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华教授认为,心育即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通常所说的兴趣教育、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创造教育、意志锻炼、性格教育、情感培养、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性培养等均属于心理教育。
王小棉教授认为,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取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以发展学生作为终极目标。
本文认为,发展性心理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与心理潜能的发展与优化,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长性、引领性与预防性特征,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其教育手段、途径、方式可以结合校本特色,呈现多元、丰富、鲜明的时代色彩。
发展性心理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把保护学生的生存权、健康权、选择权与发展权放在第一位。南京市秦淮区素质教育典型学校——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站在“不仅为学生六年着想,更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高度,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与学生社团,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及学科竞赛活动等,以释放与彰显孩子们的个性;建构全新的素质发展目标体系,分阶段进行达标、升级考查或考核,颁发素质发展证书;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让学生、家长都成为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主体。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整合型心理教育课程思路,经过20年的实践探索,在全员全程育心的基础上,2018年立项了江苏省生态型高中心理教育课程基地。该校认为:高中生态型心理教育课程基地,是在教育生态学与生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建设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发挥学生、家长、教师的作用,最终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课程基地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别开设面向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成长课程;第二阶段,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事件开展学生—家长、学生—教师、家长—教师的心理成长课程建设。通过两个阶段的基地建设,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发展性心理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的对象大大扩展了,由学生扩展到教师与家长;教育的时空大大扩展了,由固定教室扩展到家长夜校心理课、教师心理研习沙龙;教育合力大大扩展了,由学校德育处处理问题学生,扩展到德育干部、心理健康教师、家长对问题学生进行会诊,或将其转介到市、区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受专业辅导与治疗,最大限度地支持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发展性心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需要我们用长善的眼光来悦纳、欣赏、肯定每一位孩子,即最大限度地找出孩子身上已有的长处、善端、优点,最大限度地鼓励与激发孩子的长处、善端与优点,最大限度地协助孩子完善自己的长处、善端与优点,以及最大限度地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善端与优点,贡献他人与社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整走过这四个长善阶段,将来一定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长善教育的原则是:低潮时的托住与放松时的快马加鞭。在学生紧张、害怕、担心时,教师理解、等待、陪伴与问询:“你在这件事上,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感受?”“接下来你会怎么办?”允许学生在经历一些事情时出现各种情绪,并耐心听他们表达。经历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会从有点紧张、拘谨、胆怯,变得放松、自信,从而呈现完整的成长历程。在学生身心处于放松喜悦状态时,则要懂得及时加大刺激,激活他们的智力潜能,保持适当的知识密度,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发展性心理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可以用于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我区近几年的考前心理辅导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越是临近中高考,学生越进入心理素质、心理潜能的压力测试期,平时自信开朗的学生,在临近正式考试的日子里出现头疼、失眠、拉肚子、焦虑、紧张、成绩下降等各种迎考症状。我们将考前1~2月作为开展发展性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考前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当下是心智模式升级的黄金期;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与野心;看清当下状态中的“已做到”与“将要做”的部分;找准自己的位次、卡点与行动策略。
发展性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还体现在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与再利用上。我区慧园街小学是书法传统学校,书法修习对传承文化、培植心性、锻炼身体都极为有益。书法教师与体育教师合作,研发出供全校同学练习的书法操。书法操启动全身力量,需要大肌肉、小肌肉群协同配合,学生全身得到锻炼,再回到书桌前写字,身体就不会处于失衡与疲劳状态。而且全校学生一起操练,也有仪式感与庄重感,对于学生养成行止有度、优雅得体的君子风范很有益。学校“快乐心语小屋”还专门设置了用墨书写心理感受的角落,在这里,学生“以书怡情”,用书法促进心理健康。
发展性心理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活动,总是与时俱进。我区中山小学作为南京市随班就读实验学校,接收了一些特殊儿童到校就读,学校运用心理剧的方式来进行生动可感的融合教育。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辅导活动形式。由于校园心理剧融入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发生在自己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达到心理上的共鸣。中山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师的带领下,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的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提出心理解惑的办法,学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达到生生融合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人自助的目的。
发展性心理教育的主体,不仅是心理健康教师,还应该扩展到学校教育场景中的每一位参与者,心理健康教师、其他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家长都是发展性心理教育的主体。
发展性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联结自己的真心本性,充分、全面、个性地健康成长与发展。
发展性心理教育过程是寻善、长善、完善与从善的过程,是一个人逐步发现自己、壮大自己、贡献自己力量的成长过程,这其中离不开教师、家长、同学等重要他人的好奇、肯定与欣赏。
发展性心理教育途径包括:个别与团体;正式与非正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发展性心理教育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本性具足,只是需要发现的眼光与肯定的眼神。
所有促进一个人自尊自信、自动自发的善言嘉行,都是发展性心理教育的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