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道,三足鼎立
——试谈高中作文训练的具体操作过程

2018-01-28 15:32:19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学生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羊 霞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考查在高考中也占了近半壁河山。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作文训练,是高中语文老师殚精竭虑的问题。作文提升之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循序渐进。下面谈谈我校近年来在高三作文教学中的三点主要措施:片段训练、分项训练和整体训练。这三点同时进行,各有侧重,反映了我校对作文训练加以分解和优化的尝试和探索。

一、打造亮点,片段训练

片段训练的对象是作文的主体段和过渡段,主要涉及选材和组材问题。在作文素材的选择上,如果老生常谈,唠唠叨叨,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只能泯然于众人。因而要千方百计营造陌生感,这样可以把与别人相同的立意说出新意来。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以下片段训练。

(一)详例训练

要明确要求学生,作文时摆脱因过于陈旧而不能作为详例出现在作文中的人物类素材,如:司马迁、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王昭君等人,因为这类人一旦作为详例出现,就会和大量作文的材料撞车,导致自己的作文老套平庸、面目可憎。

作文水平不同,追逐的目标也不同。高端学生必然追逐高考当年最时鲜,最精华的素材,即各专业顶尖人物的论断、著述、事迹。选材也要显出文艺范儿。语文老师对显示文学功底的文章会有偏爱,这是学科特性所在,无法避免。因而选材,尤其是选取详例必须小众化、个性化、文艺范儿。

(二)点例训练

点例是与详例相对而言的。详例是叙述较为详尽,占用篇幅较长的例证,点例是叙述较为简略,所用文字极少的例证。运用详例,一般一段只用一例;运用点例,一段可连续使用三至五个事例。巧用点例,繁点结合易于酿造佳篇,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考场作文选取三五个普通素材的文章是得不到阅卷老师青睐的,能得到老师首肯的高考优秀作文都是素材密度很高并且极具文化意味的文章。

(三)引用化用训练

作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提升文章档次。而化用古诗文除了以上的作用外,更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更能引发人的遐思联想。引用和化用的灵活运用起到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的妙用。但也要注意不能一味引用,不加以分析,以致于徒有其表,华而不实。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四)反例训练

要求作文中必须出现反例,从而造成正反对比或反衬的效果,使文章有层次感,有向纵深处展开议论的立脚处。另外,针砭现实时可采用反例训练。针对社会上、人生中、人性里的某种负面的东西,展开强有力的批判。而如果通篇皆为正例,则使文章内容平面展开,一览无余,导致文章的议论没有针对性,全文也会失却深度,给人以肤浅单薄和以例代证之感。

二、各个突破,分项训练

按照考场作文要求对作文中的缺失进行“个案式”矫正。训练核心是培养考场上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主要有以下训练:

(一)拟题训练:“小”“准”“新”,有文化底蕴

美化标题的方法:引用诗句、名言、格言、警句、歌词等;运用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双关等修辞,使标题更形象、生动。

(二)开头训练:开篇如爆竹

在高考阅卷中,前三段左右的与众不同会带给考生极大的分数优势。在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所见的作文开头大多千篇一律,陈词滥调,甚至词不达意,琐碎拖沓,此时,只要遇到一篇开篇不凡的文章,高分就给出去了。因而好的作文开篇要一锤定音,振聋发聩,奠定基调。

(三)结尾训练:结尾如撞钟

训练以散文笔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比喻、象征等手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留下无穷回味的境地。

(四)结构训练

提供几个结构范式,供学生采用。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三、解读材料,整体训练

“整体训练”是规范新材料作文的训练,分两个层面:

(一)针对材料形式进行审题训练。从寓言类、故事类、名言警句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进行训练,根本原则是规范加特色,它包括思维品质训练、对话交流训练、提升文化意蕴训练、走向生活训练等形式。

(二)针对作文内容进行话题训练。分为:现实与理想、人与自然、品味经典、传承与创新等几大模块。并梳理、挑选小众化、个性化素材,优秀习作供学生借鉴,最终使学生拥有自己的素材库。

另外,整体训练应与片断训练交叉进行,以期形成“滚动”效应。

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在整体训练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注重复作。每次作文写作之后,教师及时批改,再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和可提升点,进行个别指导或全班指导,并提供各地区的优秀范文和本校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二次作文。最后再对个别作文薄弱的学生进行辅导,再提升,进行三次复作。

要写好作文,绝非朝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课外阅读,注重点滴积累。要明确的是,单凭积累一些作文素材,看几篇介绍作文技巧的文章,背几篇考场满分作文,是不能有效应对高考作文。

要明确,作文非练不能出成绩。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只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以上三类作文作文训练,就一定能够有丰厚的回报。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学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赶不走的学生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