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记忆是人类的情感库存和精神源泉,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催化剂和灵感孵化器,也是一切思维创造的逻辑起点和智慧摇篮。某种意义上讲,散文写作实际上是作家的记忆被现实情境一次次激活的精神散射,作者借助记忆的土壤和武库,倾注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眸,梳理似水流年中那些可圈可点的珍贵片段,清理过往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重温成长历程中的懵懂和青涩。正是敞开了记忆的大门,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载浮载沉,挥之不去,魂牵梦萦。昨日之日不可留,但心底的回忆却如老照片的底片一样清晰,在反刍与咀嚼中,陈年老酒一样的记忆历久弥新,推陈出新,花样翻新,与现实生活交相辉映,发散出诗意的清辉。近日,笔者拜读了原泰山学院副院长、中国现当代文学学者刘克宽教授的散文集《抚摸记忆》,我被他沉浸在岁月回想中的款款深情一再打动,那些如歌的岁月经由他的深情追忆而再次复活,尤其是那些关于他在泰山学院的前身泰安师专的青春时代读书、教书,壮年时代行政管理中的亲历亲为,更让我感怀不已。因为我明白,历史不会戛然而止,刘克宽先生所经历的岁月往事,某种程度上讲,依然在我工作的泰山学院若隐若现,是我今天面对的现实情境的历史延伸。一个单位的人文环境,宛如一个家族的家风,具有传承性、延续性和相对稳定性,阅读刘克宽先生的散文集,正是对自己工作于斯的“单位生态”的历史追溯和前情回顾。当然,刘克宽先生散文集的字里行间弥漫的青春记忆、读书心得、故乡风情、人情世故、行踪见闻、奋斗历程、治学之道、管理经验,从不同侧面对我产生了相当的教益。我深知,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睿智长者人生经验的集中闪现,更是一位我的父辈们(我父亲比刘克宽先生年长两岁)漫长人生和峥嵘岁月的回顾与盘点,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史、心灵史和精神史。阅读本书的过程,恰逢2018年春节期间,节日本身就是围坐在自家老人身边聆听他们抚今追昔的感慨,可以说,刘克宽先生的记忆,恰恰印证了我的父母从我孩提时不断向我娓娓而谈的过往岁月中那些我并不熟悉的历史面影以及那些他们芳华流逝中的喟叹与感伤。抚摸记忆,实际上是在小心翼翼地打磨历史的铜镜,阅读自己的成长日记,品味尘封的浪漫情怀,拥抱渐行渐远的昨日之我,展望未来时光的美好图景。学者钱穆说,散文之所以被作家重视,是因为它最容易表现人生百态和世事沧桑。好的散文对人生的观照既向外也向内,不仅有日常的衣食住行迎来送往,更有生命观照的温度与深度,有内在自我的不懈拷问和思索,是作者本人的性情、心态、气质的本然裸呈和真实展露。刘克宽先生散文能打动我的内心,或许就在于他对自己心路历程的记录中,有生命深处的蓦然回首,困惑之处的冥思苦想与反复叩问,思想的淬炼和打磨、生命本体的蒸腾与升华。当人生进入晚年,这样一种或独白、或絮语,或抒情、或思索的文字,让我得以领略生命的厚重与脆弱,坚韧与绵长。
在散文集的序言中,作者开宗明义地说:“人作为一介活物,记忆过程的生理体验和感受活动,从最真切自我的意义上,决定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换个角度说,记忆是体验生命意义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人不能失去记忆,因为失去了记忆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刘克宽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一直呈现着一个教育者的坚定而智慧的面容。他忆旧的笔触,时刻渴望在历史、现实和语言的围墙中突围,这使他的写作必定更多地关注被忽略和被遮蔽的过往生活真相。他一次次的大胆探索,一次次地突破遗忘和禁忌的边界,似乎就是为了追问历史,在现有的精神触角未能抵达的地方,昔日的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精神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历险和回环往复。刘克宽先生把写作变成了一种高难度的自我追问,他用散文语言反抗遗忘打捞记忆,用具象反抗概念的标签,一直苦苦找寻语言与时光流逝之间的精神通道。他的散文写作已经成了拒绝遗忘和精神探索的手段。艾略特曾经说过,“没有过去和未来,现实就得不到拯救”。抚今追昔,重建人学的标尺和价值的向度,是刘克宽先生心向往之的文学信仰。这些散文作为信史书写和当代记忆的镌刻,伫立于苍狗浮云的人间烟火中。因为,黑格尔曾告诫过后人,“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将记忆和历史的碎片缝合在一起,并从中找见了那些属于未来的东西,即深入反思、理性诘问、恢复真相的努力,进而打开一扇自我救赎和启蒙他者的窗口。