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白光斌
“社会分层”这个词最初是引入地质学中的“分层”(stratify),用地质的沉积出现分层现象来比喻人类社会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层化现象。当代社会分层研究可以归纳为三大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一是马克思提出的,他坚持阶级分析法,将是否占有生产资料作为区分阶级的标准。二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用阶层分析法,提出财富、地位和声望的多元阶层划分原则。三是涂尔干的社会分层理论,他以职业等级的划分或者说是社会分工作为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准。
2.1 西方现代社会分层理论
总体上可划分为两种理论范式。分别是功能主义分层理论和冲突分层理论。功能主义分层理论是以涂尔干的社会分工思想为传统,主要包括帕森斯的声望分层理论和戴维斯与摩尔的功能分层观;冲突分层理论是以马克思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传统,主要包括达伦道夫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二三十年里,功能主义成为美国社会分层研究的主流理论取向,形成了不同于欧洲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模式。帕森斯和他的学生戴维斯与摩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建构。之后的美国社会学家在此理论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社会分层的研究,包括职业声望研究、社会经济地位等级测量、地位获得过程研究等等。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分层理论强调声望分层,他认为财富和权利的不平等居于次要位置。
达伦道夫的阶级分层论与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不同,他表明阶级的划分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权威关系来划分的。综上所述,关于西方传统和现代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概述中,不同研究者不同的角度出发所解释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现象有所区别。
2.2 中国社会分层的研究综述
2.2.1 我国社会分层历史演进的研究综述
整理现有的社会分层相关文献时,发现我国学者大多都是从中国体制转变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李强教授在《我国社会分层理论的演进》中提出,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前后到1957年的阶级分层;第二阶段是1957年到1978年的政治分层阶段;第三阶段是1978年到1980年代中期的过渡时期(政治分层体系开始向“客观的阶级结构回归”);第四阶段是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的贫富差距的大讨论;第五阶段是1990年代至今是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模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李瑜青的《中国社会分层研究上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分析了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转型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认为经济体制的转型深深的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李瑜青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分层特点是以行政权力作为唯一力量来分配社会资源并形成某种“先定身份”。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分层特点是以经济组织为主体,行政组织、法律组织三位一体的加上其他社会因素共同支配社会资源。
骆正林(2012 年)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趋势》一文中写到:转型期中国阶层结构的变化是由“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向复杂阶层转变。骆正林认为,复杂阶层形成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改革之后造成财富分配不均;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加速社会分层错。
蔡昕霖(2013 年)在《当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及原因》一文中论述到:当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有:(1)社会分层不断细化(2)细化的碎片不断整合(3)社会分层标准由“政治-身份”型向“经济职业”型转变。同时他还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是现代化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
综上所述,众多研究中均有表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复杂,影响因素也越趋多元化。
3.1 关于儿童、青少年健身行为的研究现状
目前的文献中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健身行为的研究很少,其中《西安市学前儿童及小学生有偿性体育健身的调查研究》中李美霞和李旭芝解释有偿性体育健身是需支付一定费用而进行的健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学前儿童及小学生有偿性健身参与情况高于乡村,但总体参与率偏低;高收入家庭健身投资高于低收入家庭;健身参与项目以乒乓球、游泳项目为主。
3.2 关于中青年健身行为的研究现状
关于中青年健身行为的研究,李秋玲在《我国中青年从业人员健身行为缺失的成因分析》一文中表述:据调查分析,我国群众健身活动参与情况为离退休老年人和在校青少年学生明显高于从业的中青年,呈明显的“马鞍型”分布。
4.1 关于参与游泳运动的相关研究
高捷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北京六城区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参加游泳运动训练态度的现状调查》中提出: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是关键;从上个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少年阶段运动员在十五年的时间范围中下降了十三个百分点,造成了许多运动项目的后继无人的状况;各层次教练员总结提出,少年儿童以及青少年阶段选材困、育材难、护材艰、留材苦的心声;本论文以调查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参加不同级别、阶段竞技游泳训练的深层次想法的观点,从而着手解决游泳运动员在选材上的相关问题,进而缓解首都地区竞技游泳后备人才不足的现状。
4.2 关于课余训练的相关研究
