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祭,10点48分汶川图书馆原馆长陈红丽发来短信:“感谢地震后您们对我们的关心、关爱、支持;感谢您们在汶川图书馆的恢复重建中所做的一切!祝愿大家一生平安!”我们脑海中立即涌现起六年前中山大学师生在汶川图书馆灾后重建的那些日日夜夜,以及我们和汶川图书馆同仁、读者结成的深厚情谊。我将陈馆长的短信转发给参与灾后重建项目的九位同学,他们都回复说难忘汶川,灾后重建是人生珍贵的记忆。
汶川,传说是大禹的诞生地,居住着古老的羌族和藏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大禹、熊猫和羌文化构成了汶川的名片。
汶川是地震多发地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八级地震,仅仅80秒钟,全县13个乡镇118个行政村几乎夷为平地。我们在北京经历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太了解大地震的恐怖。汶川地震当天,我们表嫂阿木初和女儿正在汶川紧邻的理县,两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中断,我们感觉好像天塌了下来,不停地拨打手机,希望能从成都、马尔康等地打听到亲人的消息,直至话费用完。
广州与汶川虽然相隔数千里,但地震消息传来后,中山大学程焕文教授整天盯着电视台的地震报道,为灾区的图书馆和馆员感到揪心。他与超星公司董事长史超发起“图书馆家园”计划,海内外图书馆界踊跃捐款捐物,温暖了震区图书馆员的心。
根据中央一省扶助一个重灾县的部署,广东帮扶震中汶川。汶川图书馆新馆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2009年11月动工,2010年3月竣工。该馆包括陈红丽馆长在内只有四名员工,维持新馆日常运营已有困难,开展更多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1年,程焕文教授发起,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博雅教育计划主办,资讯管理学院承办“汶川县、北川县图书馆灾后重建公益学习项目”,选派志愿者赴汶川、北川灾后重建图书馆。项目提出“发扬博学与笃行之学风,传承智慧与服务之精神”“让震后大地重开知识之花”[1]。2012年暑假该项目继续进行,需要老师带队,程焕文教授有一天跟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我们说:“我们去吧。”他说:“你们去我就放心了。”九位志愿者都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其中八位女生,一位男生;11个人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两位领队均已73岁,而同学们都是“90后”。虽然相差50岁,可都是充满活力的共产党员。
同学们首先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包括信息组织、社区图书馆服务、用户计算机技能培训、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展览设计等,7月12日培训结束。我们两位领队则收集整理了近70万字的资料,内容包括汶川文化、羌族文化、基层图书馆培训教材、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分类主题词表、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等。7月13日在中山大学东校区举行了“汶川县、北川县图书馆灾后重建公益学习项目”启动仪式。
我们是2012年第一批赴汶川灾后重建图书馆的志愿者组织。我俩早一天到达成都。7月19日,同学们早早到了广州火车站,没想到广州开往成都的火车因暴雨发车延误了六小时,大家只好在候车室围坐在一起,轮流看管行李和休息。7月20日半夜三点多,同学们抵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宾馆时,带的食物早已全部吃光,宾馆和附近商店没开门,大家又饿又累又困。早上八点,去汶川的面包车到宾馆,送我们去汶川的超星公司张亮须当天赶回成都,于是稍事休息的同学们收拾好行李,早餐都来不及吃,就乘车赶往汶川。毕竟年轻,车刚驶离成都市区,同学们不顾疲劳,又开始说说笑笑了。我们曾多次从成都去汶川和米亚罗,车驶过映秀收费站后,没有走熟悉的213老国道,只看见老国道很长一段路已经被泥石流掩埋,新开的公路旁还有从山上滚下来的房子大小的石头。汶川地震已四年,沿途仍留存着不少山崩地裂的痕迹,经常堵车。人们的交谈中经常说着“地震”话题。
下午四点多到达汶川县城威州镇,陈红丽馆长已在住宿地等候。第二天上午举行正副馆长、组长和领队会议;下午举行志愿者全体成员会议,援建服务正式开始。
汶川图书馆与毗邻的汶川博物馆浑然一体,红色建筑在威州镇文化街非常醒目。陈馆长带着我们从后门进图书馆,一进门是一个约100平米的大厅,准备用于开展阅读辅导和讲座等活动,陈馆长要求我们每周开展三次讲座。转到楼梯旁,地上堆放着一包包的书,均为灾后购置和捐赠,陈馆长说还来不及拆包、整理、上架。二楼是主要的阅览区,新购置了阅览桌椅,仅有部分书刊按A、B、C……大类摆放在书架上提供阅览,读者不多。陈馆长打开一间锁着的房间,原来是“地方文献室”,地震期间员工冒着生命危险,将地方文献完整无缺地从倒塌的馆舍中抢救出来,还没有整理,不对外开放。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拨电脑30台,陈馆长要求我们从零开始,首先以四川省图书馆帮助录入约8000多条书目数据为基础,建立馆藏书目系统,编写计算机编目规则和使用说明,培训编目人员。除了新馆业务建设,我们还需要在全县各镇建设农家书屋示范点。
参观新建的馆舍,听着陈馆长的介绍,我们为汶川图书馆员在强震中的互助和忘我工作而感动,也深深感到汶川图书馆的灾后重建需着眼于图书馆现代化。时间很短,任务艰巨!为此,我们分成四个小组: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张怡、张滢;青少年暑期讲座与阅读辅导:黄佩芳、左阳;农家书屋示范点建设:周璐、高雅、翟青青、陈嘉敏、黄逸夫;民族文献分类主题表编制(分类主题表用于1329种3047册羌族、藏族文献的分类整序,兼用于馆藏图书分类排架),编写分类规则和使用说明,我俩负责。
