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颖,王 艳
(福建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506)
20世纪以后,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实力竞争均聚焦于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比拼,经济和科技的提升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支持,而人才的造就靠的是教育的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政策走向不仅体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更侧面反映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走向。十六大以来,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在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共识指引下,不断贯彻落实巩固发展教育成果使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功构建了世界上最大体量的教育系统。15年里,亿万普通民众受教育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偏远地区和农村教育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大量人才的涌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科技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同时,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增长中,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处理好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十九大报告再次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民生水平和加强社会治理的首要位置,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和优质的教育。这些论述都表明今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是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而且不仅仅只是基本权利的均衡,更是优质教育质量均衡。
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关于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讨论便有迹可循,鉴于当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经济分配原则下,讲究教育的规模效益似乎更符合当时时代发展主流,教育均衡化研究仅存在于少部分人的研究重点。2002年,第一次将“教育优先”写入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自此之后教育均衡理论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发展壮大。时下,在习总书记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转化后,“教育均衡发展”一词无疑成了整个教育界乃至学术界热议的焦点。
目前,对教育均衡的学术解释是百家争鸣,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如果套用经济学上均衡的概念,那么教育均衡就是一种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社会对教育供给相等的理想状态。通俗点说,笔者所理解的教育均衡是指公平、公正、平等原则支配下实现受教育者享有受教育权利在机会及过程中实现均衡;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学校间及各种教育类型间配置均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供给结构和数量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和数量达到均衡。即个体教育权利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和教育供求均衡。个体发展均衡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市场接轨、时代接轨,满足社会经济需要。
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对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中国的小学净入学率,中学、大学毛入学率均实现稳步增长,教育公平性显著提升。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完成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截至2016年年底,国家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占GDP的4%以上,接近G20国家平均水平。教育与经济匹配度从2012年的3.81上升为2015年的4.59,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强劲提升。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受教育人数还是受教育权利,无论是教育水平还是教育质量,都与改革开放前有天壤之别,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层次。但是,中国教育事业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水平差距、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差距。这种区域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事实存在,并且还有不断扩大趋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是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投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处于内陆,主要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资本收益回收得较慢,利润也比较薄弱。而东部地域面对海洋,外贸业发达,人员分布集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资本收益回收快,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差异就导致了东、中、西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同。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同时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力。因此,教育人力、物力的区域间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必然的。
新中国50年代开始实行户籍登记制度,至此农村和城市户口成为泾渭分明的两条线,行政制度强制区分了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不同户籍在教育、生活、福利等方面享受的政策和配给到的资源有着明显的差异,因不同的身份享受完全不同的行政待遇基础上形成了城乡分治、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结构。即使在现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十分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意识的提升,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显著差别,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不公平问题的强烈讨论,二元结构不仅阻碍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网——教育,自然也受到二元结构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不均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教育资源和教育政策的措施,以期加强和提高教育薄弱地区发展。这种政策倾斜的效果确实让薄弱地区的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薄弱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差异状况并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因为教育薄弱地区教育取得发展的同时,发达地区教育同样在发展,甚至发展步伐更快。而这样差距的成因除了政治因素、地域因素、认识因素等外,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可以说造成教育差异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当然,如果把教育均衡发展定位于不同区域有着相同的生产力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与其如此,不妨将均衡教育发展看成是进程式的递进,进入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点各地区存在差异,而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尽量把这个时间差缩短。
就如同不同的人在智商、情商、素养、教育经历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区域的教育在地理地貌、民族宗教、人文风俗、经济实力、科技发展存在差异性。在这种差异之中,存在着个体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但并不表明差距就是“差”,不能成为社会精英的劳动群众就是一种“差”的人,薄弱地区教育就是一种“差”的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水平高、办学条件好,学生学习能力强,值得欠发达地区的教育部门借鉴学习。但是,农村的学生可以独自走二三十里的山路去上学,其精神之坚毅,求学之渴望,个体之独立难道不值得学习?从教育层面上讲,尊重教育的差异性,实现区域间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教育精神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不是简单地“援疆”或者“援藏”,不失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种途径。从现今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教育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实现教育均衡的方式不可能一样,进入教育均衡的时间点也不一致,教育发展呈现多元均衡发展已是客观事实。
如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给予每个受教育者公平的教育机会,并根据个体特点采取差异性的教育措施,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身的均衡发展,并使社会的人才结构均衡发展,而我们在制定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时也可借鉴这样的理念。整体上加强对薄弱学校改造,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政策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促使欠发达地区和学校在校舍设施、教育装备等物质条件上标准化、均衡化。但是,我国教育规模庞大,地域分布广袤,区域间差异大,所以不能想当然地以城市教育的标准和水平要求农村教育,或者以东部教育的标准和水平要求西部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是普遍的发展概念,不同地区也会有其特殊性,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与特色。不同区域教育之间的差异,应转化为特色,只有“差距”变成“特色”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在不利条件下吸引优秀的学生、优质的老师和资金,建设成为“特色教育区”。根据各区的不同特征,立足于本区域经济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政策。注重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教育弱区注重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和特色教育发展,教育强区注重教育内涵提升和精英教育发展,减缓区域教育差距持续拉大的走向,呈现各地区百花齐放的教育格局。
教育政策作为国家的基础性公共政策,教育均衡只能是自上而下以政府力量来推进和实施的。教育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十九大以后,我们要调整教育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升级版,以促进师资配置、教育教学条件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布局,只能靠政府建立起一套可实现的教育评估体系,监控各地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适时更新指导思想和评估内容,按照“试点先行、阶段推进、协调发展”原则,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配置,实现初等教育全面化、中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精英化、终身教育大众化,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多元协同发展的教育均衡格局。
综上所述,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在制定落实教育政策时,应该看到教育均衡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公平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教育均衡发展涵义,充分认识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尊重差异,以特色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途径,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