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 林廷荣
随着部编人教版教材优化推广,在崭新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强劲引领下,写作教学问题更加凸显,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责无旁贷,为了秉承有效教学而尝试多种模式的写作指导实践,深刻感悟到在真实情境下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从以下几下方面阐述真实情境下写作指导与实践的构想。
部编版教材的写作注重学生作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层递性、可操作性与整体规划,比先前其它版本的教材更有系统性。只是教材仍属于理论层面,教师要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形象可感的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的真实,便于学生理解与运用,也避免了学生在写作中出现董承理所言“缺乏真诚的作文实质上是一种‘伪表达',是学生挖空心思搞的文字游戏”这种情形。课堂上适当选取生活具体实物或视频或图片或师生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等等,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达到创设真实可感教学情境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抓住细节》时,有位老师在课堂上先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两位学生品茶与教师示范品茶的情景,再让学生将师生品茶细节加以描写,接着请学生朗读所写的内容,并说说如何描写,师生一起总结细节描写的方法,最后根据老师总结的方法再次修改所写的内容。这样作文指导就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愉悦地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
寓真实情境于学生训练与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是老师的讲授,更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与空间,要注重学生限时片段作文训练或列提纲训练的设计,让学生在训练中获得自我感悟。同时师生互动至关重要,老师对学生所训练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应分析出具体的优缺点。当然也可以设置学生之间相互点评,老师要给予具体的指正与肯定。总之,学生训练与师生互动不是形式,要有实际成效的真实。例如卓越名师李斌执教的《网络评论〈跟帖〉》,他特别注重学生课堂训练与师生互动,从导入新课观看《武汉:手机尸体展示台》,到最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整堂课基本上是学生句段训练与教师循循善诱,时不时看到学生静静地写作训练,老师对学生的发言都进行了精妙点评,同时也示范展示自己的《跟帖》,与学生《跟帖》相互PK,以拓宽学生写作思维。学生就在这种真实情境下获得语言思维训练,正如他所言的“写作即交流”。总之,在作文课堂教学要有学生动笔训练的时间与启发式的师生互动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们一旦忘了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周围世界、大自然, 便会逼着孩子们去死记硬背,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迟钝起来。”因此最好的写作素材是真实的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其实日常写作课仅限于教室内完成,而忘了还有大自然与社会生活大课堂。如果能让学生走进这些大课堂,写作素材就会更真实而鲜活,字里行间所孕育的情感也更真切感人,我们老师何乐而不为呢?你在课堂上讲得栩栩如生,学生只能幻想老师所传递的感受,所写的作文缺乏情感真挚,或叙事逻辑不符事理,或无病呻吟……例如我教学《学习描写景物》时,我将写作任务布置完后,就带领学生去游览学校不远的公园,引导学生注意欣赏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并做好记录,而后找一处空地,学生围成圈相互交流,老师再选取一处茶花之景,讲解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这不就是“寓教于乐”吗?同时注意写作素材的真实并不是生活的原版,纯粹如实地描述,而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指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进行无缝地重新组合,进而提升,当然不同于小说中源于生活幻想式的虚构艺术。简而言之,依据写作需要,将几件不同人做的真实事情组合到同一人身上,或将同一人不同时间地点做的事情进行重新整合。对真实素材精心重构,往往使文章别出心裁、妙趣横生。
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有效途径,而要落实这一教学任务,老师就要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学生通过朗读习作,是否做到文从字顺与语言简明,思考运用修辞与细节描写是否得当、详略安排与行文思路是否合理,各种写作手法运用是否恰当等等。叶圣陶先生在作文教学上也强调“ 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环节,或流于形式,不能引领学生在反复朗读习作基础上真心实意地修改。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必须自己评改不少于两次,其次请同学帮助评改,再由老师评改,最后习作者要对同学与老师的评改进行反思总结,重新构思写作。这样就减轻老师评改作文的负担,也使学生一丝不苟地写好每篇文章,让学生在真实评改情境中提升作文能力。曹雪芹曾说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更何况学生作品呢?
经学生自主评改的作文,还需老师评改。老师评改时不仅要对学生本身作文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还要对学生自改的内容进行评改。当然教师评改可以根据原先布置作文的写作要求进行有针对性评改,讲求一篇一得。教师评改最忌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式的评改,甚至有些老师作文评语千篇一律。这样评改就会使学生对习作无法准确把握其优缺点,更别谈有助于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待写作也敷衍了事。因此教师评改作文应当基于学生习作的真实情境下个性化评改。教师讲评也要“脚踏实地”,基于学生习作与本次写作要求梳理出作文存在的优缺点,举相应的典型习作进行对比式讲解,可以先引导学生尝试修改,再由老师示范修改,这样修改前后的鲜明对比讲评,更易于学生理解作文所存在的问题,也为学生指明了写作方向。
总之,真实情境下写作指导这一教学理念贯彻执行于写作教学实践中,犹如一盏绮丽的明灯,引领教师迈进写作教学新领域,开拓了学生写作思维,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