志愿者来自不同专业,看起来较瘦弱,但从前往汶川那一刻起,我们就是一个吃得了各种苦、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团队。在汶川的三周,我们经受了种种考验,圆满完成任务,包括:建成了有4000多条书目数据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完成了机读著录格式和使用说明编写;编制了国内首个民族基层图书馆使用的分类主题词表;在七个偏远乡镇建成八个农家书屋示范点,整理分编了七八千册图书;隔天举行一次青少年暑期活动。
张怡、张滢负责馆藏书目数据库建库,主要考虑是让她们在图书馆内操作电脑。没想到开始工作的当天下午,陈馆长决定亲自开车带她们去马尔康,了解阿坝州图书馆如何使用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软件和建库技术。出发前她告诉我们:“据了解,现在去马尔康行车畅顺,天气好。明天就说不定了。”马尔康距离威州镇200公里,要穿越海拔3400多米的鹧鸪山隧道,那是我国当时最长的高海拔、高严寒、低含氧高原特长公路隧道。张怡、张滢从低海拔、尚处酷暑的广州刚到汶川,还没适应,一天之内又历经四五个小时的路上颠簸,晚上才到达马尔康。马尔康海拔3000多米,晚风刺骨。第二天上午了解建库业务,接触完全陌生的建库软件,下午就立刻赶回汶川。行程很紧张,身体不适应,衣服也没带够,这是一个考验,但她们硬是挺过来了。我们担心地问:“怎么样?”她们一脸笑容,还给我们买来马尔康的酸奶,非常乐观。
建库软件不好用,她们四处求教,手机不停地连到广州、成都、马尔康,最终掌握操作技术,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馆藏书目数据库,编写了几万字的使用手册。加班加点是常事。每天中午和傍晚,都听到周川副馆长再三提醒:“过了下班时间了,该吃饭了!”四位在馆里工作的同学就是不放下鼠标。我怕大家久坐电脑旁影响健康,提醒让眼睛歇歇,她们点头应着,手却不停地操作键盘。
建设农家书屋示范点困难很大。汶川下辖13个乡镇118个行政村,三周内不可能在所有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因此,陈馆长要求在一些乡镇或村建农家书屋示范点,其他农家书屋按照示范书屋模式建设,计划两天建一个示范点。工作内容包括藏书(约800册)整理、分类、贴书标、排架,书目数据录入电脑(为建立全县农家书屋书目数据库做准备),培训管理员。陈馆长责任心强,每个示范点由她事先联系,安排好工作、吃饭、休息等。为了同学们的安全,每天她都预先了解路况和天气,亲自开车带队。
建示范点从最远的三江镇、漩口镇、水磨镇开始,这些镇离威州有六七十公里。路远,为避免堵车,同学们每天早出晚归,七点左右自带手提电脑出发,来不及吃早餐,就在车上吃点喝点。在213国道上颠簸几个钟头,还要进到村里,或者走山路。有两个示范点距离威州镇很远,要翻大山,花在路上的时间太长,同学们就在乡镇住宿。不少农家书屋长久没有专人管理,布满灰尘,他们不怕脏,认真清洁。这几位同学都是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图书登记、分类编目、贴书标、上架等心细手快,陈馆长很满意。
黄佩芳是图书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左阳是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她俩承担青少年阅读辅导。她们在活动前拟定了一个个方案,但阅读辅导时发现小朋友们的知识面和兴趣都很广泛,活动需求多种多样,于是不断修改方案、充实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其他组的同学也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我们曾参加她们的活动,俩人充满青春活力,热情地与小朋友们互动;普及现代科技知识时,采用分组问答方式,给抢答成功的小朋友发一粒糖奖励,气氛热烈。一次次量身打造的“缤纷暑期乐”活动伴随着小朋友们度过了快乐充实的暑假。返回广州那天,她们含着泪和小朋友依依惜别,我们深受感染。
同学们的服务意识很强。不少同学是第一次从事社会服务,而且是为震区人民服务。大家常说:“我服务,我自豪!”确实,同学们用乐观、自豪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即便是在阅览桌旁辅导小朋友、做技术含量不高的拆包、为书除尘等工作也非常认真。正是因为有着热忱的服务精神,同学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着激情,赢得了好评,进步很快。
我们在汶川组成了亲密无间的小家,工作紧张,我们互相切磋;生活环境艰苦,我们彼此照顾。按规定,我们指定在一个小店就餐。这个店位于图书馆后门的小街,连“大排档”也说不上。店内约10来平米,除了灶台和摆蔬菜的架子,只能摆放一张四人饭桌,门外一般放一张八人小桌,我们每天就在那张露天饭桌用餐,中午靠一顶太阳伞遮阴。每餐基本上共用一盘青菜、一点豆腐或豆干,几片薄薄的四川腊肉,每人一碗冬瓜汤或黄瓜汤,虽然简朴,但大家吃得很开心。
汶川经历成了同学们奋发的动力。我们至今一直与同学们经常小聚、交流,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从汶川回来后如何在工作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哪方面能力需要加强,以求不断进步。
中山大学图书馆曾举办汶川大地震灾后图书馆重建展览,我们犹记得自己在展板上写的三句话:“年逾古稀,参与汶川图书馆灾后重建的公益服务,机会难得。后生可畏,赴汶川九位同学经受住各种困难考验,忘我工作,成绩斐然。团队亲如一家的感情,非常可贵。难忘的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