阅读《抚摸记忆》,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首先,刘克宽先生的散文立足于尊重历史、直面历史的精神勇气和诚实心态,这是抚摸记忆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在《往事未曾如烟》一文中,他对自己小学时期的教导主任刘永臣进行了再次深刻回忆,值得一提的是,刘克宽先生曾经在另一本散文集《四十不惑》中对这位教导主任详细回忆过,经由他的读者(包括刘永臣当年的同事、乡邻以及自己的老师、老同学)反复互动,这一次的回忆上升到更加全面和理性的层面。刘永臣的人生遭际,既有性格的原因,也有人情社会讲人情世故而轻事理原则,求平衡周全而轻事业发展。涉及到对人的社会评价方面,更多地注重自我感受,很少涉及到理性、科学、公正、严肃的分析。刘克宽先生尽量还原历史本真,不溢美,不遮掩,不夸张。在本文的结尾,他写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一好百好、百无一失,那么,也就没必要因人的一时过失甚至错误而否定其全部。往事未曾如烟,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能成为人生的借鉴。生活在继续,让我们且行且珍惜。”通过对一位童年时代引起过自己崇敬和赞许的老师的全面回顾,刘克宽先生把历史夹缝中的人性进行审视,结合民族性条分缕析,微言大义地透视了人情事理。上个世纪60年代的乡村基础教育形态,也在刘克宽先生的娓娓道来中次第展开。忆苦思甜,回味创业的艰难和相对清贫的一介书生履历,也是刘克宽先生忆旧散文的主打题材。在《筒子楼的日子》一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刘克宽先生谈到当年住房紧张背景下,调整住房的潜规则:“那时候学校调整房子,没有什么明文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是分管的部门说了算。平时学校有人调走了,或者有人搬到别的单位去住了,腾出了房源,究竟分给谁,大抵情况是,谁找得急找得凶,谁会说会编会表演,就会在调房子上占优势。为了感动在分房中说话算数的人,有些教职工夫妻双双齐上阵,为征服有关领导,必要时还会拿出忠节孝道作杀手锏,连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全都编进故事里,要紧要忙时,还真会将家里老人接过来伺候着,紧接着再送点家乡土特产,请有关人员吃个饭什么的。”面对并不遥远的历史,我们似乎读懂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潜规则。应该说,这样的反思,是需要直面现实的勇气的。毋庸讳言,时光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任何有人存在的江湖,此类请客送礼疏通关系的办事之道并未销声匿迹,反而一脉相承。刘克宽先生在筒子楼上学习、生活、居住的日子里,依然随遇而安甘之若饴。他的乐观,使他更多地看到了睦邻友好相濡以沫的人际关系。这类散文的视野开阔辽远,元气充沛,叙事悠长,语言细腻而文采飞扬,写俗世生活而有情,用浅语亦有格致,格局宽阔舒展,气象磅礴万千。他常以柴米油盐的日常岁月,暗喻生命的质朴,见证人心的复杂、幽深、不可管窥蠡测。刘克宽先生的散文集是一部知识分子的怀旧之书,也是命运之书和哲理之书。那种纤细尖锐的敏感与汪洋恣肆的激情,智性深邃而又不失轻逸的学者语言,令人心碎的感伤与喟叹弥漫在字里行间。散文文本如同一个记忆复活的富矿,内心却不断地走向澄明和踏实。他以隐忍的陈述置换激越的独白和倾诉,以戏剧性的结构减缓抒情的平白,以精警的表达质询人性的迷思,在历史与当下之间,不断调校自己与往昔世界的距离,既悠游于岁月的丛林,亦内敛地发声,并忠直地指认存在的一切逻辑和合理性以及可能性。
其次,散文集中的诸多篇什涉及对过往生活场景、空间的回顾和眷念,弥漫着一往情深的怀旧气息。在《我心中的文化路》一文中,刘克宽先生把目光聚焦于泰安文化路。这条路,于刘克宽先生而言,是求学之路,工作之路,生活之路,奋斗之路。在他的笔下,文化路既是一条汇聚着泰安大中小学重要教育资源的街区,又是一条充满着历史脉动与人生资鉴的领悟之路。从事业的角度说,文化路也是刘克宽先生起步时期刻苦探索、自我开拓的启迪之路;相对于社会大环境而言,文化路还是一条富有浪漫气息的全方位开放之路;在他的内心里,文化路永远是一道浸透着历史风情与时代印迹的独特风景。可以说,刘克宽先生通过对泰安文化路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的深入描绘,结合自己的耳闻目睹,渗透自己的艰辛跋涉和上下求索的汗水,梳理了自己的人生与这条路的相辅相成相依相伴。同样的文字,也散见于他的另一篇怀旧散文《山乡春来早》,这篇散文中写到了初中毕业的少年刘克宽与生产队里的几位父老乡亲一起到百里之外的邻县邹县城前镇集市上为集体购买地瓜的所见所闻。刘克宽先生的故乡是一马平川的鲁南平原,而城前镇是崎岖蜿蜒的丘陵山区,这此行旅打开了一个少年的视野,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出门远行。