,接触前沿教学理念,体验先进教学手段,推动网络技术与活动形式的有机融合,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思想。与此同时,体艺科十分重视区域内体育工作室的职能作用,对陈灵娜体育教学工作室、徐万秋体育工作室予以充分肯定及支持,多渠道为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资源及帮助。
陈灵娜体育教学工作室由河北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组成,是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它既是一个开放性的研修组织,也是一种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该工作室以体育学科为纽带,旨在为体育教师搭建专业成长、自我提升的平台,着力打造一支有成就、有影响、高层次的小学体育教师团队。
该工作室由高级教师陈灵娜负责主持,成员涵盖了区域范围内一批理论水平良好、业务功底扎实、教学业绩突出、教研能力较强的一线体育教师。在陈灵娜看来,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引领工作室全体成员乃至全区所有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科研、教学工作,是工作室的第一要务。在关注、研究并解决体育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过程中,工作室注重体育教学实践以及与各校骨干之间的协作,积极组织体育教学研讨活动,致力于成为本学科、本领域的领头雁,辐射全区,促进发展。
在积极探索青年体育教师培养有效路径方面,陈灵娜体育教学工作室以成立青年教师培训班为契机,实施三年培训计划,与青年教师建立“帮扶”关系,对其教育教学进行指导。在具体的培训计划中,工作室结合区域小学体育教学实际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基础理论、体育基本技能、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该工作室主导的教师培训并非知识的“单向传递”。在学习的基础上,它还要求有实践、有反思、有合作、有研究,敦促青年教师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自身价值修养,积极弥补不足之处,从而获得业务能力的真正提升。比如,工作室培训定有骨干教师守则、青年教师守则,每位成员必须严格遵守,还要求大家认真做好笔记,上交作业等,每学期轮流谈感想、作交流,每学期末也会对大家的表现进行逐一评价。再比如,除了每月常规的工作室活动时间,“结成对子”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平时通过微信、QQ群等方式进行思想、业务方面的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在河北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培养、队伍建设方面,徐万秋体育工作室迈出了“研学为先,打造品牌”的专业发展之路。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在积极执行和协助体艺科关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紧跟体育教学教研前沿理念,以成果达成促学科引领,以活动组织辐射全区。
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徐万秋体育工作室逐步建设、完善了工作室的管理机制、团队职能和运行模式,本着全员发展、重点培养的原则,不断丰富研学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为中学体育教师成长搭设平台。工作室以专题讲座、实践研学为基本活动模式,围绕专业素质、能力发展等重点内容展开理论探讨,通过模拟上课、观摩演练等实操方式带来直观体验,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青年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为解决集中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培养教师的自主研学意识,工作室建立了网络研学群便于大家及时交流,同时布置相应的研学作业鼓励大家思考反馈。
在工作实践及目标整合的基础上,该工作室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定位——聚力教师基本功的专业提升,也更加注重品牌效应与成果推广,由此制定了“打造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中长期规划,以完善成员结构,力争让工作室成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作室在成员选拔上更加注重对敬业精神、理论基础、专项能力的考量,在培养过程中则加强了对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的针对性打磨,打造了一支小有名气的核心教师团队,在区域范围内的学科引领与辐射作用日益突显。
近年来,河北区的体育教学工作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既得益于区教育局对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又离不开大批涌现的骨干力量带来的全新活力与动力。通过几年的理论研学与工作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师用出色的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每年举办的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都是河北区体育教师展现所学成果、综合能力的平台。为了取得好成绩,参赛教师会克服来自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困难,全力以赴,积极备战;体育工作室也会予以全方位的配合,包括组织集训、制订方案、“一对一”培训等,为大家提供最直接有效的辅导。自2014年开始,河北区体育教师队伍连续四届比赛都收获颇丰,共获得3次团体一等奖、1次团体二等奖。在2017年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8名体育教师组队代表河北区参赛,最终,他们将团体一等奖收入囊中,同时还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的好成绩。
除了比赛成绩,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收获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河北区2篇论文获二等奖、1篇论文获三等奖。
回顾教师队伍建设之路,河北区取得的进步让人欢欣鼓舞: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骨干教师不断涌现,体育教学工作室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不断突显,全区体育教学质量随之明显提升……成绩属于过去,精彩且看今朝。未来,河北区将继续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找不足,求改进,精准发力,优化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带领全区体育教师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优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