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农业建设路径
——以安徽省为例

2018-01-28 20:56韩婷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

张 俊,凡 飞,吕 华,李 清,韩婷婷,徐 鑫

生态农业作为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是“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实现现代农业迈向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推进绿色发展、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四大举措,进一步指明了农业农村建设改变过去过度依靠要素投入的老路、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满足量的需求,向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方向打造,这为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启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1]。本文探究“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建设的障碍、机遇和路径,以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建设的挑战

新时代背景给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但也带来新风险和新挑战。当前,生态农业建设面临农户素质低且观念扭曲;不健全的土地改革体制机制;新产业缺失和农业科技驱动不足等挑战。

(一)观念扭曲的挑战

在中国的自然农业文化中,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顺从自然、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的思想。这也使中国传统哲学内化在人们日常的农业生产和活动中,成为一种自觉的农业行为。但20世纪初,随着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人们的生产观念发生了改变,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农产品品质。为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加之生产者对农家肥的错位认识,农家肥越来越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质变劣,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品质安全。为抑制农作物病虫害,大量超标使用和违禁使用农药,由此引发的农产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山东“毒生姜”事件、海南“毒豇豆”事件、湖北“毒韭菜”事件、“立顿”茶叶农药超标事件等。超标使用化肥、农药解决土壤养分不足和有害生物危害等制约高产因素,水土资源长期处于“超负荷”供应,尽可能地提高土地的当期产出,不重视土地的休耕和轮耕等方式保养。使土地的有机含量在短短30年内,下降到1%[2]。工业文明理念扭曲了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及其环境之间和谐关系,这种观念已经替代或部分地肢解了原来的农耕文明[2]。

(二)体制机制的挑战

我国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一项农村农业经济制度改革,解决了人民温饱,新时代背景下却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小康社会建设缺乏新动力、新途径。特别是农村耕地“碎片化的绺绺田”,路渠不畅、机械难耕、技术和基础设施落后等现象,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投资能力弱,无法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小农生产方式,很难抵御日趋复杂的市场风险,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等现代农业发展,造成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地板”持续抬升与价格接近“天花板”双重挤压的尴尬现象。当前虽推动“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三块地”(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改革,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先进技术落地,城乡与三产融合发展等机制,但由于存在体制问题、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体制机制还没真正建立,导致农地还是没有真正流转起来,生态农业的技术、人才、新农人,都无法踏进田间地头、融入生产;城乡要素之间流动不畅;三产融合不紧密等。生态化现代农业要把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又增加了成本,当前现代农业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和社会效益,依靠施肥(化肥)、除农业病虫害除草(农药)方面的优势,大量节省了劳动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产出,但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净和自修能力[3]。农民作为一名理性的劳动者,当发展现代农业比生态化现代农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时,就会失去发展生态化现代农业的动力。

(三)新产业缺失的挑战

当前,安徽省农业产业层次低和农产品产业链短,造成其附加值不高的特征。主要表现是我国长期形成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只注重大农业系统的农、林、牧、渔各业的有效综合,且产业、种养和品种的结构单一,只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缺乏农业全产业链,导致集群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严重不足,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不强;产业链成员间信任度不高、利益分配不公、风险不分享;农业生产粗放、科技含量低、品牌创建缺失。传统服务行业所占份额仍然较高,多功能农业开发不足,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挖掘有限,新兴农业产业发展滞后。新时期,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亟待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生态型农业产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利用“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模式,拓展农业的多元性,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农民素质低下的挑战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进行“绿色理念”下生态农业建设,除了取决于自然因素外,劳动者素质高低亦是关键所在,所以首先要积累农业人力资本。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增速推进,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占总数79.4%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非农,且多数未接触农业生产、不懂农事活动、更不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留下农村耕田的农民平均年龄大于50岁,性别结构妇孺化严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高达50%以上,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他们很少去接触各种科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一直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对新技术、新设施很排斥,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和生态农业新观念的吸收[4]。

