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飞侠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325000)
秋季有干燥、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养生保健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应对,而对于家庭成员来说,由于性别、年龄、体质和需求等因素的不同,养生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妈妈们爱护肤,爸爸们要精力充沛,宝宝们要少生病,老人们要滋补防病,同时,还要舒畅情志,调节心情,预防感冒,全家总动员,各得其所,就能在金秋时节收获健康和快乐。
因为秋季干燥,所以需要更多呵护肌肤。女性在秋季多吃山药、大豆,就可以改善肤质,保持细嫩。有研究表明,山药当中富含薯蓣皂苷,可刺激细胞制造脂质,有促进荷尔蒙合成的作用,作用于皮肤上,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升肌肤保湿功能并改善体质,进而达到抗老化效果。此外,大豆中也含有与女性荷尔蒙化学结构相似的天然物质。大豆蛋白素含有许多天然的抗氧化剂,透过体内进行调节,可有效刺激细胞再生,产生胶原纤维及弹力素,具有强化及保护自由基的功能。过去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山药和大豆是有效改善肤质的天然食品,特别在秋季食用,既能补肺肾之阴,又能滋润肌肤,可谓一举两得,是妈妈们的天然护肤帮手。
秋初,气候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萧条,空气干燥,中医学认为,是非常适合补养阴精的季节,故有“秋冬养阴”之说。爸爸们是家里的顶梁柱,为工作和家庭付出,需要充沛的体力。对于爸爸们来说,秋季补肾尤为必要,因为中医学认为肾为生命之源、先天之本。肾藏精气,主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通脑。肾是保持健康的加油站,如果肾虚,就会出现乏力、腰酸、精力不济等一系列的现象。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容易损伤体内阴液,如果不注意养阴,不仅阴津亏耗,还会导致气虚,而造成气阴两虚的表现,比如容易出现眼睛浮肿,黑眼圈,头晕目眩,目干咽痛或者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等。
男性秋季补肾可选用滋阴补肾的药膳。如西洋参麦冬小米粥。取小米100克,麦冬15克,西洋参片10克,将西洋参片、麦冬用纱布包好,将药包与小米同煮粥,粥熟,取出药包,喝粥吃西洋参。还有些药食两用的食材也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宜秋季食用,如山药、莲子、百合、红枣能健脾益胃,养心安神;熟地、黑小豆能滋阴清热,补肾明目,使须发变黑。
秋天气候干燥,温差较大。中医学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如果秋天的干燥肃杀之气太过,肺脏的调节能力失常,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喉咙痛等症状。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纪大,本身就容易出现阴虚的状况,再加上脏腑的调节能力相对减弱,因此出现皮肤干燥、干咳、口渴、失眠、大便干结等不适的几率就比其他家庭成员高。所以,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补肺阴,可以多吃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具有滋阴补液功效的食物。如果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在秋季要尤其注意肺的保养,日常可以多食川贝炖鸭梨等具有润肺化痰、养肺清火功效的药膳。值得提醒的是,养阴的食材味道多比较甜,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注意糖的摄入。
少年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千万不可乱服补品,家里其他人吃的人参、鹿茸等补品不能乱吃,否则会引发不良反应。秋季温差较大,早晚偏凉,孩子的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若不注意护理,容易出现感冒咳嗽。此外,还要预防饮食因素引起的腹泻。在漫长的酷热夏季里,小儿常喝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秋天天气凉爽,孩子们胃口大开,若饮食过于油腻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对孩子们来说,清淡温软易消化的食物是比较合适的。这里介绍一款桂花糯米藕:在肥嫩洁净的大藕孔道里填塞糯米,煮熟切开成片,撒上一层白糖和桂花即可。藕和糯米配,具有健补脾胃的功效,而且味道香糯可口,深受孩子喜爱。
秋日里,秋雨凄凉,红衰翠减,百花凋零,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愁缠心。“一场秋雨一场寒”,这种万物萧瑟的自然现象,容易使人产生负面的情绪,有些敏感的人,甚至会出现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很像古人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情绪与免疫机能是一对“挛生兄弟”,经常发愁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那么秋天“愁”出来的感冒就可能是因为秋愁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和炎性细胞能力削弱,干扰素水平降低,造成呼吸防御功能暂时性减退,给无孔不入的呼吸道病毒以“可乘之机”造成的。所以,要全家总动员,来预防“秋愁”感冒。
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起居有规律,注意体育锻炼,饮食营养均衡。在情绪低落时,可适当饮些咖啡、绿茶,吃些香蕉、巧克力等,有助于改善心情,提高免疫力。
此外,“秋愁”既然是一种“心病”,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秋高气爽之时,外出游玩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饱览秋日美景和丰硕果实,让自己沉浸在色彩绚丽和丰收喜悦之中,定会心旷神怡,百愁皆消。