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刘克宽先生依然清晰地描绘了这个小镇的早春气象:“第二天吃过早饭出了车马店,那集市的规模和繁华程度,头一次让我认识到,山乡的春天是朴实而内敛的。它有别于山外特别是城里的春的浮华,这里的春情春意,是早早地涌动在人们心里的,充满着生命的质感。这种质感,说到底是不同的生活理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人生境界造成的。巡视整个集市,春天的种子,春天的树苗,春耕的牲畜,春播的用具,应有尽有。置身其中,不见春的浮华,你却能真正感受到压抑不住的春的气息。”城前镇距离我的故乡泗水近在咫尺,文中的场景我十分熟悉。刘克宽先生笔下城前镇的早春山乡,充满自然的气息,更闪现出生命的魅力和生活的美感,一切欣欣向荣,一切生机勃发,一切淳朴浑厚。这类散文的写作节奏缓慢、悠长,如同一次漫长的时光逆旅。经由他的讲述,一衣一饭的琐屑,一生一世的情缘,一山一水的灵气,皆有了委婉的情致。市井生活与俗世的庸常之态,亦隐含着非凡的价值意义。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从容还原,他更是曲处能直密处能疏,草蛇灰线一波三折。他的写作风格,把传统人文资源、鲁南方言叙事、现代科学精神汇聚于一炉,为散文如何讲述中国生活打开了很好的廊径。刘克宽先生的文字诚恳谨严,厚实凝重。故乡是他灵感的摇篮,他的忧思与执着,来自于对故乡这一精神原点的长久回眸和深情眷注,他的爱与痛植根于此,他对时代真相的追问和个体生命的逼视,亦从此出发走向远方。
再次,散文集中展现亲情的文字素朴而醇熟,取材生活细节而凝练哲思意蕴。在《母亲的哲学》一文中,刘克宽先生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一位通情达理、隐忍厚道、先人后己的乡村妇女形象,这是中国亿万慈母的典型代表。“越到后来我越才发现,我的一些秉性,更多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那种隐忍、内敛,那份缘之于骨子里的自尊,那种情愿委屈自己也不会多作解释的沉静心态,成就了自己,也限制了自身。有时候名利就在眼前,哪怕送出个媚笑,躬一下腰或者伸一伸手,就能得到。但就是超越不了内心里的那份自尊。作为熔铸于血液里的生命元素,你就是喊一千遍战胜自我,关键时刻还是依然固我。这样的秉性,限制了客观外在很多应该得到的东西,别人看起来有点可惜,可却也更好地维持着整个生命的平衡,因为到什么时候都无愧于心,所以人的内心永远轻松。”作为自己的最早的启蒙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儿子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终其一生,我们都摆脱不了母亲的生活哲学和人格风范的潜移默化。面对一个省事的母亲,她的自我苛刻、沉静隐忍,她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别人高兴的品性。在回忆家庭生活和长辈亲人的篇什中,他的笔墨平实朴素,心事深沉浩渺,持守着生活的本根又不失赤子情怀。他并不回避方言土语和日常细节,他打量一个家庭内部的复杂幽微,书写各种情绪的波澜和回流,正视生存的艰辛,承认人性的有限与痼疾,他突入现实世界、考证人心人性的能力显得游刃有余。刘克宽先生的散文,不仅揭示现实,也创造一种现实,那些不幸、伤痛以及乡村生活的悲戚,那些温暖与冷漠、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交织的生活,是关于中国经验的真切感知。他的笔下,既有儿子的好学上进,妻子的通情达理,母亲的隐忍厚道,乡邻的古道热肠,学生的志在四方,也有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初为人师的兢兢业业,担任领导职务的辛苦忙碌,退休后的从容潇洒。这些人生的片段,亲情、友情、爱情的弥足珍贵,乃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矿藏资源。刘克宽先生笔下的远行与回归,我想本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行走得愈遥远,回归得愈深切——因为漂泊和求索本身也意味着是对家园的寻找和回归。在向童年、少年扎根的记忆里,他为逝去的光阴寻找岁月存在的凭证和个体成长的见证,为自己的乡愁、自身的命运寻得最原初的根源时,那种与亲人对话的焦灼如此深入人心。但是,他对历史审视与警醒的理性态度,在对父辈(尤其母亲)与朋友、儿子和老师的命运追索中,也许刘克宽先生看清了自己血液中的初心和原动力,平常并不易察觉的历史影子中的切实存在。