(五)农业科技驱动不足的挑战

我国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和队伍,又有3所全球前十的最佳农业科学大学(2017年 10月24日,《U.S.Nеws&Wоrld Rероrt》发布),但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生产清洁安全、节水灌溉、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科学种养的协调、人工智能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基础性和关键技术领域创新与应用方面短板突出,相关农业科学技术集成不够,引领产业能力薄弱;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尚未发挥,贡献率仅有40%左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2]。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的机遇

安徽省认真落实中央连续十四年聚焦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在推进生态环保、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机遇。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

目前,我们农业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由过去的产量不足发展为产量过剩和品质层次不高,如何有效解决产品与品质之间的矛盾,是现在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点。明确农业发展中的效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解决当前产量与品质矛盾的关键,是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是农业稳步高效发展的前提,是农民增收富裕的源泉。

安徽以“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农业建设为导向,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水等资源优势,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低碳循环、提质增效,实现了稳粮增收调结构,繁荣了生态农业。2016年粮食产量683.5亿斤,实现“十三连丰”;拥有“三品一标”认证面积2746万亩,3679个有效获证农产品,其中,384个有机产品、1502个绿色产品、1764个无公害农产品、2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蔬菜、水果、油茶、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共创建1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9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拥有100个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500个示范主体,有4个市、30个县(市、区)实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整建制推进,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15个,绿色高产示范区300个,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46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70万亩[5]。

(二)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2017年6月,中办、国办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明确提出撤除屏障、大胆创新、全方位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安徽省以现代生态农业为抓手,加快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规范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安徽省拥有592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4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931家省级龙头企业;4.8万家家庭农场,其中998家省级家庭农场;7.4万家农业合作社,2.5万家农业社会服务组织,620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9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133家“甲级队”、235家联合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省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农业专业合作社621家、协会10家、经营主体9168家,其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示范点20个、全国十佳休闲农庄3个、中国美丽田园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个、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6个[4],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休闲农业呈现井喷发展态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具规模,已成为安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价值链中分别承担农产品生产、自我管理与服务、引导示范等作用。同时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发挥鲜明的组织功能、示范功能和服务功能,带领和支持广大普通农户,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三)良好市场支撑的机遇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基础,安徽省目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有高山蔬菜、水果、茶叶、桑蚕、中药材、油茶、山核桃、香榧等,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初步构建了“基地+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品牌+产品种类+知名企业”的发展格局,如詹氏宁国山核桃、漕溪黄山毛峰等品牌促进本地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水平,带动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六安市“一谷一带”产业发展成果显现。深入推进六安茶谷建设,将茶采摘、茶体验、茶餐饮、茶文化、茶休闲与景区旅游融为一体,着力打造全国最美茶乡,整体纳入中蒙俄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茶谷小镇、茶谷小站和茶谷小院,近40个茶谷节点形成了结点成线、联珠成串的风景线。扎实推进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通过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淠河沿岸绿色蔬菜、生态渔业、白鹅和林果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并形成了规模、特色和品牌,促进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5]。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

近年来,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产品难以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生态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从转变发展方式的高度来转变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和创新技术等,达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的协调。

(一)完善生态农业发展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有效机制

生态农业是由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协调和控制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各个利益主体,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有效机制和公共财政的支持。因此,生态农业发展面对“资源和环境”两大“紧箍咒”,必须建立以“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农业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强化法律观念,依法治理农业,加快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立法步伐,其中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立生态指标约束机制,强化“生态红线”意识。比如,制定和完善关于“三品一标”及农药、化肥使用的具体标准,大力推广有机肥替换化肥、生物防治替换化学农药。增加农业生态补贴,是WТО规则允许的,我国亟待在此方面调整农业政策方向,提高精度。唯有如此,才能促使生态农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的创新与突破

