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术教育似乎陷入种种误区:一方面是艺考大军浩浩荡荡,艺术教育“大跃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整体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缺失,学生正成为应对艺考和考级的绘画机器。
实际上,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就主张“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审美教育,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中小学艺术教育目标在于美育,在价值观上与功利主义格格不入。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包括: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充分利用课堂作品欣赏,展览作品欣赏等手段,培养学生初步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美术课堂完全可以搬到室外去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使学生逐渐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品鉴社会上的“美与丑”,培养学生审美鉴别能力。教师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美的不同性质、类型的识别能力,知道何以为美,从而获得对美鉴别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传统美术教材内容编排总是由简到繁,从成人的眼光看儿童青少年的造型能力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学生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从简单形到复杂形安排,以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实践证明,学生绘画题材并不存在繁简问题,富于变化的复杂形反而易于被学生接受。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事实上,只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就能发现美无处不在。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以传授基础技能为主,多是采用简单的临摹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画画不是靠自己的观察、想象去主动创造,而是不动脑筋地记住教师的画法,这样就造成了思维的惰性,影响了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在进行临摹等技巧训练的同时,教师们应该敢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画自己的画”,进而激发学生独立的创造和表现欲望。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始终强调形的准确度,要求一开始就得画准比例,只以像不像为评价作业的标准,似乎只有画得像真实物象,才是美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画得像并不等于画得美。美术造型是人的精神产物,是人表达情感的视觉语言。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必然有差异。青少年学生受不同环境、不同气质和不同教养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有差别,美感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因此,在美术教育和创造活动中,教师应该着力强调个性表现,别出心裁,才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创造力。
中小学生美术教育,应当是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教育。人生姿态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适当的美术教育,造就独特的个人审美,绘就如诗的人生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