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红庙节制闸枢纽施工导流方案浅析

2018-01-28 05:43丁贤青
治淮 2018年9期
关键词:围堰导流枢纽

丁贤青

一、流域基本概况

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主峰北麓及黟县北部,流域面积7100hm2,最大支流为徽水,洪水从下游水网圩区出口流入长江。水阳江位于流域东部,流域面积10385hm2,洪水从当涂姑溪河口流入长江。漳河位于青弋江流域西部,流域面积1365hm2,洪水主要从澛港口流入长江。该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年内梅雨特别显著,夏季雨水集中,常伴有各种灾害气候发生,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600mm。20世纪90年代为丰水期,流域内连续发生了五次大洪水,洪灾损失巨大。

二、分洪道建设之前水网圩区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

青弋江干流西河镇以下进入水网圩区,形成密布水网,泄洪通道不畅,在高水位长时间作用下堤防险情环生,圩口溃破的可能性极高。水阳江新河庄、青弋江西河镇、漳河南陵三个水文站1983年洪峰流量共达9540m3/s,而相应三处出口下泄流量只有4480m3/s,占53%洪峰流量要在水网圩区河道内调蓄,导致内河水位不断上涨,防洪压力增大。其存在问题为:一是青弋江干流分入漳河洪水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减轻其下游防洪压力;二是青弋江干流湾沚河段过洪能力不足,出口洪水下泄能力受限,内河洪水入江困难;三是圩口堤防抗洪能力偏低,防御能力只有10~15年一遇;四是圩区现有堤防质量差,在汛期高水位长时间浸泡下,堤防经常出现散浸、渗漏等重大险情。

三、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建设主要作用

青弋江分洪道建设主要任务是防洪,同时兼顾改善抗旱排涝与水生态环境。通过红庙节制闸把青弋江上游大部分洪水从十甲任分流至漳河澛港,直接排入长江,降低内河洪水位。其主要作用为:一是减少青弋江中下游洪水滞留时间,降低洪峰水位,特别是湾沚以下水网区水位降低十分明显,同时减轻漳河流域肇家埠以下防洪压力,水网圩区防洪态势显著改善,防洪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二是可有效地改善水阳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状况,对促进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圩区可以再通过联圩并圩,缩短堤防战线。

四、红庙节制闸枢纽施工初设与变更导流方案

1.红庙节制闸枢纽施工初设导流方案

红庙节制闸枢纽施工初设导流方案拟定安排在三埠管以上分洪道施工完成并具备分流条件后进行,采用一次围护基坑导流方式,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节制闸及船闸高程16.5m(85国家基准,下同)以下混凝土浇筑,汛期泄水闸过流,高程16.5m以上部分继续施工。枢纽干地施工拟定7个月,即10月初至次年4月底。导流围堰设计水位上游12.26m,下游10.77m。

2.红庙节制闸枢纽施工变更导流方案

红庙节制闸枢纽变更1期施工导流由东莞河和资福河下泄至长江,变更2期施工导流由分洪道、资福河下泄,后经竹丝港河流入荆山河进入青弋江从宝塔根出长江。两期导流均利用原有河道导流,不增加导流明渠开挖量。变更计划分2期共11个月,即2014年10月初至2015年2月底为第1期,2015年10月初至2016年3月底为第2期。1期对应西河镇设计流量为822m3/s,相应围堰设计水位上游9.4m,下游8.2m。2期对应西河镇设计流量为1450 m3/s,相应围堰设计水位上游10.67m,下游9.41m。

五、红庙节制闸枢纽变更与初设施工导流方案的优劣

1.初设施工导流方案的劣势

初设比变更导流围堰相比其劣势为:一是施工导流流量比较大,相应围堰设计水位比较高,围堰防汛压力较大,不利于施工导流:二是干地施工时间短,加之南方雨水天气较多,有效施工工日少,工程进度与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导流施工由于受分洪道施工进度影响必须安排在2015年汛后进行,2016年4月底之前必须完成16.5m以上部分,否则就要增加二次施工导流;四是导流围堰填筑总量较大,造价费用较大,不利于现场挖筑土方综合利用。

2.变更施工导流方案的优点

青弋江流域枯水期一般在当年10月初至次年3月底,年最低水位一般发生在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3月10日之后,流域内降雨次数增多,降雨量逐渐增大,河水位逐渐抬高,进入4月份,河水上涨更快,水位更高。因此,红庙节制闸枢纽施工变更导流方案比初设更加符合实际,选择2期导流比较合理。其优点为:一是变更导流方案与初设均利用现有河道,均不增加导流明渠开挖量,但变更导流具备提前施工,初设导流方案必须在三埠管以上河道完成施工后方可进行;二是变更方案有足够的枢纽干地施工工期,比初设多出4个月,可克服降雨天气影响,给枢纽干地施工留有足够时间,为水闸与船闸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变更导流围堰设计水位比初设降低较大,1期上游变更设计水位比初设降低2.86m,下游变更设计水位比初设降低2.55m。2期上游变更设计水位比初设降低1.59m,下游变更设计水位比初设降低1.36m,相应防汛压力减小,围堰安全性相对提高,节制闸枢纽施工保障增大;四是变更方案导流围堰填筑量与初设少3.48万m3,同时填筑土料可以重复利用,与初设相比减少从料场取土8.6万m3,相应减少外弃量4.85万m3,利用部分弃料填筑进口段堤防内平台。

六、结语

在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建设中,红庙节制闸枢纽施工导流方案作出了重大调整,比初设方案更科学合理,更切合实际,圆满完成任务,可为同类型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围堰导流枢纽
专利名称: 导流筒钼质固定装置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风电叶片成型所用导流网导流速率研究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湿地输油管线泄漏应急处理组装围堰的研制
枢纽的力量
双壁钢围堰水上拼装与打捞复位技术研究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高低异型刃脚钢围堰设计、侧卧组拼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