苏连勇在《学校课余训练考虑不同群体利益》中提出:课余训练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系统训练中最基本的一个部分,课余训练阶段就是系统训练阶段的基础,是为达到更高运动成绩的准备,更是为勇攀体育高峰,培养优秀的后备体育运动人才的基础,因此指出:课余训练的主体是广大的在校学生运动员,他们同时担任着学生和运动员两种不同的角色,他们身处中国式学校教育的体系中,他们既关注自身运动水平的发展,又面临着升学、考试以及毕业、就业等各方的巨大压力;更有相关研究指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大多数学生运动员在升学等问题上自主能动性不高,部分学生急切的期望通过参加各类课余训练来增加自身的价值,从而有利于实现各项目标;而学生家长更是课余训练的间接参与者,受我国家庭关系结构的影响,家长们的利益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将左右子女的参加训练的情况,还指出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家长,对子女参训的态度是不同的,但他们普遍认为,课余训练应该有助于子女的升学、毕业,有助于培养子女的意志品质、独立意识。
4.3 关于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
张翼在《广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阐述了家庭背景显著而直接的影响着孩子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的观点,他还提出,在任何时代和制度的约束下,家庭背景主要是受到其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的影响,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受其家长所拥有的教育资本的多少的影响,他的观点认为家长拥有的教育资本与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本是成正比的,即家长获得的教育资本越高,其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本也就相对越高。
董进霞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发表的《家庭、性别和竞技体育参与的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我国运动员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认为家庭背景和运动员从事的运动项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中阐述了:家庭资源是体育社会化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源泉,它对各级别的运动员选择各类运动项目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来自下层及底层家庭的运动员更多的是从事力量以及对抗性运动项目,那些来自中层及以上家庭的运动员大多数更倾向于从事球类和表现类的运动项目,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人们普遍的认为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者优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这一传统文化观念更是根深蒂固的注入到人们的脑海中,并严重的影响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态度,认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家长会对子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产生不同的影响,还提出父母的文化程度也将影响到子女从事体育运动。
李慧、管于琴在《广州市青少年职业倾向与家庭背景的关系研究》中阐述了,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机会的获得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我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对于不同社会阶层其子女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父母从事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都将决定其家庭的各类资源,如经济、文化以及组织等丰富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往往都会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子女各阶段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认为家庭背景或多或少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子女的就业状况。
综上所诉,通过对查找到的文献整理分析。发现社会分层现象对青少年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同家庭背景下,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均有较明显的区别。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目前大部分文献主要聚焦在社会分层视角下城镇不同阶层居民参与健身行为的研究,很少有研究重点放在青少年这个群体和游泳这个项目上。所以作者希望通过研究社会分层视角下西安市青少年参与游泳训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西安市青少年参与游泳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较为全面的了解不同阶层、不同家庭背景下西安市青少年参与游泳训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采用不同对策和方法引导不同阶层,不同家庭背景下青少年参与游泳训练,发展更多参与游泳运动的人口、不断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并且为游泳运动员选材提供家庭背景依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材率。
:
[1] 李强. 社会分层十讲[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 李瑜青.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上的若干理论问题[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0(01):5-9.
[3] 骆正林. 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趋势[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27-134.
[4] 蔡昕霖. 当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及原因[J]. 商, 2013(11):178-178.
[5] 李美霞, 李旭芝. 西安市学前儿童及小学生有偿性体育健身的调查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1):90-92.
[6] 李秋玲. 我国中青年从业人员健身行为缺失的成因分析[J]. 体育与科学, 2007, 28(5):31-33.
[7] 高捷. 北京六城区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参加游泳运动训练态度的现状调查[J]. 游泳季刊, 2002, 27(1):14-19.
[8] 苏连勇. 学校课余训练要考虑不同群体利益[J]. 中国学校体育, 1990(02).
[9] 张翼. 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9(10):27-38.
[10] 董进霞. 家庭、性别和竞技体育参与的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我国运动员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1):11-12.
[11] 李慧, 管于琴. 广州市青少年职业倾向与家庭背景的关系研究[J]. 教育导刊, 2010(1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