最后,散文集中不少篇幅展现刘克宽先生对自然世界、物候变迁、花草树木、春花秋月、风景名胜的由衷热爱和深入思索。这类散文质朴中有着流丽绚烂,平实中有着清新可人,给人以心旷神怡的审美享受。在《宁静淡泊楝子树》一文中,刘克宽先生深情回忆童年时代自家菜园里水井边上的两棵楝子树。“是的,楝子树是物质品性优良精神品格靖嘉的树,特别是对它那种宁静淡泊的品性,我产生了止不住地景仰之感。一年四季当中,楝子树从开花到结果,是时间延续最长的树种之一。它的花朵不大,细密地点缀在枝叶之间,芬芳微微,清香悠远;花谢之后,那一颗颗的楝子豆,犹如礼花绽放般抛撒于枝叶间隙里,不事喧哗,独守宁静。到了秋天,秋风扫落了所有的树叶,唯独楝子豆仍挂在树枝上,慢慢地变淡、变黄。甚至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季,它还能坚毅地挺立在那里,成为肃杀的气候里一道别致的风景。”楝子树那份内敛中的坚韧,让他真正洞悟出宁静淡泊的真正意义。梁实秋在《论散文》里说:“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对一棵树的凝神静虑,倾注了刘克宽先生沉静唯美的文学追求。身边的一条小河,也凝聚了刘克宽先生的委婉深挚的眷恋,他散步之余,抒发了对临水而居的生活环境的热爱,在《身边的小河》一文中,他写道:“临水而居的住所,与水相伴的生活,正好适应着退休后的温馨、从容、轻松、随性的人生情态。小河在家门口幻化出的一湾秀水,给人带来的是机敏的思维和浪漫的情怀;河边那绿树成荫的丛林,与荡漾的水面遥相辉映,演绎出的是镜花水月般的人生意境。不论是朝霞初现的清晨,还是晚霞漫天的傍晚,也不管春夏秋冬、季节更替,草衰水瘦、碧波绿荫,只要有这条小河映衬着,周围的一切都会显得富有灵气、充满生机。我倾慕身边的小河。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不容你不珍惜这似水流年,满怀热情地去经营好生活中的每一天。感受着水的清灵与温婉,人生会充满无尽的活力,会永远保持着心舒意朗的朝气。”万籁俱寂的肃杀严冬,亦能激发刘克宽先生的文学情怀,在《感受严冬》一文中,他写道:“深冬的夜晚,那寂静中所蕴藏的无尽魅力,你不深入其中是永远感受不到的。没有春回大地时万物勃发的灵动,没有炎热夏季里的林中蝉鸣、水里蛙声,就连路边衰叶杂草里秋虫悲凉微弱的叫声,也早已消逝地无影无踪。一个人行进在夜色里,除了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之外,几乎听不到任何的动静。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才真正能领悟到什么叫万籁俱寂。在近于纯静超然的境界里,人对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体验得真切而又细微。”带队去俄罗斯参观学习的往事,总是令刘克宽先生魂牵梦萦,在异国他乡的遥远的莫斯科,他反复怀念的是一首为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老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入浅出地理解这首歌,打开了他遥远的记忆之门:“譬如歌曲从最私密的情感出发,传达出当时最普泛的爱国情怀,这种通过具像环境里的个人体验来提炼弘扬抽象理念的思维特征,就不但能让人感觉到亲切自然,也有利于歌曲的内涵在传唱过程中通过触动敏感的情怀而大大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爱情歌曲,而传递的又不仅仅是孤立的男女之爱;歌中所描述的是莫斯科近郊夜晚的景色,带给人的感受又不仅仅局限于一隅一地。它通过富有魅力的词曲形式,在具体环境里巧妙地融入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对祖国、对亲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和热情,而这种缘之于人的本能的爱恋,是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的,所以才能够久唱不衰。” 散文所承担的,往往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塑造,它不像小说家那样以虚构和想象为叙述策略,相反,散文需要向我们出示更多的真实和确信。只有当我们在写作伦理上确认了一个散文家所说的和他的内心有着某种一致性,我们才能开始欣赏作者活跃的心灵有着怎样的趣味和困惑、理想和未来。刘克宽先生非常重视散文的物质外壳,即重视自己的感官和这个世界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广泛关系,以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舌头探测自然的神韵。
真正的优秀散文,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依附在陈旧的思维定式上,平庸地谈论一些大而无当、模棱两可的公共话题。只有在清新的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表达出来,将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高度,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独树一帜。阅读刘克宽先生的忆旧怀人散文,我更是坚信——向自己的内心、记忆扎根,追忆人生的过往岁月,散文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