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佳途径。为此,要大力重视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技术集成推广力度。可以依托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业)优势资源,建立生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实验室和研发基地等,加快推进生物育种、智能农业、现代设施装备和生态环保等前沿技术创新与突破;依托国家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创新信息、应用国际化、融资和技术推广平台,支持生态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注重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同时可以对农业龙头企业、涉农高校、研究所等联合创建的科研中心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开创一批农业科技的创新平台,在农产品深精加工、畜牧、水稻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创新条件和科研条件。基于安徽省生态农业建设实际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重点对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污染修复、农林生态修复、水肥调控、疫病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农产品安全等痛点方面加强研究;推广“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坚持“校企(政企)合作”与“乡土人才”并重,扎实强化各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推广,不断增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对生态农业的支撑作用。

(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生态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对农业赖以生存的“山水林田湖草”实行粗放式经营。安徽省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跨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等3个气候带,兼跨淮河、长江、新安江等3大流域,具有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地形;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拥有5000多个动植物种类,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常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知名的特色农产品100多种。首先要立足本地资源、从功能、技术、产业等方面规划淮北平原的重要粮、油、畜禽和蔬菜等农产品主产区,江淮丘陵的宜林区,沿江平原的粮、棉、油和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主产区,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乡村旅游区等五大自然生态区域;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要立足农业产业适度规模、集约化、环境承载力、资源禀赋和特色等方面,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林结合,探索创新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

(四)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生态农业强调生物能量的多级利用,是物质沿着“食物链”多次利用外,又沿着“加工链”进行了精深加工,多次增值,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经济系统的“加工链”及“销售链”的无缝衔接。通过“食物链”,有机物、废弃物得到了多级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取得生态效益。“加工链”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运用现代加工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科学加工,加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延长产业链。而绿色农产品在深层次加工中则不断增值,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运销链”则是绿色产品运输、销售环节,通过“运销链”绿色产品再次获得收益。由此可见,农业必须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轨道上,才能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6]。

(五)支持和培育高素质的“新农人”

生态农业是科技知识含量较高的农业,实施生态农业必须拥有一支较高文化素养、懂技术、善经营和会管理,具备创新创业精神,把“小生产”与“大市场”、现代工业与生态农业、先进的耕作技术与经营管理理念等相互衔接起来,以生态农业为己任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简称新农人)作为保障。建议完善农业教育立法。为广大农业从业者创造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平台,构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农民合作组织等多主体、多形式、多层次的高效灵活分类精准培训体系,不断加强对新农人知识更新与专业技能提升,引导她们成为我国绿色发展新时代的主力军、生态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同时建立合格“新农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入制度,重点在财政补贴、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农业保险、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创设力度,为其打造良好成长环境[7]。一旦农业成为一种体面的业态,自然吸引一批想务农、有经验的“老农”,一批具有创新意识、踏实肯干、敢创业的“新农”和一批高素质、有情怀的“知农”加入到“新农人”队伍。这样,“乡村振兴战略”的劳动力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导向。只有在协调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因素,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善生态农业运行保障措施规范,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的创新与突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解决发展与环境、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育高素质的“新农人”和农业新型业态,拓展完善“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农业发展产业链和增值链等,才能为高效生态农业提供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В/ОL].(2017-10-28)[2017-11-01].httр://www.fj.сhinаnеws.соm/nеws/fj_jsхw/2017/2017-10-28/393644.html

[2]徐鑫,张道升,李清,等.基于WSR方法论的食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60-63.

[3]韩长赋,高云才.首次明确政策框架扶持新型经营主体[N].人民日报,2017-06-01(002).

[4]安 徽 统 计 年 httр://www.аhtjj.gоv.сn/tjj/wеb/tjnj_viеw.jsр?strСоlId=13787135717978521&_indех=1

[5]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7-05-15(003).

[6]王樵.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方向探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5(11):50-53.

[7]韩长赋,高云才.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N].人民日报,2017-10-02(002).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农产品争奇斗艳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