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瓦窑中心小学 董香艳
在课堂当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是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者而存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更应该是一个发展者。那么,在课堂当中,我们应怎样去做,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见长,而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发展呢?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组织起有价值的讨论,就能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语文学科,就这一话题展开一番分析。
要让课堂讨论得以有序进行,必须要从操作层面上进行认真的考虑。而要想提高操作的质量,这需要在小组中来开展来进行。从这方面来说,科学的分组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如何组建小组,这里笔者不再作具体的分析。在这里,笔者要注重说明的是,待小组组建好之后,重点我们该去做什么呢?
我们知道,分组讨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短时间之内是很难掌握得了的。为此,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认真的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训练,以期让他们学会必要的讨论技巧。比如,当一同学发言时,其余同学一定要做到认真倾听。纵使自己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想作必要的补充,甚至是要提出截然不同的见解,也都要等待人家讲完之后,再做表达。当然,要想真正提高学生课堂讨论的效果,还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打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这一点非常重要。课堂讨论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如何,离不开自由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生才能大胆地去想,无顾虑地去说、去表达。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当某位学生发言出现问题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出格行为,甚至是起哄来。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出差错的学生以鼓励。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护该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当然,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我们要加强引导,必要时要进行一定的批评。这样,才能让相同小组之间得学生,彼此帮助、互相理解。而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小组形成团队精神。而这,无论对于小组的发展,还是对于小组成员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之中,有很多事情,要想做成功,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时机的把握。这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亦是如此。课堂教学毕竟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小组讨论,一般说来,这都离不开对好的时机的把握。而就课堂讨论而言,我们要把握的时机就在于学生最渴望进行讨论之时。这时,如果我们引导他们去讨论,这就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起他们的情绪。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多数同学考虑不周的地方来让他们展开讨论。特别是,在教学重点处,想突破教学难点之时,当然,也可以在其它一些关键点,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必要的交流。
《狼和鹿》这一篇课文,讲的是发生于狼与鹿两者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一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是整篇课文的难点之所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我们就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去阅读,来理解其中各方面之间所存在着的关系。而对于这一关系的梳理,就需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展开。而何时让学生进行讨论呢?或者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进行讨论?笔者认为,让学生对文中加引号部分的词语进行讨论,这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的选择。通过对引号内容的讨论,学生最终弄明白了看问题必须要一分为二,只有这样全面地去看问题,才不致于草率地对什么做出决断来。
当然,对于这一点,要让小学生进行理解,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难度。为此,我们不必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大体上懂了就行。事实上,从当时的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大多数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狼成为“功臣”而鹿成为“祸首”的原因总结和归纳出来。
在引导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们一般都会在讨论前和讨论中准备得比较充分。但是,在学生讨论后,有些事情我们做得就不够到位,因此就存在着不足了。这就是,在讨论结束后,学生对交流成果的汇报以及怎样进行评价这一环节,我们做得远远不够。因此,在学生进行汇报之时,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对于他们的交流成果进行充分的表达。而对于如何评价,由学生来进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评价是不全面、不充分、不深入的。
而相较于学生而言,我们教师的评价则具有一定的点拨性和启发性。特别是,通过我们教师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让认知水平稍显不足的学生既可以获得新知,进而提升他们的认识,同时还又能让他们重新燃起探究的信心。当然,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不要太注重结论上的对于错。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讨论过程的把握。这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看看学生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看看学生们是不是真正用心地去投入了去参与了。特别是,学生有没有讨论和交流的强烈意识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重点参考到的。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课堂讨论实效,以上所述三点必不可少。当然,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可以因人而异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不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