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县红杨小学 陶艾英
小学阶段是拓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把口语交际落到实处,使学生从小爱上口语交际课,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学离不开评价,口语交际也不例外,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口语交际课堂洋溢生命的活力,使学生乐于交际。
学生有了自信自然就有说话的兴趣,才有交流的欲望,思维才会活跃。怎样让学生有自信呢?途径之一就是过程性激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别人赏识,何况学生?我在上“你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首先,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点,帮助他们放大优点,我请平时不大爱说话的方昊同学说自己的一个优点,他说自己的力气大,我提醒他,你利用自己的这一优点做了些什么呢?这时他想起了许多的事:大扫除时提水,饮水机没水时换水,帮同学换桌子,而且把过程讲得很清楚,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也不失时机的鼓励他,“这个词用得真好!”、“你讲话声音比以前响亮了,真棒!”,这时课堂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大家想要交际的欲望一下子被我激发起来。我用心地从每一个学生的说话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说得特别好的学生,授予班级“说话小能手”的称号。
口语交际课的核心部分是交流。只有让学生经历自由的、多边的交流过程,学生才能既注重自己说,又能注意听者的回应并及时进行处理信息。针对这种特点,我让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这样有利于学生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发展,进一步完善自己。学生可从三个方面自评:(1)评自己说话,是否把想说的话说清楚了;(2)评自己的仪态,表现是否大方得体;(3)评自己的倾听,是否听清楚别人的意见。在自主评价中,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合作意识等得到了发展,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口语交际中每个学生既要说,又应该积极参与小组评价,学生在互评中,互相欣赏,共同提高。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互评的:(1)评言——语言是否准确规范,用词是否恰当;(2)评理——表达是否言之有理;(3)评礼——说话是否有礼貌,表情是否自然得体。在一次“关于讲诚信还是讲善意的谎言”辩论赛中,双方辩手辩论非常激烈,互不相让,最后评最佳辩手时,我让辩手评评对方辩友,学习委员奚鹏认为:我方提出的观点,对方辩友能找到证据,如名人名言、谚语、警句来驳倒我方,但他们没有礼貌,因为我方辩论的时候,对方辩手万春霞在开小差,他们说话没有做到“言之有礼”。小辩手万春霞欣然接受,认为以后会注意倾听别人说话。而体育委员吴梦婷认为,奚鹏能用故事来说明道理,还运用了许多成语,用词很规范,表达很恰当,说话时总先说“请问对方辩友”,做到了说话有礼貌,如果评最佳辩手的话,非奚鹏莫属。最后小评委张静雯也说话了,她也认为奚鹏应是最佳辩手,因为奚鹏说话有理有据,对方说话时他注意力非常集中,材料运用自如,表现落落大方。说得多有道理呀!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听说训练,在评价中达到了互相欣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除了鼓励和肯定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纠错意识”,让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口语交际的现场性特点进行及时评价。记得在一次关于“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用情境的形式再现不文明行为,有位同学扮演随手扔垃圾的路人,我们就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充当一次小小劝说员。有位同学说“喂,你不能把垃圾仍在路上,垃圾桶就在路边,你应把垃圾捡起来”,这时同学们就炸开锅了,有的说他说话没礼貌,别人不会听,应换成“叔叔您好!”,对方就乐意接受;有的说他的话没有说服力,因为他没有说明丢垃圾的危害,应该说垃圾丢在路上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使人摔倒,这多危险呀;还有的说我就用一句广告语:文明一小步,进步一大步。在同学们的及时评价下,我让他们俩又重新表演了一下,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想这对他今后的与人交往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的有效评价,在教学中,这些激励性的、多元化的、及时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奋剂,也是口语交际有效的强心针,里面渗透了教师、同学的关爱与鼓励。而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流连忘返的世界,学生在这样的空间畅所欲言,口语交际兴趣浓了,口语交际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